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工作表

2022-04-29 11:48:02 字數 4861 閱讀 9729

第一課時編輯工作表

——對單元格進行各種編輯

一、案例背景資訊

1.模組(或章節):第三節編輯工作表

2.年級:八年級

3.所用教材版本: 寧夏教育廳教研室編著—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4.學時數:一學時

非上機時間 19分鐘,上機操作時間 21分鐘,其他活動(如:實地調查、訪談、課下調研等),請指出活動方式:訪談,大約用10分鐘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及難點:

初步掌握在工作表中插入、移動、複製、刪除單元格的方法及插入或刪除行(或列)的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對於單元格的各種編輯操作,是學生學習excel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

(二)內容分析

本節《編輯工作表》是在學生學習了在工作表中輸入資料後,對於單元格的各種編輯操作,是學生學習excel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

(三)學生分析(簡要分析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及能力水平、對教學內容的了解程度等)

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在工作表中輸入資料的方法,知道了怎樣選中單元格的方法,因此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可以根據做一做介紹的方法進行獨立操作的,但是有個別學生因為能力方面的因素可能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插入乙個單元格時應該怎麼操作、滑鼠指標的變化等等。需要加以指導。

(四)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說明案例設計者是如何根據本教學主題及其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指導思想,設計教學方法的,並對選擇教學方法的相關依據做簡要說明)

採用指導性教學策略和生成性教學策略的互動使用。

在本節的學習中首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根據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的「課程表」的變更引出問題,,然後讓學生根據做一做的季節過程一邊讀教材一邊練習操作,接著指名學生敘述這幾種操作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了解「密鑰匙」介紹的操作技巧,用「小博士」介紹的「清除」命令的操作,以「說說看」讓學生明確「清除」和「刪除」的不同。幫助學生學生已經有了**的基本認識,通過上節設定單元格的格式的學習,知道了如何修飾工作表,如何準確找到對話方塊。對於邊框線,**中的線條是灰色的,不醒目,也列印不出來。

加上帶顏色的框線後就能使**更完善了。底紋這個名詞在七年級學習word軟體時已經接觸到了,對學生來講並不陌生,只是工作表中單元格的底紋更加絢麗多彩,更美觀些。所以本節的教學內容是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能力水平的。

2.關於教學流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課前對教學活動、學習活動和教學流程的規劃和設想,大體闡明設計的關鍵活動及其流程即可,可以採用流程圖方式)

通過演示學生觀察「課程表」,首先讓學生按照課本p35頁「做一做」前三個步驟進行練習,完成前三個步驟後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操作方法,然後閱讀第乙個「密鑰匙」,並實踐操作,進行交流分享。接著再引導學生按照課本p35頁「做一做」的第

四、五個步驟進行練習,然後閱讀第二個「密鑰匙」,並實踐操作,進行交流分享。接著按照課本p35頁「做一做」的第六個步驟進行練習。然後閱讀「小博士」 的內容並討論「說說看」的內容。

完成上述內容後引導學生自讀p38—p40頁的「做一做」以及其中的兩個「密鑰匙」的內容 。最後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試試看」。

3.學生上機操作安排和教師應用**的情況

(1)學生上機操作的任務和目標;教師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巡視指導?

學生按照課本「做一做」步驟進行操作時,應注意指導學生正確選中單元格區域的方法,設定插入時要選中有資料的單元格,其它無資料的單元格不要選。在指導移動單元格的操作問題時要強調滑鼠指標的變化,指導學生z注意觀察滑鼠指標。在講解刪除單元格、插入或刪除行(或列)的操作時要注意選中的操作。

(2)教師計畫使用哪些裝置、軟體、課件或資源?

在本節課堂教學中主要使用教師微機和學生微機,多**教學軟體及「資訊科技教材資源包」中的有關本節課的工作表。如(《初一(5)班學生資訊表》、《課程表》)。

三、教與學的實際過程描述

(文字描述既可以採用下述的**式描述,也可以採取敘事的方式。應盡量採用寫實的方式描述教學過程的真實情景,盡量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以及教學過程中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現象和事件描述清楚)

1.教與學的過程描述

2.關鍵環節提煉

例如:如何利用資訊科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或如何利用資訊科技呈現問題,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

或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直觀呈現抽象的概念,或者演示學生難以理解的現象和過程的?或如何利用資訊科技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操練和練習的?或如何利用資訊科技,尤其是網路提供豐富資源,拓展學生的學習的?

或如何讓學生借助資訊科技手段開展探索、模型總結或進修創作的?或如何利用資訊科技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評價、反饋和矯正的?或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支援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對話的?

