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十三中高中地理組災害地理知識總結

2021-11-01 00:07:57 字數 5059 閱讀 9755

主要自然災害

·水文災害

一、暴雨洪澇

1、成因:(1)自然原因: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造成連續的暴雨、短時間的大暴雨,雨量集中;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流排水不暢(或因河道彎曲,洩洪能力差);(2)人為原因:

破壞植被,泥沙淤積,圍湖造田(陸),導致河流的行洪能力下降、湖泊調蓄洪水的能力降低。

2、分布地區:東部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區及四川盆地、關中地區、雲貴高原的部分地區。

3、時間:主要發生在4—9月

4、危害:農田被淹,作物減產;影響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甚至造**員**等。

5、對策:建立洪水預警預報系統;修築(加固)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恢復植被,保持水土;退耕還林、還草、還湖;擬定居民應急撤離計畫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思考)長江洪澇的原因(自然、人為原因)有哪些?(見《精要》第14頁)

(思考)簡述我國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的主要分布區和發生的時間。(融雪洪水——西部和東北高緯度山區,4——5月,積雪融水;7——8月,冰川融水;

冰凌洪水——主要發生在黃河上游的寧夏、內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的部分河段:有結冰期,由低緯流向高緯的河段。時間:初冬或初春)

6、應急逃生:

①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當天氣預報連續報有暴雨或大暴雨時,居住在河谷、低窪地帶,沿江沿湖地區的同學,就要提高警惕,隨時注意災情的變化,及時採取適當的措施。

②在洪水到來之前,按照預先選擇好的路線撤離易被洪水淹沒的地區。

③如果洪水來勢凶猛,已來不及撤離時,可爬上屋頂、牆頭或附近的大樹上,等候救援。但土牆、乾打壘住房或泥縫磚牆住房,經水一泡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只能用做暫時的避難場所,因此,還應想別的辦法逃生。

④如果有可能,可吃些高熱量食品,如巧克力、餅乾等,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避難時,應攜帶好必備的衣物以禦寒,特別要帶上必需的飲用水,千萬不要喝洪水,以免傳染上疾病。

⑤用手電筒、哨子、旗幟、鮮豔的床單、衣服等工具發出求救訊號,以引起營救人員的注意,前來救助。

⑥可借助木板、木床、箱子等可以在水上漂浮的東西逃生,但須注意,不到萬不得已不要用這種辦法。

⑦洪水過後,不要徒步過水流很快、水深已過膝蓋的小溪。

此外,洪水過後,還應按照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的要求,服用預防藥物,搞好自己和周圍的環境衛生,以預防傳染病及防止蚊蠅滋生。

⑧如果能夠逃脫,應該盡量逃向高處,登上堅固建築的屋頂、大樹、山丘和高坡等,以獲得逃生的機會。如果不能逃脫,要借助家中的木製家具或盡可能抓住木板、樹幹等漂浮物,盡量不讓身體下沉,等待救援。

二、風暴潮

1、成因:在熱帶氣旋或溫帶氣旋的作用下,強烈大風擾動,引起海岸水面異常公升高,海水漫溢上陸

2、發生區域:遼東灣到北部灣沿海

3、時間:颱風風暴潮主要發生7——10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影響東南沿海;溫帶風暴潮主要發生在春季和秋季,影響北方沿海

4、危害:水位暴漲及狂風巨浪可使海上船隻沉沒、沿岸堤防決口、農田被淹、房屋被毀,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還會造成海水入侵,使地下水遭到汙染,耕地鹽漬化。

5、對策:做好風暴潮預報和監測;做好抗擊災害的組織和協調工作;動員公眾參與減災活動;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和海岸堤防工程。

·氣象災害(冰雹、霧災、霧霾、風災、雪災、低溫冷害、低溫凍害)

三、颱風

1、成因:熱帶、副熱帶海區發展起來的熱帶氣旋

2、多發地區: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區——颱風

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颶風

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沿海——颶風

3、多發季節:夏秋季節,尤以7——11月最為頻繁

4、危害:主要表現為強風、特大暴雨和風暴潮。颱風在海上移動時,巨浪和狂風暴雨,可使船隻沉沒;登陸時,易產生洪澇,對農業、工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影響;對建築物的破壞極大。

