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缺失原因

2021-07-02 07:09:03 字數 5026 閱讀 2388

青少年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由一場感恩教育專場報告會引發的思考

岳陽市君山區第一中學樊臥龍副校長中教高階

2023年11月29日下午二點半,鎮影劇院座無虛席。台下是本校

一、二年級近千名學生與老師,還有一百多名家長自備凳子坐在過道中間。在這裡將要舉行的是一場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賞識教育研究所、周弘賞識教育文化發展****帶給學生的感恩教育專場報告會。報告會隨著《感恩的心》主旋律的響起拉開帷幕,在教育推廣師李覓老師「感恩老師、感恩父母」的演講裡,師生互動、父母與子女互動的環節中,將報告會一次次推向高潮,在主持人慷慨激昂的言辭中而結束。

整個報告會只聽到李覓老師充滿感情的演講,只聽到學生哭泣的聲音。報告催人淚下,令人感動,給學生從心靈深處以震憾。

報告會後,備受感動的家長一次次地說,這樣的活動要是每個月能組織一次該多好啊!是的,要是經常能對學生進行這樣的感恩教育該有多好!至少時常給學生以感動,而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

但青少年感恩的道德品質僅憑一次或幾次的感恩教育就能形成的嗎?我在反思。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當今感恩意識的缺失已是普遍現象,應引起廣泛的關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現實竟爭的殘酷及商業原則引入生活領域,人們的行為越來越功利化了。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以及隨著打工族的出現,留守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他們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溺愛下成長,這樣使當代青少年普遍缺少感恩的道德品質。

因此,筆者試圖從青少年缺少感恩的原因及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應對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掌握青少年思想發展動態,便於加強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青少年感恩意識缺少的原因

青少年道德品質的形成主要來自學校的道德與行為教育及家庭和社會的影響。理想信念教育被忽視,父母無原則的溺愛、遷就子女,現實社會中的腐敗現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因素造成青少年缺乏社會公德、缺少感恩之心。

1、學校道德教育乏力。

在兩會期間曾有許多委員、代表呼籲:千萬不要讓孩子成為「冷漠的一代」,否則,我們的社會可能會失去起碼的良心。

追溯我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歷史可以發現,我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遵循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的途徑,其中以學校教育為主。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各級各類中小學仍然圍繞高考、中考的指揮棒轉,造成德育課時無法保證,德育教師不到位,明顯背離了學校的職責和功能。

德育方面存在的另乙個問題是,重視德育的理論灌輸,輕視道德的實踐教育,重視道德規範教育,忽視道德信仰教育,德育成為了單純的理論說教,而未轉化成為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教育的理論、內容只有通過實踐內化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動青少年道德素質的提高,而道德實踐活動恰恰是我國青少年所缺乏的。

近年來道德教育的現實使我們在道德目標的定位上節節後退,甚至將一些文明習慣也上公升為道德規範,而忽視了道德教育中信仰的地位與價值,從而導致道德建設上的「無根性」。由於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越來越關注利益,在多元化文化的衝擊下,理想信念教育被忽視,使行為規範教育逐漸取代了理想信念教育。

正因為道德教育的乏力及單純的理論說教與德育的「無根性」,才使當代青少年道德滑坡,缺乏感恩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學校教育大多是「填鴨」式的知識教育,而德育往往拿一些「高、大、全」的人物來給孩子做榜樣,青少年養成的是茫然的英雄主義與理想主義,對身邊的生活與小事情缺乏感受,體驗不到「感恩」的情緒。因此我們的學校教育及其德育沒能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對身邊的人與事感恩的種子,自然不懂得如何去感恩了。

2、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阻礙了感恩意識的萌生。

如果說學校教育是忽視了對青少年感恩意識的培養,那麼一些不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則阻礙了孩子感恩意識的萌生。

青少年人生的成功與失敗,與家庭特別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責任心密切相關。現在許多孩子的父輩們年輕時都受過苦,他們希望孩子比自己當年過得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盡一切努力為子女爭取優越條件,寧願苦自己而不苦孩子。實際上,如此成長起來的孩子感受的不是愛,而更多的是利益關懷。

這些孩子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懂得如何關心他人,不能與人為善,只知被愛,而不知回報;只知索取,不懂得奉獻;只知受惠,而不知感恩;只知接受,而不知責任……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許多父母及祖輩無原則的溺愛,無原則地遷就子女,使孩子自然成為家人關注的中心,權利無限,義務為零。如此給孩子「愛」的氾濫,家庭小環境促成了孩子們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目中無人的心態與習慣。而在現實生活中,父母緊緊盯著的只是孩子的學習,一切圍著智慧型轉,視上重點、讀名牌、成大業為頭等大事,卻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記了如何教孩子做乙個堂堂正正的人。

同時,一些父母思想觀念、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簡單粗暴,而缺乏與子女的溝通;由於當代社會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而喪失了對子女教育的良機。

與此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大量勞動力向城鎮與沿海轉移,出現了相當大一部分的留守青少年。這些青少年大都是寄居在祖父、外祖父等親戚家或學校裡,替代監管的親人因為年齡懸殊或責任心不強,只知道在物質生活上給予關照,而缺乏與孩子的心靈溝通,使孩子缺失親情,喪失責任,不利於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的形成。

3、社會現實中的不良影響,導致青少年思想行為功利化。

除了學校德育教育缺失、家庭環境的影響,現實社會中的腐敗現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因素也嚴重腐蝕青少年的思想,導致青少年思想行為功利化現象明顯。

當代中國社會倫理生活的乙個重要特徵就是物慾化傾向明顯,為了追求物質利益,國家工作人員濫用權力,企業以追逐利益最大化為目的,個人則奉行金錢至上。在社會大環境下,人人自危,更多的強調自我利益。受經濟利益驅動,部分青少年是非善惡觀念模糊,而在享樂主義思想影響下,使他們追求高消費的生活而又不願意付出艱辛的勞動。

