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課堂教學課例研究隨筆 實驗失敗了怎么辦

2023-02-01 08:36:04 字數 2967 閱讀 8682

面對學生實驗失敗了怎麼辦?

——嘗試給學生留一點思考糾正空間

【教學實驗一】指示劑變色實驗

「同學們,在你們的面前有三瓶無色的液體,一瓶是稀鹽酸,一瓶是氫氧化鈉,一瓶是酚酞溶液。請通過實驗來說明一下酚酞指示劑遇酸鹼各有什麼顏色變化?」學生拿起滴管,滴到分別裝有稀鹽酸和氫氧化鈉的試管中——並沒有出現老師預設的酚酞遇鹼變紅的現象。

學生給出結論:酚酞遇酸鹼都不變色。學生實驗失敗了,老師一臉的尷尬,後悔怎麼沒有仔細檢查一下試劑的有效性。

實驗失敗在課堂教學中普遍是不受歡迎的。但是有時候做實驗就是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做出的現象和得出的結論並不是我們所想要的,抑或根本看不到現象或現象不足以說明問題,又或者得出的結論和我們想要的結果是大相徑庭的,也就是實驗失敗了。

科學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學科,總目標是提高每一位學生基本的科學素養,其核心是科學**,科學**的能力與方法的培養是全面發展科學素養的關鍵。貫穿於整個初中科學教學的眾多實驗是培養科學素養的重要載體。但既然是實驗總會存在一定的失敗可能性,有時候這個概率還很大,我們不禁要問:

如果實驗失敗了該怎麼辦?

一、面對實驗失敗做什麼

我們常見的應對實驗失敗的有這樣兩種對策:減少實驗失敗可能性和及時糾正學生實驗中的錯誤。

(一)實驗前加強指導

【教學實驗二】銅棒上熱傳遞

實驗裝置:在銅棒的一端加熱,在另一端分別放三張氯化鈷試紙。

實驗步驟:觀察加熱時,三張試紙的變色情況和變色順序

實驗結果:部分小組實驗失敗。

【原因分析】主要是操作失誤,問題可歸結為以下幾種情況:1三張紙間隔太近,導致變色時間間隔太短,幾乎同時變色;2三張紙間隔太遠,導致變色時間間隔太長,長時間觀察不到後面試紙變色現象;3三張紙離熱源太近,導致三張紙先放後放細微時間差對實驗產生影響;4三張紙離熱源太遠,導致變色時間間隔長,長時間觀察不到變色現象;5試紙擺放時和銅棒的緊貼程度不一致,導致貼的緊的易受到熱先變色;6其它情況

【採取做法】對於這種實驗失敗情況,往往老師們會採用實驗前精心預設,發現實驗中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設計出比較標準化的操作,學生實驗前強調實驗的操作規範,以此來盡量避免實驗失敗的情況發生,如本實驗,通過對失敗原因的分析,發現很多問題出在試紙擺放上面,因此教師在再次實驗開始前往往會特別強調三張試紙的擺放位置。這樣,萬一實驗失敗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實驗前的注意點去考慮為什麼失敗,如果時間允許,可以重新嘗試實驗。

(二)實驗中及時糾正

【教學實驗三】電壓對電流的影響

在只改變電壓的情況下測量同乙個電路中小燈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小燈的電流強度並觀察兩者之間的規律。

【原因分析】資料採集**現明顯錯誤,對需要依託這些資料查詢規律的實驗結論得出造成干擾,無法形成正確結論。

【採取做法】在指導巡視過程中發現有小組出現了這樣的資料記錄,其中第2行資料明顯是錯誤的,其它幾行存在些許誤差也屬正常情況。第2行的資料的錯誤對正確結論的產生造成了很大的干擾,得不出正確結論。教師及時指出第2行資料存在問題,重新測過。

在重新測過之後,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較順利的得出了電壓變大,電流也變大的規律。

二、面對實驗失敗的換位思考

以上三個教學實驗中碰到的實驗失敗現象是學生比較容易碰到的幾個實驗失敗情形,面對實驗失敗,通常教師會對實驗失敗原因進行分析和解釋,實驗前加強指導和實驗中及時糾正這兩種做法都是比較實用的。