5、措施:加強颱風的監測和預報;做好颱風過境的準備;建立建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營造沿海防護林;提高公眾防抗颱風的意識。

(思考)颱風的有利影響有哪些?(颱風帶來的豐沛降水,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緩解旱情,如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有利於農業生產;可緩解高溫酷暑天氣;豐沛的降水使大小水庫蓄滿雨水,水力發電量大。)

6、應急逃生:

發生颱風時:躲進地下室或堅固的混凝土建築物中,並且不要靠近窗戶;在野外就近尋找低窪地伏於地面,但要遠離大樹、電桿;在海上航行的船隻要盡快靠岸

四、旱災

1、成因:長時間無降水或降水異常偏少,加上全球氣候變暖,蒸發旺盛,造成空氣乾燥、土壤缺水。

2、多發地區:我國有4個旱災多發中心,即華北(春季)、華南(夏秋)、西南(四季)和江淮地區(夏季,7—8月)

3、危害:威脅農牧業、工礦業生產;導致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嚴重缺水;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4、措施:興修水庫(水利);跨流域調水;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節水農業;合理用水;防止水汙染;積極營造涵養林,改善生態環境;實施人工降雨等。

(思考)我國4個旱災多發中心的旱災多發時間不同,自然原因分別是什麼?

華北——春溫回公升快,蒸發量大;雨季還未來臨,降水少。形成春旱;

華南——雨帶推移到北方;受高溫天氣影響。形成夏秋旱;

西南——夏季受西南季風和高溫天氣影響,四季均可出現旱災;

江淮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梅雨(6——7月)過後,受副高控制(7——8月),形成伏旱。)

五、寒潮

1、成因:來自蒙古、西伯利亞地區的強冷空氣迅速入侵造成大範圍的劇烈降溫。

2、多發季節:初秋到初春(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兩季有兩個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甚。

3、影響到地區:除四川盆地、廣東、海南、台灣及青藏、雲貴高原外的廣大地區(西北、華北及東北等廣大地區)

4、危害:寒潮所到之處氣溫驟降,伴有大風、降溫、雨雪、霜凍等現象,有時帶來暴風雪、沙暴等惡劣天氣,對農牧業造成重大危害,影響交通運輸,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5、措施:加強監測,及時預報,及早準備,如對農作物採用地膜覆蓋、煙燻等進行保溫,等等。

(思考)為什麼四川盆地、廣東、海南、台灣一帶及青藏、雲貴高原寒潮不易侵入?(寒潮在南侵過程中,受沿途陰山、秦嶺、南嶺等東西走向山脈的阻擋,勢力不斷減弱,因此,四川盆地、廣東、海南、台灣等地區受寒潮影響較小;雲貴高原對勢力較弱的冷空氣有阻擋作用,所以,不易受寒潮的影響;青藏高原則因海拔特別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

六、沙塵暴

1、多發地區:三北地區——西北、華北、東北

2、多發季節:春秋兩季,以春季最嚴重

3、成因:(1)自然原因:①氣候乾旱,降水少,土壤疏鬆乾燥;②快行冷鋒天氣,大風日數多;③地表植被稀少,風力侵蝕作用強;(2)人為原因:

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等,使森林草原急劇退化,少化土地面積擴大;城市地區,有大量的工地廢沙、棄土。

4、危害:空氣能見度下降,易引發交通事故;大氣質量下降,影響人們健康;土壤肥力下降,影響農牧業生產等。

5、對策:①制定森林、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②控制載畜量;③退耕還林、還牧;④營造「三北」防護林;⑤城市地區:覆蓋工地廢沙或濕潤工地廢沙,加大城市地表植被覆蓋度,加強城市衛生建設,減少就地揚塵。

·地質災害

七、**

1、分布:世界——環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

中國——西多東少,主要有青藏、新疆、華北和台灣四個多發區,南北**帶(105°e附近);**帶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動性斷裂帶的分布。

2、成因:岩層受地應力的作用,突然斷裂或錯動,內能強烈釋放,引起地面震動。

3、危害:破壞房屋建築、工程設施、水壩堤防;交通、通訊、供水、排水、供電、供氣、輸油等生命線工程遭受破壞;引發山崩、滑坡、地面沉陷等現象;引發海嘯、水災(如**堰塞湖潰決)、火災、有毒物質洩漏和疫病流行等災害。

4、對策:①加強**的**工作;②加固建築物;③積極做好災前準備(糧食等物資儲備及救護人員等)和**演習;④制定周密的應急預案;⑤提高人們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⑥積極開展災後恢復工作。、

(思考)我國**西多東少,為什麼**災情是東重西輕?

