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性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

2023-02-04 18:18:05 字數 854 閱讀 3450

作者:楊豔芳

**:《神州》2023年第26期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要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因此,個性化的閱讀以及在閱讀過程中和學生平等對話就應該被放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傳統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習課文,讀的較少,背的更少;教師重教,忽視學生的學;教師重分析,不重學生的領會;極少出現以學生為中心,只體現教師的主導地位,使學生被動接受說教。

新課標要求我們必須建構心得語文閱讀教學理念,明確新時期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分析課文、學習知識、發現問題、創新思維。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訓練專案之一。尤其是實施新課標後,語文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了,而是以學生為主的新鮮課堂了。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如何做呢·

一、 先學後教,注重學生主體

實行自主性學習,首要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消除學生的思維惰性,打破其對教師的依賴心理。為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堅持「先學後教」理念,建立閱讀教學、課堂自學、討論、質疑、點撥的新格局,確保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所謂「先學後教」,就是指在新課文的教學中,教師最好不要先做介紹或提示,而讓學生在自然狀態下進入閱讀境界,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品讀,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得獨有的感受。

因為教師在學生閱讀前的介紹會給學生留下「暗示」,或多或少會影響學生對作品的獨立判斷,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依賴性。先學後教,就是放手讓學生去體驗,讓學生在一次次的體驗中感悟、積累,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點撥。如在教學《海燕》這一課時,我們的學生通過自主閱讀,便能讀懂作者的思鄉之情,教師只需要點撥一下「燕子」與「海燕」的關係即可。

自主閱讀教學策略研究階段小結

城東小學 2011 12 5 一 課題研究概述 該課題的研究工作從2011年9月正式開始,實驗初期我們建立了課題研究組織機構,明確了分工。召開課題研究會議,制定了課題實驗方案和計畫。組織全體教師學習有關的理論。分別召開課題組 全體教師 學生會議,明確實驗研究的目的 意義,統一認識,形成合力。實驗初期...

基於組塊的閱讀教學策略

薛法根在認知心理學中,有意識地將許多零散的資訊單元整合成乙個有更大意義的資訊單位,並貯存在大腦中的心理活動稱之為 組塊 cnunking 而把貯存在大腦中的資訊單位稱為 相似塊 也稱為 圖式 人們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積累了豐富的資訊單位 知識單元 相似塊 這些 相似塊 有各種不同的類別,如語言相似塊 情...

閱讀教學策略小議

內容摘要 課程標準 要求 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閱讀是搜尋處理資訊 認識世界 發展思維 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