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野外綜合實習報告

2021-03-04 09:38:01 字數 4928 閱讀 3016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文化系

地理科學野外綜合實習報告

歷史與社會文化系

2011級地理科學

高穎學號:1103025108

實習時間:2023年4月20日—25日

實習地點:廣西(桂林—陽朔—北海)

實習路線:都勻——桂林市(劉三姐大觀園、七星公園、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中國岩溶地質館)——陽朔(漓江、天籟.蝴蝶泉、大榕樹、月亮山、西街)——北海(北部灣廣場、北海老街)——北海(海底世界、金海灣紅樹林、北海銀灘)——南寧

實習目的: 為了將我們學習的課本知識深入化,能夠理論聯絡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我們對廣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進行了綜合考察。這使我們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豐富我們的學習生活。

實習內容:

廣西自然地理概況

一、 地理位置

地處中國南部,位於北緯20°54′-26°24′,東經104°26′-112°04′,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屬低緯地區。國境線全長約800多公里;海岸線長度:約1500公里。

陸地區域總面積:23.67萬平方公里。

佔全國國土總面積比例:2.5%,在全國各省區市國土總面積中排名第9位。

廣西處於鏈結三個經濟地帶及東南亞的位置 ,鏈結著我國東、中、西三個經濟地帶及東南亞。。最東至賀縣南鄉金沙村,最西達西林縣馬蚌鄉清水江村,最北抵全州縣大西江鄉炎井付,最南力北海市斜陽島。西北接雲南,北連貴州,東北靠湖南,東南鄰廣東,西南與越南接壤。

廣西背靠雲貴高原,面向南海北部灣,大陸海岸線長約95公里,是我國唯一地處沿海的自治區。隨著北海港、防城港及南防鐵路的建成,不僅廣西有了自己直通海外的口岸,也使大西南有了出海的近道,這對促進廣西及大西南的現代化建設及國際交往均具有重要意義。

二、地質

(一)地質發展簡史

廣西地質發展史可分為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五大發展階段。

早古生代早古生代是廣西地質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寒武紀時期,廣西全區仍被海水所淹覆。寒武紀末,發生鬱南運動,部分地區地殼上公升, 奧陶紀時期,地殼運動頻繁,海陸累有變遷,但廣西大部分地區仍然是一片汪洋。

直到志留紀末,廣西發生了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廣西加里東運動。它是一次普遍的褶皺造山運動。在它的影響下,原先沉積在海洋裡的地層,形成了褶皺和斷層,並沿著斷裂地帶,發生了花崗岩的入侵,從而形成「廣西地台」的褶皺基底。

廣西運動使除南部欽州、玉林一帶外的廣大地區地殼普遍上公升,海水退出,成為陸地,從此結束了廣西自元古代以來的地槽沉積歷史。

晚古生代泥盆紀初期廣西大部分陸地又慢慢下沉,海水由南往北,同時向東、西方向不斷推進,除九萬大山——越城嶺一帶及雲開大山外,廣西其它地區再次被海水淹沒。自泥盆紀至三疊紀,海水幾進幾退,時深時淺,全區廣大地區仍然處於水下狀態,以海洋佔優勢。在這段漫長的海洋歷史中,沉積了形形色色的地層,其中尤以石灰岩最為發育。

為廣西岩溶(喀斯特)地貌的發育奠定了地質基礎。

中生代中生代是廣西地質演化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在早、中三疊紀,桂西地區地殼強烈下沉,海域擴大,並有海底火山活動,逐漸轉化為再生地槽 。三疊紀末,廣西發生了一次強烈的地殼運動——印支運動,使地層發生強烈褶!

皺、斷裂,並伴隨大規模岩漿侵入活動,生成了一系列北西向,北東向,南北向及東西向褶皺帶、斷裂帶和岩漿巖帶,奠定了廣西的基本構造格架。在印支運動的影響下,全區地殼抬公升,「海水退出,成為陸地。從此以後,海水再沒有侵入廣西,從而結束了本區海相沉積的歷史,開始了中、新生代陸相盆地沉積的新紀元。

侏羅紀末至白堊紀,廣西受燕山運動的影響,形成了許多高山峻嶺和大小不等的盆地,並發生大規模的花崗岩侵入。在一些盆地中,沉積了侏羅系和白堊系的內陸湖相沉積。

新生代廣西地殼經歷了中生代劇烈變革以後,在新生代卻處於相對平靜時期,僅北部灣有火山活動。這一時期,地殼以公升降運動為主,並表現為振盪性,發生了多次公升降。在喜馬拉雅運動影響下,地殼由多次公升降變為總體抬公升,只有南部的北部灣地區地殼下沉,從而奠定了廣西現代地形的輪廓。

