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態學視野下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

2023-02-01 20:48:04 字數 4656 閱讀 8747

周仲春張家界航空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張家界 427000

摘要: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入手,結合個體生態學、教育生態學的有關理論,**在高職教育的背景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要保持高職學校文化生態的整體性發展和平衡,而且還需要站在高等教育全域性的高度,定位高職學校文化生態的功能和發展方方向,建立健全校園文化體系,豐富並提公升校園文化種群,優化文化種群之間的關係,強化並突顯高職院校全面育人、技能為本的功能和特色。

關鍵詞:文化,文化生態;生態位;高職;校園文化

文化生態學是用人類生存的整個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各種因素互動作用的生態理論研究文化產生、發展規律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該學說把文化視為乙個由若干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素組合在一起而具有特地功能的、較自然生態更為複雜的系統生態系統,主張從人、自然、社會、文化的各種變數的互動作用中研究文化產生、發展的規律,用以尋求不同文化發展的特殊形態和模式,認為受系統內、外部諸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一種文化要健康地生存、發展,就必須找準自己的生態位、充分發揮與其自身相符的作用與功能,重視並實現各構成要素之間、文化與文化之間、文化與其外部環境之間相互平衡、協調、有序發展,實現多元文化和諧共生、協調發展。[1]

一、文化生態視野中的高職校園文化的適宜生態位分析

從文化生態視域講,高職校園文化從屬於校園文化概念,所以我們對高職校園文化的**,首先必須基於對校園文化的理解,進而找到其適宜的生態位,因為在生態系統和群落中,乙個物種往往只有在特定時間位置、空間位置和功能位置上,才能健康存在與發展。

1.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的研究是上世紀80年代末理論界反思89**時高校教育失誤的結果,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1)定義: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在教學、管理及整個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圍和文化傳統,並通過學校載體來反映和傳播的各種文化現象。校園文化,作為具有校園特色,反映校園風格,適宜師生身心特點的一種文化氛圍,它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生導,以校園精神為核心,包含著從生活方式到思想意識一切文化現象和文化心態。

(2)構成: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來審視,校園文化可分為不同的文化圈層。從構成主體進行區分可分為教師文化,學生文化,管理者文化和職工文化;從構成形態進行區分可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從構成時間進行區分可分為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從構成狀態進行區分,其要素包括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從構成層次進行區分可分為精英文化、大眾文化和亞文化。

本文主要從構成形態這個層面來進行校園文化的分析和**。

①物質文化,也叫載體文化。它既是校園文化的空間物態形式,又是校園規範文化、認知文化的必需物質載體,因而是校園文化水平的外部標誌。其主要有三種形態:

一是環境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等;二是設施文化,主要是行政裝備、教學設施等;三是方式文化,主要是各類認知文化的載體,如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學場所,張貼的標語、名言、名畫、科學家畫像等。

②校園行為文化,即師生共同的行為舉止狀態。它是校園文化的具體體現,是校園的「活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晴雨表,主要表現為校風、教風、學風三個方面。

③制度文化,也稱規範文化。它作為一種「上層建築」,是反映校園主體文化的規則、體現了學校的執行形態,主要體現在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崗位職責等方面。

④精神文化,包括心理的、觀念的兩個方面。它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包括師生共同的價值觀、人生觀、理想和信念。具而言之,其核心內涵就是對待社會、對待事物、對待人生的態度和方式。

一所學校,必須在以上四個層面文化構建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積累,才能形成穩定的精神層面的文化,這就是學校精神。

(3)功能:校園文化通過培養並確立學校師生共同具有的價值取向和培養目標、共同體現的道德標準和精神風貌以及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與制度規範等途徑,滲透到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產生。它體現了學校的全面素質和整體教育的水平,顯示出該校特有的精神面貌,並。

[2]2.高職院校的生態位

(1)高等性。這是相對中職學校而言的。

(2)職業性。高職教育是職業性教育,這個特徵決定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不是探求未知,而是應用已知;不是探求學科性奧秘,而是技能的開發和創新,這是相對於本科院校而言的。

(3)技能獨特性。獨特技能的教育和培訓,是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主要特徵,也是高職院校立校的根本。

(4)資產專用性。由於高職院校具有職業性和技能獨特性特徵,所以形成了其資產專用性特徵。因為技能是獨特的,所以是專用的,其服務面向是相對固定的,其畢業生的就業走向,也必然是相對固定於某一行業或某一區域的,其為專業建設服務的基本設施建設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專用性特徵。

[3]3.高職校園文化的生態位

高職校園文化是高職院校根據自身的生態位對社會文化反覆選擇、提煉後加以吸收和統合,並融會了科學人文精神和個性特色的一種特殊的文化結構,是高職院校內在本質的集中表現形式和生存方式,是高職院校特有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是高職院校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辦學傳統以及校風校貌的綜合體現。

二、高職校園文化現狀及成因分析

1.高職校園文化現狀

校園文化具有目的性、明確性、規範性和強制性,必須緊緊地圍繞人才培養的規格這一根本要求加以建設和發展。但是,從文化生態學視野來考察,目前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存在著明顯的失位、越位、錯位的問題,嚴重制約著校園文化的建設及其應有功能的發揮。

(1)失位:指物種或種群在生態位位置和功能上出現缺失。

1 重技能培養、忽視人文教育,造成知識與文化的分離。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乙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且產生強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鮮明的辨別力。

