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武舉制度述略

2021-06-10 08:54:12 字數 5353 閱讀 9863

清代武舉制度述略.txt老子忽悠孩子叫教育,孩子忽悠老子叫欺騙,互相忽悠叫代溝。▲ 男人這花花世界,我要用什麼顏色來吸引你清代武舉制度述略

清代武舉一依文榜程式,考試大致分四個等級進行。

一:童試,在縣、府進行,考中者為武秀才。

二:鄉試,在省城進行,考中者為武舉人。

三:會試,在京城進行,考中者為武進士。

四:殿試,會試後已取得武進士資格者,再通過殿試(也稱廷試)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稱為「三甲」。

一甲是前三名,頭名是武狀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稱為「鼎甲」,獲「賜武堤及第」資格。二甲十多名,獲「賜武進士出身」資格。

二甲以下的都屬三甲,獲「賜同武進士出身」資格。

殿試的規格很高,一般由皇帝親自主考。考試揭曉後,在太和殿唱名,西長安門外掛程式榜,並賜給武狀元盔甲。然後由巡捕營護送武狀元歸第,炫耀恩榮。

第二天,在兵部舉行盛大的「會試宴」,又賞給武狀元盔甲、腰刀等,賞給眾進士銀兩等。清代科甲等級差別甚大,同樣是武進士,

一、二、三甲的等級和榮譽卻大不相同。自然狀元是出盡了風頭的,登第後的三天內,可以披紅掛綵,上街誇官,真所謂春風得意、風光十足了。

殿試以後,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職。順治三年(1646)丙戌科是清朝武舉第一科,當時規定武狀元授正三品的參將,武榜眼授從三品的游擊,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備,三甲授從五品的署守備。

康熙年間又有變動,改為一半授營職,是直接帶兵的官,另一半授衛職,是皇帝的宮廷侍衛。雍正五年(1727)規定,武狀元授御前一等侍衛,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衛。再從二甲中選頭十名,授三等侍衛。

其餘全在兵部註冊授於守備等營職。雍正以後各朝武進士的授官情況還有一些變化,不過所授品階基本上以康熙朝定製為準,沒有太大的變更。

清朝武舉各級考試,通常每三年舉行一次,每科錄取人數也有定額。但常科以外,還時常增設所謂「恩科」,常額以外,也增加一點「恩額」。

這類「恩科」、「恩額」都由皇帝直接掌握。無非籠絡人心,吸收更多的武勇人士為統治者效命。考試辦法差不多與明代一樣,分

一、二、三場進行。

一、二場試了弓馬技勇,稱為「外場」;三場試策論武經,稱「內場」。一場試馬上箭法,馳馬三趟,發箭九枝,三箭中靶為合格,達不到三箭者不准參加二場。乾隆年間,一場又增加了馬射「地球」,俗稱「拾帽子」,專為考察伏射能力。

二場考步射、技勇。步射九發三中為合格。所謂「技勇」,實際上主要測膂力。

一共三項。頭項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號,另備有十二力以上的出號弓。應試者弓號自選,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滿為準。

二項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號,試刀者應先成左右闖刀過頂、前後胸舞花等動作。刀號自選,一次完成為準。第三項是拿石礩子,即專為考試而備的石塊,長方型,兩邊各有可以用手指頭摳住的地方,但並不深。

也分為三號,頭號三百斤,二號二百五十斤,三號二百斤。考場還備有三百斤以上的出號石礩。應試者石號自選,要求將石礩提至胸腹之間,再借助腹力將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獻印」,一次完成為合格。

凡應試者,弓、刀、石三項必有兩項為頭號和二號成績,三號成績超過兩項者為不合格,取消三場考試資格。⑤

三場是考文,當時叫「程文」,也稱「內場」,相當於文化課考試。內場考試對大多數武人來說,比外場考試更難應付,所以考試辦法不得不屢有變動。最初是考策、**章,「策」相當於問答題,「論」是按試題寫一篇議**。

順治時定為策二篇、論二篇,題目選自四書和兵書。康熙年間改為策一篇、論二篇。策題出自《孫子》、《吳子》、《司馬法》三部兵書,論題只從《論語》、《孟子》中出,考試難度有所降低。

乾隆時,又改為策一題,論一題,題目都選自《武經七書》。到嘉慶年間,考慮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論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場成績突出者又往往敗於內場,於是乾脆廢除策、論,改為按要求默寫《武經七書》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這樣一味遷就,使內場考試的水平越來越低,最後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當時社會上歧視武人之風很盛,經此一改,武人更加被文士們看成纖纖武夫,武舉的社會地位大不比清代前期了。著名學者趙翼有一段記述,最能反映武舉內場考試的實情,也反映了當時文人對武人的輕蔑:

「武闈但以弓馬技藝為主,內場文策不論工拙也。餘嘗主順天乙酉科武鄉試,其策有極可笑者。如『一旦』二字多作『亙』字,『丕』字又作『不一』字,蓋緣夾帶小本字畫甚密,不能分晰,故抄謄訛錯耳。