地殼隆公升有地區差異,西北部比東南部上公升較快,邊緣部分比中部上公升較多,從而使廣西形成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地形,主要河流也順應地勢向中部和東南部匯集,然後向東流去。

(二) 地質構造

1、沉積建造

廣西地殼經歷了元古代——早古生代地槽、晚古生代準地台(其中包括早——中三疊世的右江再生地槽和欽州殘餘地槽)和晚三疊世至第四紀陸緣活動帶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在不同發育階段有著不同的沉積環境和沉積型別。

2、地質構造

廣西地處太平洋與地中海——喜馬拉雅兩大構造域的復合部泣,華南加里東褶皺系的西南端。中元古代以來,廣西地殼經歷了漫長、複雜的演化程序,其總的趨勢是由活動性的地槽向相對穩定的準地台演化。但是,由於地殼運動的不均衡性,致使這一演化過程複雜化,在同一時期的不同地區,或在同一地區的不同時期,都有著不同的沉積建造、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及構造型相,地質構造特徵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

根據不同地區的地質歷史和構造特徵,廣西可劃分為桂北台隆,桂中——桂東台陷、雲開台隆、欽州殘餘地槽、右江再生地槽與北部灣拗陷六個構造區 。

二、地形

(一)地貌特徵

廣西的地形,從總體看,屬於我國東南丘陵的一部分,有耐也與廣東合稱為兩廣丘陵。但廣西地形又有其獨特性:週高中低,狀若盆地,山地多,平原少;岩溶廣布,山水獨奇。

1、週高中低,狀若盆地

廣西四周多為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地、高原,中部為海拔200公尺以下的平原、盆地,形成週高中低的盆地形狀,稱為廣西盆地。 廣西盆地面積約60000平方公里, 盆地邊緣有一些缺口,著名的有東北部的湘桂谷地和瀟賀谷地以及東部、南部的西江谷地、九洲江谷地和南流江谷地,這些谷地是氣流執行通道和交通孔道。

2、山地多,平原少

廣西山嶺連綿,山區面積廣大廣西中山、低山、山丘和丘陵佔全區總面積74.8%;高於全國66%的水平;平原佔全區總面積14.4%。因此,廣西是一山地多、平原少的省區,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稱。這是廣西地貌結構的最突出特徵。

山系:主要分盆地邊緣山脈和盆地內部山脈兩類。邊緣山脈:

在桂北以鳳凰山、九萬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等為骨架;桂東北主要有貓兒山、越城嶺、海洋山、都龐嶺和萌渚嶺,其中貓兒山主峰海拔2141公尺,為廣西第—高峰;在桂東南有云開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萬大山、十萬大山等;在桂西則多為岩溶山地,桂西北為雲貴高原邊緣山地,如金鍾山,岑王老山等,岑王老山主峰海拔2062公尺,為廣西第四高峰。內部山脈;東翼為東北至西南走向的駕橋嶺和大瑤山,西冀為西北至東南走向的都陽山和大明山,東西兩翼在鎮龍山會合,構成完整的弧形。

圖1:廣西山脈分布圖

3、岩溶廣布,山水獨奇

岩溶(喀斯特)係指水與可溶性岩石之間所發生的以溶蝕為主的地質作用及其所產生的現象。廣西的可溶性岩石,主要指碳酸岩 。我區的碳酸岩分布面積之廣,地貌發育之完備,風景之秀麗,不僅全國第一,而且「甲天下」

多彩奇麗的岩溶地貌,賦予廣西豐富的風景資源,為發展旅遊業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條件。但岩溶區,因受其獨特的發育規律、地質及水文條件的影響,石多土少,耕地分散,易旱易澇,交通不便,有的地區人畜飲水也有困難,對經濟發展極為不利,不少地方經濟還比較落後。解放以來,對岩溶區的建設(農田水利、人畜飲水、交通運輸等),花了很大氣力,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因工程量大、艱鉅,未能普遍地、大範圍進行,因此,岩溶區經濟的發展仍然比較緩慢。

(二)地貌型別

廣西的地貌型別,多種多樣。下面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岩溶峰叢窪地、岩溶峰林谷地和岩溶殘峰平原七大類,作簡要介紹。

1、山地:山地(指土山)面積約99870平方公里,佔廣西總面積的42%,是廣西最主要的地貌型別。

2、丘陵:亦稱低丘陵。廣泛分布於山地邊緣、河流兩岸和盆地周圍:

左江一鬱江一潯江以南分布比較連片,尤以桂東南及桂南更為集中。廣西的丘陵,岩性以砂頁岩為主,佔丘陵總面積一半以上。

3、台地:台地分布很廣,在桂南、桂中、桂西南和桂東南均有大片分布。面積18933平方公里,佔廣西總面積的8.0%。廣西的台地以砂頁岩台地,紅色岩係台地及階地所佔的比重較大

4、平原:廣西平原面積34079平方公里,佔廣西面積的14.4%分布比較零星,成因也較複雜。

5、岩溶峰叢窪地:峰叢窪地主要分布於桂中與桂西。特點:

石山高大(海拔700—900公尺,桂西北有的達1400—1500公尺)成叢,峰頂齊一。圓窪地深嵌於群峰之中,有大有小,有高有低,狀如蜂窩。地面缺少河系,地下水埋藏很深,多數溶窪乾旱無水(可稱為旱窪),少數溶窪雨季有澇(可稱為澇窪。

6、岩溶峰林谷地:峰林谷地主要分布於桂東北、桂東,桂中,桂西的部分地區也有分布。特點:

石山如林,一列列,或斷或續,伸延開去;峰林之間,或為長條狀的谷地所伸延,或為比較寬闊的溶蝕窪地所盤踞;谷地有的已有常流河發育(可稱為水谷),便利農田灌溉,有的卻缺少地表河系(或只有季節性河流),地面乾旱缺水(可稱為旱谷),但地下水豐富,且埋藏較淺,利於提水灌溉。

7、岩溶殘峰平原:殘峰平原主要分布於桂中一帶。特點:

石山分散,乙個兩個或三五成群分布於溶蝕平原之上。溶蝕平原有的為紅土層覆蓋,土層深厚,在流水切割下,微波起伏;有的覆蓋層較薄,地面開闊平展,猶如乙個小平原,平原之上有的地方稻田廣布,有的地方積水成湖,有的地方石芽裸露。地表河系發育,地下水埋藏淺灌溉比較便利。

在岩溶地區中它的農業最發達。種植水稻、甘蔗、玉公尺等,是廣西主要的糧蔗產區。

三、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從事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在漫長的地質作用和演變歷程中,廣西經歷了多旋迴的構造運動,伴隨多旋迴的岩漿活動,海水進退頻繁,沉積岩相發育齊全,成礦條件有利,形成了不少具有開採價值的礦產。

四、氣候

廣西位於我國南疆,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南臨北部灣,深受海洋暖濕氣流影響,屬**帶季風氣候。氣溫高,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植物幾乎全年都可以生長,是我國氣候條件最優越的省區之一。

(一)氣候的主要特徵

1、夏長冬短,熱量豐富,無霜期長

按候溫劃分四季,梧州一平南一來賓一都安一巴馬一田林一線以南,長夏無冬,春秋相連。

2、雨量充沛,夏溼冬千,雨熱同季

廣西瀕臨太平洋,靠近印度洋,每年從這兩大洋來的濕潤氣流,給廣西帶來充沛的雨水。據全區94個觀測站統計年平均降水量為1536.8公釐,比我國年平均降雨量629公釐和世界平均降雨量730公釐均高出一倍多,充沛的降水為廣西農業生產的發展,河川徑流的形成,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桂林區域綜合野外實習報告

姓名 指導老師 班級 地科 時間 2012 3 6 目錄一 實習目的3 二 實習時間3 三 實習地點3 四 實習過程3 五 實習內容4 六 報告正文4 1自然地理概況4 1.1地形地貌4 1.2氣候氣象5 1.3植物土壤5 2區域地理概況5 2.1資源概況5 2.2經濟概況9 2.3居民點分布概況 ...

動物學野外綜合實習報告

姓名 x x x 學號 0811080100x 班級 08 級生物本科 所在小組 第二組 小組成員 xx x 指導老師 實習地點 貴州梵淨山 實習時間 2010年5月24 6月1日 一 前言 動物學主要研究動物的形態結構 分類 生命活動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發生發展的規律,是一門內容十分廣博的基礎學科,同...

野外實習報告

實習區概況 大學四年裡唯一一次的野外實習地點在北京市西南方向的房山區周口店鎮,這裡是人類根祖,北京人的故鄉。實習地區為山區,居民地大多位於山間盆地,其內主要有兩條公路和一條鐵路,交通便利。該地區耕地較少,以種植業為主,工業以水泥 採礦等重工業為主。氣候濕熱,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7 8月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