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古詩文整理

2023-02-02 10:45:03 字數 5086 閱讀 6363

七年級上古詞文整理

1、傷仲永

[宋]王安石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yì]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環謁[yè]於邑人,不使學。

餘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mǐn]然眾人矣」。

【詞釋】

1 傷:哀傷,嘆息。 金溪:地名,現在江西金溪。 民:平民百姓。 世:世代。 隸:屬於。

2 耕:耕田。 生:生長到。 年:歲。 未:不;沒有。 嘗:曾經。 識:認識。

3 書具:書寫的工具(筆、墨、紙、硯等)。 忽:忽然。 啼:出聲地哭。 求:要。

4 異:對……感到詫異(意動用法)。 焉:他,代指仲永。 借旁近:就近借來。旁近,附近,這裡指鄰居。

5 與:給。 即:立即,立刻。 書:書寫,寫。 並:並且。 自:自己。 為:題寫。 名:名字。

6 其:這。 以:把。 養:奉養,贍養。 收族:團結宗族。收:聚,團結。 為:當做,作為。

7 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傳:傳送。 一:全。 觀:**。 自:從。 是:此。

8 指:指定。 作:寫作。 立:立刻。 就:完成。 其:代詞,代指這首詩。 文:文采。

9 理:道理。 皆:都。 可:值得。 觀:觀賞。 者:……的地方(方面)。 邑人:同(鄉)縣的人。

10 奇:對……感到驚奇(奇怪)(意動用法)。  之:代指仲永的才華。  稍稍:漸漸。

11 賓客:這裡是以賓客之禮相待的意思,賓,本文的意思是狀語(名詞作動詞)。

12 其:他的,代仲永的。 或:有的人。 以:用。 乞:求取。 之:它,代仲永的詩。

13 利其然:認為這樣是有利可圖的。利,認為……有利可圖。其,這。然,這樣。  日:每天。

14 扳:通「攀」,牽引,拉扯,這裡有強要的意思。 環:四處,到處。  謁[yè]:拜訪。 使:讓。

15 餘:第一人稱代詞,我。  聞:聽說,聽聞。 之:它,代這件事。

16 明道:宋仁宗(趙禎)年號(1032-1033)。  從:跟隨。  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親。 還:返回 。

17 於:在。 令:讓。 作:寫。 稱:相當。 前時之聞:以前的名聲。時,時候。之,的。聞,傳聞。

18 自:從。 復:又,再。 問:詢問。

19 泯然眾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消失,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了。眾人,常人。(注:不可解釋為完全)。

【題目理解】

「傷」,是「為......感到悲傷」的意思[意動用法]。流露出作者對乙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強調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傷」有三層意思,第一,為仲永這樣乙個天才最終淪為乙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後天教育,思想落後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

【句解】

1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譯:父親對此感到驚奇,就向鄰居借書寫工具來給仲永。

2 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譯:並且在詩(後)題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詩以贍養父母,團結宗族作為主旨。

3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譯:從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讓他寫詩,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

4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譯:同縣的人感到驚奇,漸漸地對他的父親以賓客之禮相待,有的人用錢幣求取仲永的詩。

5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譯: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是有利可圖的,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6 不能稱前時之聞。

譯:不能與前時所聽到的相稱了。

7 泯然眾人矣!(倒裝句)

譯:(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8 還自揚州(狀語後置)

譯:從揚州回來。

9 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譯:(他的父親)從鄰居家借來書寫工具給他,他立刻寫了四句詩。

2、周處

選自《世說新語》 [南北朝]劉義慶編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並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hèng],而處尤劇。

或說[shuì]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餘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十里,處與之俱。

經三日三夜,鄉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裡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吳尋二陸。

平原不在,正見清河,具以情告,並雲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詞釋】

1 少:年少。兇強:兇暴強悍。 俠氣:任性使氣。這裡有「好爭鬥」的意思。 並:一起,指蛟與虎二者。

2 暴犯:侵害。 橫][hèng]:橫暴,禍害。 尤劇:更厲害。 說[shuì]:勸說。 冀:希望。

3 沒:沉沒。 與之俱:指同蛟一起沉浮。 彰:顯露。 為鄉里所患:被同鄉人認為是禍害。

4 更相慶:互相慶祝。 二陸:指陸機、陸雲。平原指陸機,曾任平原內史;清河指陸雲,曾任清河內史。

5 朝聞夕死:《論語里仁》:「朝[zhāo]聞道,夕死可矣」。

意思是早晨聽聞了聖賢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虛度此身了。 彰:顯露。

蹉跎 [cuō tuó] :時間白白地去;虛度光陰。

3、小石潭記

【唐】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佩(peì)環,心樂(lè)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

青樹翠蔓(màn),蒙絡搖綴(zhuì),參(cēn)差(cī)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dǒu)折(zhé)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悽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gōng)古,余弟宗玄。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詞釋】

1 從:自,由 。

2 小丘:小山,在小石潭東面。

3 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4 行:走。

5 篁(huáng)竹:竹林。篁,竹林,泛指竹子。

6 如鳴佩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環相碰擊發出的聲音。佩與環都是玉質裝飾物。鳴:發出聲響。

7 樂: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8 伐竹取道,伐:砍伐。取:這裡指開闢.

