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的企業經營管理變革

2023-02-02 10:21:05 字數 4460 閱讀 3187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依靠著消耗生產要素紅利來支撐國民經濟的發展舊常態正在發生變化,我國經濟發展正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經濟發展的新變化,也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彼得?

德魯克曾說過:「企業作為一種同時具有經濟屬性和生物屬性特徵的組織,持續成長是其永恆追求的目標,也是其長期面臨的挑戰。面對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只有不斷創新,對自身進行變革以保持與變化了的環境相匹配,才能實現持續成長。

」[1]湯姆?彼得斯和羅伯特?沃特曼在管理著作《追求卓越》中曾說:

「我們定下了傑出公司的標準――不斷創新的大公司。這裡所說的創新不僅是指具有創造力的員工發展出可以上市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也指乙個公司能夠不斷地對周圍環境應變,凡是顧客口味、**法令、國際**環境的改變,這些公司的方針也馬上跟著調整、轉變。簡而言之,他們的文化就是創新。

」中國企業管理應該樹立全域性的戰略觀,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提高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才能夠提公升企業競爭力,形成企業競爭優勢,實現轉型公升級,獲得長遠發展。一、中國企業經營管理的現狀

1、管理水平提公升較快

改革開放之後,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管理的重要性,企業家通過借鑑和吸取國外企業先進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結合中國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創造了很多管理理論創新成果,管理水平整體上有了較大的提公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加強,比如像海爾、美的、華為等。特別是在資訊科技迅速發展和普及的今天,企業資訊化管理的程序在快速推進。企業利用遠端控制、資料互動、動態監管、資源綜合配置等方式,讓企業管理活動變得便捷、高效、準確,大大提高了生產率,現代化管理發展迅速。

2、戰略管理得到重視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企業認識到只有以市場為導向,服從消費者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會科學分析企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和條件,通過制定、評估、選擇、實施戰略方案來達到增速提效的目標。企業戰略經營管理思想得到重視,戰略意識不斷增強。

3、人才強企觀念普及

企業管理是為達到企業目標,而有效地利用人、財、物和其他資源的過程,而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人,也就是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戰略資本要素,引進高水平人才,激發員工發揮創造力,這是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優勢所在,隨著現代管理思想的逐漸引起重視,人才強企的觀念也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同和推廣。

二、中國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1、在經營層面,企業的發展戰略不明確

(1)缺乏現代管理意識,以經驗管理為主。雖然中國企業在不斷借鑑西方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但是也存在很多企業依賴著過去計畫經濟條件下的管理方法或者直接照搬外國的企業管理方法,沒有根據中國的實際經濟體制去做出戰略性調整,缺乏創新思維,現代管理意識薄弱,企業的市場意識、風險意識、法律意識、資本經營意識、創新意識、品牌意識和商品保護意識等不足,這一點在國有企業管理中比較明顯。

(2)缺少明確經營管理觀念,認知迷失。一些企業缺乏戰略管理意識,沒有樹立明確的經營管理理念,認知迷失,只顧著眼前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和社會效益。比如一些企業製假售假、隨意排放汙染等行為,正是缺乏明確的經營管理理念所致。

2、在業務層面,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合適

(1)為降低成本忽略產品質量。企業為了進行業務競爭,很多時候是通過降價**方式來與對手爭奪市場份額,獲得更多消費者。但是很多企業為了節約成本,為降價保留利潤空間,不是對價值鏈進行調整和改進管理方式,而是通過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方式來實現,導致產品質量的下降。

(2)提供產品差別化低。在市場經濟體制中,對於一些進入壁壘比較低的行業來說,當一家企業生產出一種熱銷的產品的時候,很多企業就會去模仿抄襲,甚至是惡性競爭,導致產品市

場混亂無序。企業沒有去進行市場分析和細分,沒有去了解顧客的潛在需求,所提供的產品差別化程度低,沒有產品特色。3、在執行層面,企業的組織結構不完善

(1)組織結構劃分不清晰。在國有企業中,由於政企不分的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造成國有企業的產權關係仍不明確,產權責任主體無法明確。而在私人企業中,因為選擇與公司規模不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存在組織結構和責任劃分不清晰的問題,也使得企業產生內耗,降低效率。

(2)缺乏有效的約束監督機制。我國國有企業目前對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激勵不足,約束監督不夠。在激勵方面,收入結構不合理,沒有建立多元化的激勵性的年薪報酬制度,名譽工資偏低,灰色收入多,高層經理人員的收入沒有與企業的經營業績掛鉤,導致國企效益低,有的甚至是「殭屍」企業。

在監督方面雖然有多重約束監督機制,但是卻缺少真正有效的制約機制。4、在員工層面,企業的激勵機制不合理

(1)企業文化建設忽視職工的主體作用。從企業文化的本質來講,它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特別強調關心人、尊重人,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堅持職工的主體地位,發揮廣大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但就目前一些企業的實際來看,企業文化建設遠遠未能發揮出全體職工的主體作用,僅僅把工作限於管理部門和少數職工代表,職工對企業文化的內容不甚了解,也漠不關心。

(2)績效改革進度慢。

一方面是人才晉級制度不規範。國有企業領導層主要還是由行政指派產生,而不是獨立的職業經理人,雖然已經逐步改革,但是步伐緩慢。而私有企業的管理層人才選拔制度會較為完善一些,但是託關係、走後門、任人唯親現象也會出現。

另一方面是薪酬績效改革進度較慢。

三、經濟新常態下中國企業的經營管理變革措施1、把握戰略機遇,實現發展戰略轉型

戰略管理是企業配置資源、協調各種經營活動、完善管理體制和形成企業特有的競爭優勢的關鍵途徑。為了謀求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必須根據經濟新常態穩增長、調結構、轉動力的特點,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經營戰略,適應並且引領新常態。對於製造行業的企業,要順應國家戰略工業4.

