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運用滋腎和血調膜湯治療腎虛血瘀型滑胎的經驗

2023-02-15 00:03:03 字數 961 閱讀 6058

作者:梁迪熊曼玲羅婧姜麗娟

**:《雲南中醫中藥雜誌》2023年第01期

摘要: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再次提出了生育要求,但從整體上看臨床妊娠率偏低。導致低妊娠率、高流產率的原因很多,其中子宮內膜因素(內膜厚度、形態、型別、血流分型及子宮動脈螺旋動脈血流引數等)導致著床失敗約佔2/3,良好的子宮內膜容受性為胚胎著床及成功妊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內膜的血流狀態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總結姜麗娟教授運用中醫藥調節子宮內膜血流狀態的經驗,為今後的**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腎虛血瘀;滑胎;滋腎和血調膜湯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1-0093-03

流產是指懷孕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 g而自行終止,發生時間在懷孕12週前為早期流產,12周或之後為晚期流產[1]。同一性伴侶連續發生3次及3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稱為**性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相當於中醫的滑胎,rsa中大多數為早期流產,也有少數為晚期流產,雖然rsa的定義為連續3次或3次以上,但已有大多數專家認為連續發生2次流產時即應引起重視並給予評估,因為其再次流產的風險與3次相近[2]。

1 學術淵源

**性流產,中醫稱之為「滑胎」,具有「屢孕屢墮,應期而下」的特點,醫認識歷久彌新,二千多年來,從病名、**病機、辨治調護有詳細記載。一直指導臨床至今仍彰顯優勢,獨具魅力。

《女科百問》雲:「妊娠三月,曾經墮胎……後雖再有妊,至其月日,仍前犯之,所以復墮胎也」;《女科證治》首次將滑胎作為疾病命名;《醫宗金鑒》提出墮胎或小產應期而下的特點稱為滑胎;《諸病源候論》雲:「若血氣虛損者……致胎數墮」;宋代齊仲普首次提出數墮胎的臨床特點,**上首創補腎安胎法以預防和**胎動不安及滑胎;《醫學衷中參西錄》載壽胎丸,以補腎為主防治滑胎沿用至今。

總結其**病機脾腎虧虛、氣血虛損、肝鬱化火、瘀血、先天稟賦不足和後天情志所傷等,治則則以補腎健脾,調理沖任為主線,輔以滋陰清熱、養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