但同時這兩種做法有其明顯缺陷,這兩種處理方法都是從教師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處理實驗失敗,最終目的是避免實驗失敗,這樣課堂比較容易掌控,教學開展也比較有序,學生思維可以限制在教師預設的框架之內。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這樣乙個前提:現在我們做的實驗是在前人經過充分實踐的基礎上去再現這些實驗,所以我們知道如何做是對的,而如何做又是不對的,當學生出現迷惑的時候,作為老師的我們清楚地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或者學生什麼地方出現了錯誤該給與糾正,這樣他們就比較容易做成這個實驗。

但是科學需要不斷**進取,當**觸及前人沒有探索的領域時,這個前提最終會逐漸被打破。

曾經看到這樣一則教育故事,美國有乙個「神奇」的鄉村教師s,很受大家尊敬,於是有人慕名前去聽課,看看究竟神奇在什麼地方。碰到一節課正好是節實驗課,內容是製作飛機模型。聽課老師注意到有一組同學一開始就把機翼的位置設定的太靠前了,如果這樣做的話飛機必然會因為重心太靠前而飛不起來。

聽課老師注意到指導老師靠近了那一組,特別留意看是怎麼指導的,結果什麼都沒發生,老師直接走開了,並沒有打斷學生,更沒有指出他們的錯誤之處。聽課老師很奇怪是不是老師沒發現這個錯誤,輕聲叫住了s老師,很禮貌的指出:「那組學生的操作是錯的。

」「我知道。」「那你怎麼不指出來?」聽課老師很驚訝。

「他們正在專心致志的工作,我不能打斷他們。」「可是這樣做出來的飛機是飛不起來的?」聽課老師有點生氣了,「你這是對學生不負責。

」「是的,一會肯定飛不起來,到時候他們就會想為什麼飛不起來,然後會發現機翼位置不對,最終他們會成功的,他們在做和科學家們同樣的事情,不是麼?」

很喜歡這個老師。他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對照這位老師我們可以反思一下:

在學生迷惑的時候,我們是否講了不該講的話,是否留給他們自我思考修正錯誤的機會?如果我們給學生的指導省去了他們在關鍵處的思考判斷,他們只是照著老師的指示做,而沒有獨立的思考,一旦他們離開老師的指導學生是否會有點手足無措,是否會缺乏獨自進行**的能力?科學家們在嘗試實驗的時候並沒有人告訴他們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又是錯的,如果錯了又是錯在**。

縱觀科學發展的歷史,沒有一次比較有影響的實驗是一簇而就,沒有遭遇過失敗的,恰恰正是經歷了一次次的失敗,在對失敗分析的基礎上加以進一步思考改進,才慢慢走向成功的,科學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那麼如果學生在培養科學素養的過程中經歷的實驗都是非常順利的,那麼當學生獨自**時遇到困難時,他們的能力會不會顯得非常的薄弱呢?

「是的,當學生實驗失敗的時候,他們正在和科學家做著同樣的事情。」這話也許正是這位「神奇教師」的神奇所在,這也給我們這樣乙個啟示:實驗失敗有時未必是件壞事,在面對學生實驗失敗的時候,我們並不一定要為了下次教學時避免失敗而盡力去找原因然後事先給學生敲警鐘,又或者在課上急於指正。

我們可以嘗試給出學生一些思考時間和空間,如果學生能自己找到答案,那很好;如果不能,我們可以就其能夠達到的「最近發展區」給與一些提示,接下來讓他自己去思考,那麼實驗失敗未嘗不是一種可貴的科學探索經歷。

課例研究課題結題報告 「小學語文簡約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簡約課堂教學的研究 課例研究報告 長葛市八七小學張海鳳 一 研究背景 為什麼要進行語文簡約教學研究?2009年以來,課例研究活動一直在我校轟轟烈烈地開展,在不斷地研究中,我不斷地發現,能真正達到有效課堂教學,困難重重 1 理解的片面 新的教學理念 新的教學模式帶著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不斷地衝撞...

「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課改實驗實施方案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面前。隨著教師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相互交往 交流 的互動過程,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正在改變 由原來教師的單一灌輸,逐步向學生的積極自主學習,通過自主 合作交流以獲取新知識轉變。數學課堂教學的應該是真實...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隨筆

桓仁第二高中王金娥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如何進行教師角色的轉變,如何運用合作式手段進行教學,如何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來適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如果能得以解決,我們就會實現有效教學,達到課堂教學它應有的目的。為適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應做一些必要的改變。一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