0以及中國製造2025的發展潮流,要把資訊科技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機械人等新一代資訊科技,讓製造業數位化、網路化和智慧型化。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際網路+」的經濟形態也將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這對企業的資訊化管理建設有著重要影響。企業如果能夠把握好新常態的戰略機遇,制定明確戰略,設定可行的企業發展目標,執行現代化管理制度,就能夠處於市場的不敗之地。

2、優化價值鏈條,實現精細化管理

(1)全價值鏈條成本管理,追求最優成本。對企業產品生產進行全價值鏈成本管理,抓住影響成本費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改進、優化成本行為和成本費用發生的流程,全過程提公升價值創造能力,實現成本最優。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精細化管理,有效保證產品質量。同時,建立適應結構件數控制過程的數位化生產物流協同管控平台,實現生產物流的優化提速。

通過抓成本、抓質量,可以有效抵禦來自現有以及新進入的企業和替代產品的威脅。

(2)業務經營模式向雙向市場倒逼式發展。新常態下,市場越來越開放,更加公開、透明,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自由**程度提高,市場參與者增加,機遇多,經營風險加大。單向的成本推動型發展是根據終端市場需求,組織各種資源進行生產經營活動,忽視上游生產資料的變化,這種方式很容易因為上游情況的變化影響下游市場的開拓,造成效率低下、風險增大。

市場倒逼式發展就是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要看上下游雙向市場的變化,尋求兩個市場之間的動態盈利空間,根據整體市場格局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情況,靈活調整生產經營活動,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3、完善組織結構,實現體制機制改革

(1)創新企業組織結構,實現權責清晰化。設計適應組織目標的組織結構能使人有效地共同工作,達成特定目標的手段。在我國經濟面臨著增速換擋、結構轉型、動力轉換的形態下,要求企業保持高度的機動靈活性。

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以及企業資訊化管理的推進,又使得傳統的組織結構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因

此,組織結構應該向扁平化、多元化、資訊化方向調整,建立學習型組織,提高組織靈活性,實現權責資訊化,達到組織高效率運轉目標。

(2)建立科學的決策體制,實施產權多元化。隨著市場全面轉入過剩、企業競爭白熱化,企業利潤空間變小、市場陷阱增加,企業面臨的風險大大提高。這樣的變化對企業的決策體制和產權機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通過有效的決策體制建設,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防止出現重大決策失誤。另外應該積極推進產權機制改革,實施產權多元化,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4、建立人本文化,強化人力資源開發

(1)構建靈活的激勵機制,調動員工積極性。當代企業管理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人是資訊、技術等資源的載體,因此要充分發揮企業人力資源的潛力,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一方面,要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塑造良好的人際關係,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

另一方面,激勵是刺激人力資本增值的核心因素,通過技術水平的提公升、知識層次的提公升、心理層面的滿足、物質上的補償,或是挫折感的獲得等激勵措施的採用,激發人的創造性。

(2)加強後備人才隊伍培養和建設。一方面要強化員工的持續教育和培訓,通過企業內部培訓和送出國內外名校進修提高等辦法,培養人才,儲備人才,使企業的管理創新具備人力資源

和管理素質上的保證。另一方面讓具有經營管理能力和現代企業管理經驗的人才走上管理崗位,給員工提供發展的機會和創新的舞台,使個人的才華能夠得到充分施展,把企業的管理水平提公升到乙個新的高度,培育出企業核心競爭優勢,保持企業穩定發展。四、結語

管理永無涯,面對當今複雜多變的市場經濟,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就需要順應社會發展趨勢,不斷對企業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進行革新,匯集創新驅動要素,打造企業特有的創新動力。

【注釋】

[1]彼得?德魯克.創新與企業家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56.【

新常態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轉型路徑

明陽天下拓展培訓 如今,都講究新常態,新常態有別於過去30多年以耗費人口 資源 環境紅利等獲得的快速增長模式的舊常態,以投資 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正在悄然轉變,社會所積累的風險和矛盾正在逐步顯現。穩增長 在目前的經濟體量基礎上適當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調結構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公升...

企業經營管理

企業經營管理包括 制度管理 戰略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生產運作管理 市場營銷管理 財務管理 創新管理。企業經營業績包括 市場占有率的增加,顧客回頭率的提高 產品成本的降低 開發周期的縮短 缺陷率的降低 企業文化的改變。企業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和強化企業的核心利潤源,謀取企業長期的 穩定的增長的利潤。企...

企業經營管理

目錄圖書資訊 內容簡介 企業經營管理的九項原則 企業經營管理需注意的問題 圖書目錄 2圖書資訊?企業經營管理注意十項 企業經營管理九項原則 編輯本段圖書資訊 書名 企業經營管理 作者 孫鐵 出版社 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12 1 isbn 9787121100789 開本 16開 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