(我國東部人口、建築物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煙稀少)

5、應急逃生:

互救原則----先救近後救遠;先易後難;先救生後救人;仔細傾聽被困人員發出的聲響;不亂挖,防止意外**

自救方法---如果在10幾秒內不能夠迅速跑出室內,則要選擇就地躲避的方法,如牆角、桌下、跨度小的房間;**時跳樓不是上策;當被埋在廢墟時,可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煙塵窒息;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喊,儘量減少體力消耗;想盡各種辦法與外面救援人員進行聯絡;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挑戰生命極限

①如果住在樓房,應迅速遠離外牆及門窗的位置,可選擇廚房、浴室等開間小,有支撐力的空間,千萬不要跑上陽台,不要跳樓,也不要使用電梯。

②如果住在平房,來不及跑到戶外時,可迅速躲在桌子、床等堅固的家具下面,如果來不及也可以緊挨牆根,同時注意用隨手物件保護住頭部。

③如果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築物,趕往沒有電線桿和大樹的空曠地區。

④如在教室、車站、商店等公共場所,你應保持鎮靜,就地在桌椅、框架等牢固的物體旁躲藏,同時聽從指揮,有序撤離,切忌混亂奔逃,以免造**為的擁擠踏傷

八、滑坡、泥石流

1、分布:主要分布在山區,從太行山到秦嶺、經鄂西、四川、雲南到藏東一線,特別是西南地區為重災區。

2、多發原因:(1)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勢:

山區地勢起伏大,山高溝深、地勢陡峻;②地質地貌:地質構造複雜、上層岩性相對鬆軟;③**導致岩性破碎裂;④氣候:多連續降雨、暴雨;(2)人為原因:

①破壞森林植被;②開礦和工程建設中不合理的爆破施工,破壞土石結構。

3、危害:堵塞江河;摧毀城鎮和村莊;破壞森林等國土資源;破壞或掩埋農田、道路;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危害環境。

4、對策:①植樹造林,保護植被;②加強對泥石流、滑坡動態的監測和研究;③工程建設和村落應避開滑坡、泥石流易發的地帶;④加大投入,做好護坡工程。

(思考)滑坡和泥石流存在哪些異同點?(相同點:①主要發生在山區;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質向下運動;③人類活動可誘發使其發生;④破壞力極強;⑤由外力作用導致;⑥突發性。

不同點:①運動物質的體質大小不同,滑坡較大,泥石流較小;②泥石流形成必須有水的參與。

5、應急逃生:

發生滑坡、泥石流時: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於泥石流前進的方向跑,向未發生泥石流的高處逃避,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在山區紮營,不要選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彎曲、匯合處

·生物災害

九、森林病蟲害

1、危害:毀壞森林;對森林工業造成損失,破壞森林生態功能。

談十三中作文

談十三中作文 六年的小學生活轉瞬即逝,如今的我們,站在時間的交會點上,背後,是小學 前面,是初中。今天,學校安排我們六年級的同學前往杭十三中,舉行開學典禮。走進十三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改變 這五個 學會 映入眼簾。走進這個美麗的校園,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 安靜!三個年級...

十三中寒假培訓計畫

沁陽市第十三中學 2012 2013學年教師寒假校本培訓計畫 為了貫徹教育局要求全面學習蔡林森先進管理經驗和加強初中優質化建設的通知,我校在寒假組織全體教師進行主題為 在規範辦學行為的新形勢下繼續穩步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 的培訓學習工作。現制定培訓計畫如下 一 指導思想 以教育局檔案精神為指導,以提高...

莆田第十三中學網上祭英烈活動實施方案

為豐富 做乙個有道德的人 主題活動內容,加強未成年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中國革命傳統教育,根據福建省 關於組織未成年人開展 網上祭英烈 活動的通知 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決定在今年清明節前後,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主題為 緬懷先烈,學會感恩 的網上祭英烈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特制定如下方案。一 活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