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的表達技巧之抒情方式教案

2021-03-04 09:59:49 字數 3995 閱讀 8807

教學目標:1、回顧詩歌的抒情方式部分的基礎知識。

2、複習鑑賞詩歌的抒情方式題題型與技巧。

3、學習規範答題的思路與步驟。

教學過程:

一、回顧基礎知識

(一)讀一讀下面的詩句,想一想用了哪種抒情方式。(兩個句子為一組,每組找乙個學生回答,然後教師訂正。)

1、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直抒胸臆

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4、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借景抒情

5、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寓情於景

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8、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9、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用典抒情

1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1、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2、千里鶯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借古諷今

1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14、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5、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托物言志

(二)歸納總結:(師生共同完成)

直接抒情: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表明愛憎態度。

借景抒情: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著一字,而是借描寫自然景物抒發感情。

抒情方式寓(融)情於景:詩人將感情融會在景物描寫中,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間接抒情用典抒情:在詩歌中援引史實、使用典故來抒情或諷喻時政

借古諷今:借助歷史上的人物或事件來隱喻、規勸當朝

托物言志(寓理):借助某一物象所具有的特徵,來表現作者的某種志向或情感。

二、抒情方式題題型及答題步驟

(一)提問方式(教師講解)

1、這首詩在情與景的抒寫上有何特色?試略作分析

2、請分析這首詩的抒情方式(或表達技巧,或手法)。

3、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二)例題引導(學生讀詩,老師講解)

端居①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

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閒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問:這首詩的

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詩已讀懂,題該如何來答,請大家討論。)

解析:這是作者滯留異鄉、思念妻子之作。題目「端居」,即閒居之意。

詩人遠別家鄉和親人,時間已經很久。妻子從遠方的來信,是客居異鄉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沒有見到它的蹤影了。在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書的空廓虛無之感變得如此強烈,為寂寞所咬嚙的靈魂便自然而然地想從「歸夢」中尋求慰藉。

即使是短暫的夢中相聚,也總可稍慰相思。但「路迢歸夢難成」(李煜《清平樂》),一覺醒來,竟是悠悠相別經年,魂魄未曾入夢。「遠書歸夢兩悠悠」,正是詩人在盼遠書而不至、覓歸夢而不成的情況下,從心靈深處發出的一聲長長的嘆息。

「悠悠」二字,傳神地表現出希望兩皆落空時依然悵然若失的意態。次句寫中宵醒後寂寥淒寒的感受。素秋,是秋天的代稱。

但它的暗示色彩卻相當豐富。它使人聯想起潔白清冷的秋霜、皎潔淒寒的秋月、明澈寒冽的秋水,聯想起一切散發著蕭瑟清寒氣息的秋天景物。對於乙個寂處異鄉、「遠書歸夢兩悠悠」的客子來說,這淒寒的「素秋」便不僅僅是引動愁緒的一種觸媒,而且是對毫無慰藉的心靈一種不堪忍受的重壓。

然而,詩人可以用來和它對「敵」的卻「只有空床」而已。

三、四兩句從室內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紅樹」。寂居異鄉,平日很少有人來往,階前長滿了青苔,更顯出寓所的冷寂。紅樹,則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

青苔、紅樹,色調本來是比較明麗的,但由於是在夜間,在迷濛雨色、朦朧夜月的籠罩下,色調便不免顯得黯淡模糊。在滿懷愁緒的詩人眼裡,這「階下青苔與紅樹」似乎也在默默相對中呈現出一種無言的愁緒和清冷寥落的意態。

(教師點撥,然後幻燈片展示)答: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第

三、四句運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詩人借助對「青苔」、「紅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色彩,營造出了冷寂、淒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

(三)歸納總結答題步驟師生共同總結)

1、明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什麼手法

2、闡運用——結合詩句闡釋是怎樣用這種手法的

3、析效果——分析此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及旨意

三、課堂練習

(分四個小組完成,各組選乙個學生上黑板寫答案,教師巡視、訂正補充答案。)

1、 登幽州台歌

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問:這首詩是怎樣表達詩人感情的?

答:詩人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達感情。(一)詩句開門見山,直敘登上高台後,感受到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孤獨愴涼的意境,(二)這意境引發了詩人感時傷事的情懷,想著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獨愴然而涕下」。

(三)(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

賞析:這是詩人於神功元年(697)隨建安王武攸宜遠征契丹,在幽州時作的一首著名的抒情詩。由於武攸宜在軍事上的無能,剛一接戰,先鋒王孝傑等全軍覆沒。

為了挽救危局,陳子昂請求分兵破敵,為國前驅,結果不僅沒有得到武攸宜的支援,反而遭到降職處分,忠而見棄,悲憤填膺。當陳子昂登上幽州臺的時候,舉目四顧,大地蒼茫,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古往今來多少歷史興亡的慘痛,一齊湧上心頭,迸發出了這樣一首聲情激越,氣韻沉雄悲壯的詩篇。這首詩雖只寥寥四句,並且還是化用了《楚辭·遠遊》中的詩句: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餘弗及兮,來者吾不聞」,但陳子昂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結合著身世的強烈感受,用樸實蒼勁有力的語言,深刻地揭示封建時代普遍存在的乙個尖銳而嚴肅的主題,即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歲月易逝而功業難就。這對於乙個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的人來說,該是怎樣的難以忍受啊!

黃周星說:「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古今詩人多矣,從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唐詩快》卷二)由於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陳子昂是乙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諫,對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評意見,不為武則天採納,並曾一度因「逆黨」株連而下獄。

他的政治抱負不能實現,反而受到打擊,這使他心情非常苦悶。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

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

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巨集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即幽州臺,遺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等詩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這裡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

《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台歌》是同時之作,其內容可資參證。《薊丘覽古》七首,對戰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蹟,表示無限欽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後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登台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

本篇以慷慨悲涼的調子,表現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本篇在藝術表現上也很出色。

上兩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單寂寞悲哀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念這首詩,我們會深刻地感受到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面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而在這個圖景面前,兀立著一位胸懷大志卻因報國無門而感到孤獨悲傷的詩人形象,因而深深為之激動。

2、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問:請分析這首詩的抒情方式。

答: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一)以梅自喻,(二)表現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三) (幻燈片展示,學生齊讀)

05詩歌鑑賞 語言運用表達方式與技巧抒情

詩歌鑑賞 二 語言運用表達方式 抒情 及其技巧 抒情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間接抒情情景 寓情於景以樂景襯哀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一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 3題 8分 中呂 賣花聲 懷古二首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 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

8詩歌鑑賞表達技巧之表達方式學生

第八課時表達技巧之表達方式 學習目標 1 能判斷出詩句運用什麼表達方式 2 能從正確的表達方式入手解讀詩歌 學習重點 能從正確的表達方式入手解讀詩歌 學習難點 能從正確的表達方式入手解讀詩歌 一 知識積累 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記敘 描寫 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其中重點是抒情和描寫。記敘 記敘人...

詩歌鑑賞之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 描述 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 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 虛實結合等的不同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具體的說,就是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寓情於景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等。一 抒情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