9 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往下。 見:看見。

10 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涼,清澈。尤:格外,特別。清冽 :清澈。洌:清涼。

11 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以為:把……當作(此句為倒裝句「以全石為底」)。以:用。為:作為。

12 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近,靠近。 岸,岸邊.

13 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捲過來,露出水面。卷:彎曲。以:相當於連詞「而」,表承接。

14 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岩:成為坻、嶼、嵁、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15 青樹翠蔓(màn),蒙絡搖綴,參差(cēn cī)披拂: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連線,參差不齊,隨風飄動。

16 可百許頭:大約有一百來條。可:大約許:表示數目不確定,上下,左右,光景。

17 皆若空游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託也沒有。空:在空中

18 日光下徹,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徹:透過。

19 佁然不動:(魚影)靜止呆呆地一動不動。佁(yǐ)然,呆呆的樣子。

20 俶爾遠逝:又忽然向遠處游去了。俶(chù)爾,忽然。遠,遙遠,空間距離大。

21 往來翕(xī)忽:來來往往輕快敏捷。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   樂:逗樂。

22 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望去而,連詞,連線狀語和名詞,不譯,表修飾。西南,向西南。

23 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溪身)像蛇那樣蜿蜒彎曲,時隱時現。鬥:像北斗星一樣。 蛇:像蛇一樣。明滅可見,時而看得見,時而看不見。

24 其岸勢犬牙差互:勢:形勢。(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一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牙一樣。差:交錯。其:那。

25 不可知:不能夠知道。

26 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樹木環繞合抱,寂靜寥落,空無一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瀰漫著憂傷的氣息。寂寥:

靜悄悄的。悄愴,憂傷的樣子。邃,深遠。

悽:(使動用法)使……感到淒涼。寒:

(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

27 以其境過清:因為這裡的環境過於淒清。以,因為。清:淒清。

28 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可以長時間停留,於是記下小石潭的景象便離開了。 居:停留。之:代游小石潭這件事。而:表順承。去:離開。

29 吳武陵:信州(今重慶奉節一帶)人,唐憲宗元和初進士,因罪貶官永州,與作者友善。

30 同遊者:共同遊玩的人。遊:遊玩。者:……的人龔古:作者朋友。

31 宗玄:作者的堂弟。

32 隸而從者:跟著同去的。 隸:附屬,隨從。而:表修飾。 從:跟隨,動詞。

33 二小生:兩個年輕人。 坻:水中高地。 嶼:小島。  嵁:不平的岩石。巖:磐石。

【譯文】

從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著竹林,可以聽到水聲,就像人身上佩帶的佩環相互碰擊發出的聲音,(我)心裡感到高興。砍倒竹子,開闢出一條道路(走過去),沿路走下去看見乙個小潭,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邊,石底有些部分翻捲過來露出水面。

成為了坻.嶼.堪.

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青翠的樹木,碧綠的藤蔓,覆蓋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2019版七語文上古詩文默寫

七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默寫練習 1 觀滄海 中,最能表達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 觀滄海 一詩的主要表達方式是描寫,但是也有兩句詩是敘事的,這兩句詩是 3 王灣在 次北固山下 一詩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是 4 次北固山下 一詩中,表現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的詩句是 5 次北固...

七年級下古詩文

5.木蘭詩 中說明戰爭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的名句是將軍百戰死 9 木蘭詩 中說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負或才幹的機會,並不比男子遜色的比句是 10.成語 撲朔迷離 出自 木蘭詩 其原句是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 1 吳均 山中雜詩 一詩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勢高峻且富有情趣的兩句是 鳥向簷上飛 11 王維 竹里館 ...

七年級下冊古詩文複習

七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總複習 5.傷仲永 一 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扳 通 攀 牽,引 二 詞的積累 重點詞語 世隸耕 屬於 稱前時之聞 相當 仲永之通悟 通達智慧型 彼其受之天也 他 其詩以養父母 收族為意 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關係 泯然眾人矣 完全 賢於材人 賢 勝過。材人,有才能的人 環謁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