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美術教學中的審美評價

2021-06-27 09:42:26 字數 989 閱讀 4895

在美術教學中,審美評價是多方位和多層次的。有教師和學生對客體的評價,又有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對評價的再評價;評價既可以是外部語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內心的檢校與評判。通過大量的審美感知和體驗的互動活動,逐漸使主體的評價標準與客體的審美價值相吻合,以達到欣賞教學的目的。

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藝術的審美評價

1.審美評價的功利性。在美術欣賞中,對作品的審美感知具有社會功利性。

一方面,審美意象和資訊在激發主體審美經驗的同時,也可能激發起個人的現實意識,即審美判斷中潛伏著利害判斷。如對畫中蘋果的色彩和形狀產生美感時,也可以作為「望梅止渴」的情感體驗。即是純粹幾何形所傳達一種普遍情感也能激起個人無意識的利害判斷。

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著人類社會有益的內容,如果將壯觀的戰爭場面看成是一種總體藝術,那麼人們是不會嚮往那種藝術的。因為審美價值的判斷要受認識價值和倫理價值的制約,即對人類社會有益的內容制約著審美價值判斷。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存著知識和經驗的差異,這些都會影響審美判斷和評價,故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修養和豐富的知識,理解作品形式和內容最普遍的審美意義,以寬容的態度容納學生的感受和評價,啟發引導學生以審美意識去感知作品,將日常情感昇華至審美的判斷。

2.審美評價是主客觀的統一。審美價值的客觀性並不排斥主體感受在審美現象上的多樣性。

欣賞是在主體參與下進行的,個人的視野和知識經驗決定了評價具有主觀成份,這些成份造成欣賞活動的複雜性,也造成評價難於統一。教師在講解作品前,首先對自己的判斷作內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審美的和非審美的成份。在教學中,把自己的判斷從推測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去感知和評價作品。

如「我體驗到……」和「我感覺到……」等非定性語氣。使學生覺得教師的評價也並非是權威的和終極的。於是,學生也會進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哪些反應代表自己個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暫時的情緒和突變的東西,或是片面的判斷。

將自己的判斷和他人的判斷進行對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評價哪些方面符合多數人的意見。如此反覆開展教學評價活動,使學生養成自覺驗證判斷,減少盲目衝動的評價,使評價達到主客觀的統一。

美術欣賞教學與審美評價

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欣賞客體與主體發生一種審美關係。一方面,客體對人的審美感知和體驗 審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質特性的制約。另一方面,由於客體具有審美價值,主體對其感知與體驗必定表現為評價性 客體在主體心理中的地位和認可程度,都具有主體的評價標準和情感態度。雖說評價本身不能創造價值,但審美價值必須經過評價才...

高中美術教學中藝術審美價值與評價

摘要我們的美術教學應圍繞著以提高學生對形式的審美感知水平和對形式意味的直覺能力的宗旨。通過對實際作品進行多維的和有效的審美評價來達到這一宗旨。關鍵字美術 審美價值 審美評價 中圖分類號 g613.6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 8500 2013 01 0321 01 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欣賞客體...

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審美價值培養研究

作者 楊永俊 新教育時代 教師版 2018年第34期摘要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不斷的深入,美術教育基礎的建立,鑑賞 審美價值等也逐漸的深化規範,從高中時期就開始培養學生對美術的單一欣賞昇華到品鑑的能力。我們通過課間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創造性等,塑造學生良好的氣質和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