又如『國家』字應抬高一字,則凡論古今地名處,如『國家四郊多壘』、『社稷危亡』之類,亦無不抬頭。武生自稱『生』,則應於行內稍偏,乃又將『生人』、『生物』、『生機殺機』之生字,一概偏在側邊。如此者不一而足。

然外場已挑好『雙好』字型大小,則不得不取中。幸武闈無磨勘之例,可不深求耳。」⑥

實際上康熙注意到了科舉文武分途不利於造就兼備人材的問題,他曾要求打破考試中的傳統界線,允許文武生員舉人交叉考試,武科舉人可以改考文科進士,文科舉人可以改考武科進士。康熙認為:「如此則各得展其所學,文武兩途,皆得真才矣。

」⑦然而,整個清代,文武交叉考試者寥寥無幾。文武各成畛域而壁壘森嚴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文人不武,武人不文,文武兼長的人材也就越來越少。文武分途的考試制度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材,卻很難造就出雲文云武的博通人材,應該說這是科舉制度的弊端之一,也是清朝中後期**上出將入相人材日見匱乏的原因之一。

上面所講考試辦法,是會試一級的,鄉試、童試的考試辦法與會試大致相同,只二場弓、刀、石的份量相應降低,馬步射降為九發二中為合格。

清朝對武科鄉試、會試的錄取額有具體規定。康熙二十六年(1687)規定,武鄉試錄取名額約為文鄉試的一半,全國共八百四十名左右。其中河北省(直隸),一百零八名,其他各省六十名以下不等。

會試錄取名額康熙初年以前,大致在每次錄取二百名到一百名之間。康熙十八年定額一百名,後來又規定不拘定額,特別是不拘各省分配的定額,只按考試成績,奏報皇帝,由皇帝和主考大臣臨時酌定錄取人數。酌定時也要考慮到各省都有名額,但一甲、二甲只依據成績圈定,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

每科參加會試的武舉人,一般在千人左右,有時多到兩千人左右,進士錄取額如果平均以一百二十人計,那麼錄取比例差不多是在十人或十幾人中取一名,顯然,考取武進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落第的武舉人,雍正年間曾規定按路程遠近發給回家路費,多則十兩,少則

四、五兩。而大部分武舉人,按規定可到兵部註冊,由兵部依據個人成績分三等授予武職,也可以到本省軍營中效力。總之,只要有乙個武舉人資格,就算有了進身之機,同樣也有逐步公升遷的機會。

清代武舉制度與大清帝國相始終。鴉片戰爭以後,頻繁的禦侮戰爭中,早就顯露出武舉人材不能適應新的戰爭,除了長矛大刀與堅船利炮之間的差距外,更重要的還是基本素質和軍事思想上的差距。然而朝野上下株守陳規,玩歲愒日,武舉考試竟一直被延續下去。

光緒二十一年,榮祿首先提出廢止武舉考試,他說:「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習非所用,與八比試帖之弊略同。積弱之端,未始不由於此。

」⑧他主張各省創設武備學堂,以西洋軍事課程培養新式軍人。然而榮祿的倡議並沒有得到大多數朝臣的響應。一拖便是幾年,光緒二十四年照例舉行武舉會試——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武會試。

不久,要求改革的呼聲又一次響起來,「內外臣工請變更武科舊制,廢弓、矢、刀、石,試槍炮。」然而依舊未能實行改革。⑨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舉制度才終於被宣布廢止。

可惜這已經太晚了,僅僅十年後,大清帝國便宣告滅亡了。

二清朝以鐵騎勁弓得天下,所以前期幾個皇帝都很重視講習武藝,時時強調「文武並重」,力圖保持滿族勁悍尚武的傳統。然而,由於受到漢文化的不斷浸潤和持續執行「右文」政策,使朝野上下重文輕武之風日益濃烈。於是,不但在觀念上,就是實際待遇上,武科地位也比文科低得多。

文科殿試揭曉後,新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及名次都要鄭重其事地刻在「進士題名碑」上,這些碑至今還完整無損的儲存在北京國子監舊址。此外,官私刊印的《館選錄》、《鼎甲錄》和《明清進士題名碑錄》一類書籍很多,差不多隨處可見,因此清代文科進士的情況非常清楚。武科就大不相同了,既沒有「題名碑」制度,也很少有專載其事的書籍,對整個清代武科概況,包括武科鼎甲情況,不要說後代,就是當時人也往往不能言其詳。

幸好近人朱彭壽曾做過一番統計,留給我們乙份珍貴材料。⑩加上還有其它方面的材料,使我們對清代武舉鼎甲情況大致有所了解。

清代的武會試,自順治三年(丙戌)開科,到光楮二十四年(戊戌)截止,一共進行了一百一十二次。也就是說一共產生了一百一十二個武狀元,還有一百一十二名榜眼和探花,總計武科前三名(鼎甲)是三百三十六名。一百一十二年武狀元的姓名都有記載,但目前能確知其籍貫者只九十二人,其餘二十一人還有待於考求。

