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2節《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導學案

2021-07-15 04:09:37 字數 3923 閱讀 4786

學校:臨清一中學科:生物

(第一課時)

課前預習學案

一、 預習目標:

預習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掌握進化的基本單位、原材料的**、方向的決定、實質;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物種的概念;物種形成的原因生物進化歷程。

二、預習內容:

一、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

(一)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1、種群:生活在一定區域的的個體。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

2、基因庫:乙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

基因頻率:在乙個種群基因庫中佔全部等位基因數的比率

(二)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1、回憶變異型別

變異突變

2、所有的變異都能導致基因頻率的變化嗎?

只有3、突變和基因重組對於種群遺傳組成的改變一樣嗎?為什麼?

因為只有________才能出現新基因,才能豐富基因庫,改變基因頻率。________可以增加基因型的種類。

4、在自然情況下,突變的頻率很低,且多數有害,對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嗎?

例如:每個果蠅約有104對基因,假定每個基因的突變率都是10-5。若有乙個中等數量的果蠅種群(約有108個個體),請同學們計算出每一代出現的基因突變量是多少?

基因突變量是

這說明種群中每代產生的基因突變的數量是很大的,並通過繁殖得到積累,成為基因頻率改變的基礎。而且突變的有利或有害並不是絕對的,它取決於生物的

5、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的變異有方向嗎?

由於突變和基因重組都是因此它們只是提供了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三)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1不定向不定向;

2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3、生物進化的實質: 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二.隔離與物種的形成

1、 物種的概念:能在自然條件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

2、 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隔離: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象

隔離是形成的必要條件,包括和僅有地理隔離不能產生新的物種才是物種形成的關鍵。

3、隔離和物種形成:

① 主要方式-漸變式(經過長期的地理隔離而達到生殖隔離,形成新物種)

② 不同物種間都存在隔離,物種的形成必須經過生殖隔離時期,但不一定要經過隔離

三、提出疑惑 :

同學們,通過你的自主學習,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它填在下面的**中

課內**學案

一、學習目標

1、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2、 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3、 進化的基本單位、原材料的**、方向的決定、實質;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物種的概念;

4、 物種形成的原因生物進化歷程,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

學習重點

1、 種群、基因庫、基因頻率、物種、隔離的概念;

2、 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作用。

學習難點

1、 基因頻率的概念;

2、自然選擇對基因頻率的影響

3、隔離在物種形成中的作用。

二、學習過程

**活動一:

基因頻率與基因型頻率的計算:

一、利用種群中一對等位基因組成的各基因型個體數求解

種群中某基因頻率=種群中該基因總數/種群中該對等位基因總數×100%

種群中某基因型頻率=該基因型個體數/該種群的個體數×100%

例1 已知人的褐色(a)對藍色(a)是顯性。在乙個有30000人的群體中,藍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純體12000人。那麼,在這個人群中a、a基因頻率和aa、aa、aa基因型頻率是多少?

二、利用基因型頻率求解基因頻率

種群中某基因頻率=該基因控制的性狀純合體頻率+1/2×雜合體頻率

例2 在乙個種群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aa的個體佔12%,基因型aa的個體佔76%,基因型aa的個體佔12%,那麼基因a和a頻率分別是多少?

例3 據調查,某小學的小學生中,基因型的比例為xbxb(43.32%)、xbxb(7.36%)、xbxb(0.

32%)、xby(46%)、xby(4%),則在該地區xb和xb的基因頻率分別是多少?

三、利用遺傳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

1 遺傳平衡指在乙個極大的隨機交配的種群中,在沒有突變、選擇和遷移的條件下,種群的基因頻率和基因型頻率可以世代保持不變。遺傳平衡的種群中,某一基因位點上各種不同的基因頻率之和以及各種基因型頻率之和都等於是1。

2 遺傳平衡定律公式應用

⑴ 遺傳平衡群體中一對等位基因a、a的遺傳平衡定律公式

設群體中a的基因頻率為p,a的基因頻率為q.♂(pa+qa)×♀(pa+qa)=p2aa+2pqaa+q2aa=1,即aa的基因頻率為p2\,aa的基因型頻率為2pq,aa的基因型頻率為q2。

例4 已知苯丙酮尿是位於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病。據調查,該病的發病率大約為1/10000,請問在人群中該丙苯酮尿隱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頻率以及攜帶此隱性基因的攜帶者(aa)基因型頻率各是多少?

**活動二: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物種:能在自然條件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

種群小種群(產生許多變異新物種

影響基因頻率變化的因素:(1)基因突變 (2)基因重組 (3)自然選擇 (4)遷移

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變化,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

**活動三:學完本節課,你能用「→」形式表示生物的進化嗎?

三、反思總結

四、當堂檢測

1、下列哪項屬於種群

a、乙個池塘中所有魚類        b、一塊稻田裡的所有昆蟲

c、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鯉魚

2、若乙個種群中,某一性狀的出現頻率增加,這很可能

a、這個性狀對環境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b、該群體中具此性狀的純合體多

c、這個性狀的出現是由環境條件引起的 d、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為隱性

3.(1)馬(2n=64)和驢(2n=62)雜交能產生後代稱為騾子,能夠正常發育,但不能生育,這種情況稱之為

a、雜交育種 b、人工誘變 c、基因重組 d、生殖隔離

(2)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

a、染色體結構發生變化b、馬和驢的遺傳物質有本質的區別

c、發生突變d、減數**過程中無同源染色體的聯會

4.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突變和重組、選擇、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其中新物種的形成的必要條件是

a、基因突變 b、選擇 c、生殖隔離 d、物種變化

5.華南虎和東北虎兩個亞種的形成是因為

a、地理隔離的結果b、生殖隔離的結果

c、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的結構 d、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結果

7.據科學考察,海洋生物比陸地生物的進化速度緩慢,其原因是

a.海洋生物比陸地生物低等 b、海洋環境相對穩定

c、海洋生物發生變異少 d、海洋生物的變異個體生存機會少

8下列屬於種群的是

a、一塊水田裡的全部水稻 、水草 b、 一塊稻田裡的全部幼蚜、有翅、無翅的成蚜

c 、 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d、 乙個池塘中全部魚

9下列關於種群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同一種群的個體可以自由交配 b.種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

c.中國大陸上所有老虎是乙個種群 d.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10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a. 個體 b. 基因 c. 種群 d. 群體

11.下列關於基因庫的敘述,正確的是

《第七章生物的進化》教案

第一課時參考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識記 1 種群 種群基因庫 基因頻率的概念,以及基因頻率的計算方法。2 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的原因。3 自然選擇在生物進化中的作用。4 隔離的概念和型別,以及隔離與物種形成的關係。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

第七章第二節生物進化的原因練習題

班級 姓名 得分 一.單項選擇 每題2,計60 1 下列對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評價正確的是a 它能正確解釋生物的多樣性,但不能闡明其適應性 b 它能正確解釋生物遺傳性和變異性,但不能解釋生物的多樣性 c 它能正確解釋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但不能對遺傳和變異作本質說明 d 它能正確解釋自然選擇的作用,...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教案

提問 生物個體的倖存與被淘汰的基礎是什麼?回答 生物個體具有既能保持親本的性狀又會出現不同的變異性狀。達爾文清楚地知道可遺傳的變異是生物進化的基礎。生物的變異有的是有利於生存的,有的是不利於生存的。有利於生存的變異個體,在生存鬥爭中易獲得勝利,生存下來。不利於生存的變異個體,在生存鬥爭中失敗,導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