失物招領教學反思

2023-01-31 12:45:02 字數 692 閱讀 9071

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大家都愛她。這是一年級第三單元的導讀文字,從這些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本單元是圍繞保護自然環境而展開的、愛護地球這樣乙個深層次的道理,編者選用了形象有趣的童話故事《松鼠和松果》、《美麗的小路》來詮釋。

而12課《失物招領》則這篇課文寫的是現實生活中一年級小學生去植物園參觀而發生的一件事,通過文中小朋友的事來作典範,讓學生明白無論我們在**都不能隨手扔垃圾。內容很簡單,作者設計得卻很巧妙,明明是亂扔的垃圾,卻稱作「失物」。這些失物的主人是誰呢,那麼誰會去認領這些「失物」?

主人又是怎樣處理的?通過朗讀、**插圖以及結合學校最近一直提倡的「撿起一張費紙,撿回乙個美德」這種活動意識融合。大部分學生的確能很好的明白課題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明白了課文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當分析到課文最近一段唐老師望望張爺爺,張爺爺望望唐老師,發出了會心的微笑時。沒等我提問就有孩子舉手說:「老師,我知道,唐老師和張爺爺為什麼會發出會心的微笑了,因為那些小朋友能知錯就改,並且領回了垃圾扔到了果皮箱。

」不用我引領,孩子就能明白,這就說明他們理解課文了。這樣的感覺不錯。

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有些學生有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光憑單純的說教和強制命令教育效果甚微。所以這篇課文真正引導學生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我想孩子們之所以能在短短一節課內深刻感悟,這與我們正提倡的「撿起一張費紙,撿回乙個美德」也有很大關係,時時強調,處處做到,學生自然而然能保護環境,養成美德了。

失物招領教學設計

1 小組合作學習 1 學習任務。給小夥伴提乙個問題。在你的問題中可以用 什麼 為什麼 或 怎麼樣 等詞。並對小夥伴的回答給予評價。2 匯報交流 當學生提出 失物是指什麼?時,學生自主交流,朗讀第六自然段。當學生提出 失物的主人是誰?時,在交流過程中,出示插圖,引導學生說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練讀第...

失物招領物權法

問題二 物品價值如何評估缺少規定 雖然法律允許拾得人或者部門收取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但究竟收取多少,對遺失物的價值如何評估,還有待進一步的規定。問題三 歸國家所有 的內涵模糊 雖然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但六個月後,應該交給國家哪個部門,國家又該怎樣處...

失物招領活動總結

今年正值雷鋒同志逝世50周年,雖然雷鋒離我們遠去已經很久了,但是他的精神卻一直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學習他 繼承他 發揚他。在此之際,我們大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聯合青年志願者協會共同舉辦了一場失物招領活動。活動舉辦在3月10日和3月11日,每天都有各部門的同學執勤。雖然天氣有些寒冷,但是值勤同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