這九十二個武狀元,河北省出的最多,共三十二名。以下山東十三名,浙江八名,江蘇六名,河南、山西各五名,廣東四名,甘肅、福建各三名,江西二名,四川、陝西各一名。此外,漢軍旗六名,滿軍旗三名。

這個統計不完備,也不是很準確的,不過大略可見各省武舉基礎的差別。所謂武舉基礎,可從兩個方面認識,一是尚武風氣,二是文教水平。

河北省武狀元最多,武榜眼、探花也比別的省多,這與河北省武風素盛分不開。正因為河北省武風基礎好,所以清朝對河北省特別重視,鄉試名額總比他省給得多。陝、甘二省古多名將,尤其是甘肅,雖然經濟、文化都比較落後,但自來「人材健壯,強勇者多,騎射嫻熟,勝於他省。

」⑾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中的名將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都出在隴右,所以清朝對陝、甘二省總是另眼相待。武鄉試名額,順治朝規定陝、甘各二十名,後經康、雍、乾三朝追加,兩省都增至五十名,這比許多大省的名額都多。

有清一代,甘肅出了三名武狀元,一名榜眼,四名探花,以甘肅的經濟文化和人口而言,這個數字不能算小了。需要指出的是,當時的甘肅包括寧夏,三名武狀元張文煥、馬會伯、李如柏都出在寧夏,五名榜眼、探花中,也有三人出在寧夏。人口不及江南乙個大縣的寧夏,居然出了六名武科鼎甲進士,這不能不是乙個引人注意的現象。

我們把清代文武兩科狀元的籍貫對照一下,能發現一些有趣的方化差異。

清朝文科會試也是一百一十二科,狀元一百一十二名。其中江蘇四十九名,浙江二十人,安徽九名,山東六名,河北、廣西各四名,江西、福建、湖北、廣東各三名,湖南二名,江南、四川、陝西各一名,山西、甘肅、雲南沒有。顯而易見,從整個比例來看,武狀元是北方多,文狀元則南方領先。

河北省武狀元三十二,文狀元僅四名,與此相對,江蘇省是文狀元四十九,武狀元六名,南北文武各有偏長,至少在清代科舉考試中確實存在這個問題。應該說山東、浙江兩省發展相對平衡,這兩省文武基礎都比較好,兩科狀元的比例顯得合理一些。

從武鼎甲的民族比例上看,無疑漢族佔了絕大多數,而少數民族中回族顯得突出一些。回族是以尚武勇健著稱的民族,乾隆曾說:「中土回人。

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齣將種。」⑿所以清朝歷來注意從回族中選拔武備人材。武狀元中目前能確知是回族的是:

江都楊謙,先獲康壬午武鄉試第一名(解元),又獲康熙丙戌科武狀元;乾隆丁巳科狀元河北任邱哈攀龍;壬申科狀元河北獻縣哈廷梁;丙戌科狀元河北河間白成龍;丁未科狀元山東臨清馬兆瑞;嘉慶丙辰科狀元河南鄧縣馬殿甲;甲戌科狀元山東益都丁殿寧;咸豐壬子科狀元河北撫寧馬鳴圖;同治甲戍科狀元河南西平張鳳嗚等,至少是九個,或者還要多一些,尚待繼續考索。榜眼、探花也有一批。如雍正丁未科榜眼安徽懷寧馬大用;嘉靖已醜科控花河南杞縣張萬清,丁丑科武榜眼甘肅固原馬維衍;光緒丙子科榜眼河南西平張忠祥等。

楊謙家族是南方回族中的望族,其弟楊凱也是武進士出身,官至湖廣提督。哈攀龍之父哈元生,其子哈國興,都是武進士出身,哈廷樑則是哈攀龍的族弟,諸哈都做到提督職務,是善戰的將領,「三世擁旄,時人榮之。」⒀乾隆所謂「哈其大姓,每多將種」就是在誇獎哈國興時所言。

唐代武舉制度

科舉制度是由隋朝建立,而為唐朝完善,並為後代歷朝沿用的選拔官吏的制度。魏晉實行九品中正制,高門士族擁有政治特權,世代壟斷 顯位。南北朝時士族門閥已日趨腐朽。隋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採取科舉取士的辦法,隋初規定原有的秀才 明經兩科,由州縣學送生徒到 參加考試。大業年間又置進士科,科舉制逐漸形成。科舉制既...

中國清代司法制度

清朝在訴訟審判制度方面基本因襲明制,但也有一些發展變化,如限制訴權 會審制度及幕友胥吏參與 干預司法等方面。強調 調處息訟 清代法律維護宗族權力,在國家法律的肯定下,各種鄉規民約 家法族規大都確認宗族對上述案件有調處權,甚至懲處權。清代訴訟程式繁瑣,起訴必須是書面形式,訴狀須由官府指定的 代書 書寫...

應該重視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作者 陳康衡 歷史教學 中學版 2010年第09期 關鍵詞 高考試題,政治制度,清代 中國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 6241 2010 17 0037 04 2010年高考江蘇歷史卷第3題引起一些議論。試題如下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 佛教 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廣而險遠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