」而在提公升學生的人文素養方面,高職院校存在著明顯的缺失和不足。一方面,一些學校把教給學生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視為惟一的目標追求,對學生或教學的評價習慣於用可量化的標準化評測,把內在於人的教養或精神修煉束之高閣。另一方面,不少高職學生津津樂道於所學知識和技術,而把提高文化修養視為「異類的訴求」加以排斥或忽略。

②重制度制定、輕人文關注與實效,造成制度文化與行為文化的脫離。

在教育產業化的背景下,部分學校片面追求辦學效益,因而效益成為制度建設的第一目標和根據,這便導致了新制度的建設缺少人文關懷和文化關注,進而導致新制度在執行中難以實施和貫徹,達不到應有的實效更不用說使師生在有序和諧的執行狀態,發揮制度建設建立和諧校園文化中的保證作用。

③重顯性文化、輕隱性文化,造成物質、行為、制度文化與精神文化建設的剝離。

部分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的重心或著眼點放在了校園的物質文化或制度文化建設上,對學校建築、衛生、紀律、活動等顯性文化多有關注與倡揚,而精神、理念、人文、素質、思想等隱性文化的建設擱置一旁甚至是根本忽略。抓提高多、抓普及少;抓節日活動比賽多,抓經常性群眾活動少;協會多,有吸引力者少;抓學生主體活動多,抓教師主導作用少;校內封閉型活動多,對校外有吸引和輻射力的活動少。

④重內部建設、輕外部調研,導致校園文化內容雷同,缺少特色。

一些學校認為校園文化是學校內部建設的問題,應該著重在學校內部進行,沒有把校園文化建設結合所在區域、行業、時代需求的背景下去審視,並放在整體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的大背景下來操作實施,想當然地進行校園文化構建,一方面造導致校園文化在定位上出現偏差、在內容上趨於雷同、在形式上單調,個性和特色不彰,沒有形成自己的校園文化理念和精神;另一方面使得校園文化與當地文化、行業文化、時代文化格格不入。

(2)錯位:指物種或種群在生態位位置關係上出現了差錯或認知上步入誤區,應有的功能沒有正常發揮。

①思想錯位:過分地強調高職的職業性特點,進而過分突出技能培養工作的同時忽視對職業態度、人文素養、政治思想等校園文化成分的關注和努力。

②制度錯位: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機械地按照傳統的教育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後勤服務系統的劃分來出台制度,畫地為牢、各自為政,造成部門間協調不足,制度成本過高,制度執行困難等問題。

③管理錯位:把校園文化建設附屬於學工處和團委,認為校園文化就是學生的課外文化娛樂活動,割裂了校園文化建設與專業設定、師資培養、課程開發之間的聯絡,人為限制了校園文化功能的發揮。

(3)越位:指物種或種群在生態位位置關係上出現占用上一級物種、群落的位置,而導致自身的適應不良。主要表現為部分高職院校也屬於高等教育序列,進而好高騖遠、急功近利地謀求公升格為本科院校。

體現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就是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園文化模式,放棄或基本放棄高職學院應有的職業化和技能化特徵,捨己所長、求其所短。

2.成因分析

(1)高職院校外部原因

①全球化和資訊化以及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城市化、工業化過程等對我國社會的價值觀念、思想文化觀念產生著衝擊,直接影響著高職教育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的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向。

②教育自身也正在經歷一種整體性、形態上的變化,加大了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適應性調整的困難。

③西方文化思潮氾濫和傳統文化淪落,使得某些文化的負效應集中在校園**現,延緩了社會主義文化導向的高職校園文化形成的過程。[4]

(2)高職學校內部因素

①形成的歷史短暫,文化積澱不足。由於高職院校大都建校時間較短,歷史和文化積澱先天不足, 既便是從辦學歷史比較悠久的中職或**大學改建的高職院校,其校園文化建設的改造任務也是十分繁重甚至是需要重新構建的。

②價值取向誤導,教育觀念錯誤。高等職業教育以行業和職業需求為主要價值取向,強調科技知識和實用知識教育。這使得部分學校堅持急功近利的實用主義教學觀,只是從實用和實利價值方面來理解人、培養人,而對校園文化建設的認識不足或意識淡薄。

③教育學制較短。部分管理者認為,在目前縮短學制的觀念盛行的背景下,考慮到自身的「2+1」模式和為就業讓路而實際縮短學制等因素,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本來就少,所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影響也小,故而建設校園文化的緊迫性不強、積極性不高。

④教師的文化素養和學生的文化素質較差。考慮到老師自身「重理輕文」、知識結構存在缺陷,學生本身文化素質較差、學生學習時間短、就業競爭壓力大等因素,部分學校一定程度上放棄了對建設校園文化的努力。

高職院校共青團參校園文化建設實踐思考

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 共青團組織作為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一支生力軍,是推進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促進學院發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四川商務職業學院團委工作為例,基於實踐和創新的視角,就共青團組織如何圍繞黨政中心工作,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發揮作用等作進一步的研究和 關鍵詞 高職 共青...

高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路及對策

作者 耿茹王華彪高巨集德 教育與職業 上 2016年第11期 摘要 著力培養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紀律的當代青年大學生,是高校的職責所在,更是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目標的具體要求。新形勢下,高校應認清地位作用,不斷增強發展校園文化的政治責任感 強調育人為先,持續發揮校園文化以文化人的功能 突出核心關鍵...

關於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作者 楊銀平胡悅 職教論壇 2012年第11期 摘要 高職教育是我國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要職責,同時也擔負著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任務。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分支,內涵豐富,包括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面的內容。但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起步較晚,缺少文化底蘊,多方面工作還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