社會上一些人追求西方的所謂「個性」和「自由」,認為人的自由就是單純的個體化,將「張揚個性」擴大化,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信奉自由自在、無牽無掛,以為孝順父母是文化糟粕的體現。道德滑坡與感恩意識的缺失從根本上講就是優秀傳統文化被遺棄的結果。

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構建和諧社會首先應當是人際關係的和諧,人與人之間自覺做到明禮誠信,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情同手足,愛意融融。「乙個人活著不只是在為自己而活著,由於一些千絲萬縷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種程度上樂意為別人而活著,不得不為別人而活著。」這情中之一便是恩情。

由於恩情的存在,你不能只為自己考慮,「恩情是鏈結人與人之間的乙個良好的紐帶,更是鏈結大到國與國、地區與地區,小到家庭與家庭、人與人,進而支撐起乙個社會。」所以,社會中的每乙個人,都應該心存感恩。感恩作為和諧社會的基本道德價值取向,是道德價值的源泉,家庭、社會和諧的根基。

所以開展「感恩教育」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培養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質、增強青少年社會責任感的關鍵環節。因此,對當代青少年進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

三、感恩教育應對措施

感恩並非生而知之、與生俱來的,需要教育的導引和環境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品質和責任,進而外顯為感恩的行為。心理過程決定著人的行為,這一過程可以分解為認知過程、情感過程,進而外化為人的實踐行為。

1、從認知層面點撥學生識恩、知恩。

道德認知是對外部規則的建構,感恩意識前提是要讓學生了解「恩」,體會「恩」,要讓學生認識到他們所獲得的一切並非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大而言之,大自然的賜予、社會的氛圍、祖國的培養;小而言之,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大眾朋友的幫助和付出,點點滴滴都是不求回報的給予。教育者可以通過品德與社會、語文等教材,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裡蘊涵的感恩思想,利用傳統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通過情境再現、故事講述、踏訪遺跡、查閱資料、喚醒記憶、換位思考等途徑,點撥學生知恩,引導學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2、從情感層面培養學生感恩意識。

「情感使人的道德認識處於動力狀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的統一。」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報恩是乙個人道德行為發生的重要情感基礎」,可以通過開展發表感恩宣言、感恩演講、寫感恩家書、感恩徵文等一系列活動,引發學生的認同共鳴,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感。

培養學生樹立感恩意識,從個人而言,會使其心胸恬淡,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從社會而言,會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和諧。

3、從實踐層面引導學生感恩於行。

「道德行為是在一定道德意識支配下表現出來的具有道德意義並能進行道德評價的利他行為或親社會行為。」實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感恩的道德意識,讓學生知恩於心,感恩於行,能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回報師長,報效祖國,回饋社會。要引導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報恩,不能越過社會道德和法律許可的範圍。

要知恩圖報,又要施恩不圖報。教育者要注意言傳身教,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影響學生。王陽明曾說: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者要積極引導,教育學生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從小事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譬如開展感恩活動進家庭、進學校、進社群活動,具體可以設計「為父母洗一次腳」、「為老師敬一杯茶」、「為長者讓座」、「扮靚自然」等活動,使學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為自然之舉。

4、建立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跟蹤評價體系。

一是愛國主義與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愛國主義是人的社會責任感、民族認同感、道德良知感的集中體現,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與歸宿,能夠準確反映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和教育成果。

二是公德與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公德是道德教育主體在接受道德教育後的一種行動表達,反映了道德教育的內化程度,是道德教育實際效果的重要體現。

三是青少年犯罪與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青少年犯罪說明青少年的行為已經突破了道德要求的最底線,表現為行為的非道德化,它能夠反映出乙個社會對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的最低限度要求和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的底線狀態。

四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青少年思想道德狀況。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會產生不同的道德信仰、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具體表現反映了青少年對主流社會價值觀的認可程度,同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的重要體現。

社會轉型對學校德育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西方的價值觀和「自我」思想衝擊著優良的傳統意識,感恩教育既要繼承優良的傳統文化,又要超越傳統,要反對儒家感恩意識的擴大化,又要重視中西文化的優化融和。值得寬慰的是,社會**已經開始注意到感恩意識缺失的嚴重性,感恩教育已經受到社會的關注。許多專家學者和理論工作者對感恩教育也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一些學校也在積極開展感恩教育。

2023年8月,上海市教委正式頒發了第三次修改後的中小學學生守則,首次將「學會感恩」列入《中學生守則》第六條。相信這些做法對公民增強感恩意識,改善社會風氣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感恩教育是乙個社會工程,家庭、社會要全力構建德育環境,讓感恩教育走進生活,願感恩之花常開,感恩之樹常青。

當前社會信用缺失原因與對策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完善的社會信用制度是現代市場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和保障,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信用制度得以確立的前提和載體。然而,儘管我國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已取得顯著進展,卻一直沒有建立起符合市場規範的社會信用體系,使信用主體的行為缺乏必要的約束,造成信用市場中普遍存在信用風險和違...

當代孝文化缺失原因初探及對策

作者 李秀秀 智富時代 2018年第05期 摘要 孝 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文化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孝意識日漸弱化,孝文化與人們漸行漸遠。孝文化作為維繫代際和諧的紐帶和社會穩定的基石,分析其缺失的原因對重構孝文化 增強文化自信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

忠孝教育的缺失原因及對策研究

一 忠孝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中華民族歷來是重視道德修養的民族,古人把立德放在立德 立功 立言三大人生價值的首位。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程序中,思想道德教育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 人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