……通過電子多**教學軟體展示「課程表」,觀察「課程表」的內容,從感性認識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運用電子多**教學軟體展示學生設定好的作品,讓大家共同交流、分享別人的作品,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培養了大家的評價能力,同時培養審美情趣,增強審美觀念。

通過對工作表的操作,指導學生學會對單元格區域的選取,設定格式時的順序是否正確,教師及時給予反饋。

四、教學反思

本節教學從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上基本完成了目標, 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本節課的優點及成功之處:

本節課不足之處:

1、學生發言不夠積極,表現在上課回答問題時舉手的人不多,從而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2、教師在語言表達上還需要再加提練,使課堂語言能更加準確、到位。

五、教學資源和參考資料

1.參考資料:資訊科技教師用書(七-九年級)

2.本課用到的網路資源及其**(網路資源的名稱、**(或用到的教-學**的名稱),最後檢索時間。)無

一、案例背景資訊

1.模組(或章節):第3節

2.年級:八年級

3.所用教材版本:寧夏教育廳教研室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4.學時數:1課時

上機操作時間 35分鐘

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在工作表中插入、移動、複製及刪除單元格的方法

(2)利用所學能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引導,提出任務,學生以任務驅動、合作學習、展示等方法進行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對excel資料的學習興趣。

(2)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加強學生間的交流和集體意識。

(3)展示優秀作品,激發學生上進心。

(二)內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課是資訊科技八年級(下)第3節《編輯工作表》第1課時的內容。是學生學習了在工作表中輸入資料後,對工作表進行進一步的編輯操作。通過既定的任務,完對單元格進行的編輯操作。

2、重點、難點分析

對單元格的各種編輯操作,是學生學習excel必須掌握的基本操作,是本節可的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和自主練習,掌握對單元格的插入、複製、移動、刪除等操作方法。

(三)學生分析

對農村學生來說,班裡除極個別學生家裡有電腦外,其餘學生只能通過每週2節的資訊科技課進行學習和練習,所以每節課對學生尤其重要。在學習了上節《在單元格中輸入資料》後,學生對學習如何在工作表中進行操作很感興趣。

(四)教學策略設計

1、教學方法設計

課堂教學總體上採用任務驅動模式,但既有任務又不侷限於任務。一般的學生能完成規定的任務即可;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通過自主探索學習掌握更高層次的操作技巧和學習方法。

2、關於教學流程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

複習→引入→講授、分組練習合作學習、展示、更正強調→拓展、練習→引出問題→密鑰匙、小博士→小結

3、學生上機操作安排和教師應用**的情況

學生上機操作基本為3人共用2臺電腦,所以在練習時要注意安排好3個學生的練習順序。本課練習目的為對單元格的各種編輯操作。教師要對個別操作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加強各組組員相互幫助。

教師應用的**為遠志多**教學軟體、課程表。

三、教與學的實際過程描述

1、教與學的過程描述

2.關鍵環節提煉

學生分組進行對單元格的編輯操作練習,並展示學習成果。在此基礎上,對掌握的知識進行拓展,並引出excel「編輯」選單中的「清除」和「刪除」的聯絡與區別

四、教學反思

1、達到了既定教學目標,學生知識掌握情況良好,合作學習效果顯著。

2、在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上,學生個體有不同的接受情況,如果能給部分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會達到更好效果。

今天我上了《編輯工作表》這一節課,首先通過兩張不同的工作表,一張是上一節課學生所完成的工作表,一張是修改過的工作表,讓學生找出兩張工作表的異同。找出不同後,老師示範如何在工作表中插入「列」,然後讓學生根據老師所教的方法完成下面51頁的練習。

在學生完成了51頁的練習後,讓學生試著把剛才自己所插入的新「行」與「列」中輸入資料,在輸入的過程中找出簡便方法。最後,老師進行小結:在乙個單元格中輸入「上海」,滑鼠點住那單元格的右下角,當滑鼠指標變為實心十字形時,拖至其實的單元格上,這時所拖到的單元格都會輸入了「上海」,這種輸入法方法叫自動填充。

最後,讓學生完成剩下沒有完成的工作表。

這一節不足的地方有:因為這一節的內容比較簡單,可以先放手讓自己動手去摸索,然後老師再進行小結,加深學生對這節課內容的了解,但在上課之前,老師演示的時候時間比較長,所以學生沒得到更多的時間去自己探索。以後多加強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發現問題的習慣。

《在internet上搜尋資訊》說課稿

––《在網上瀏覽、搜尋與**資訊》第2課時

海南省三亞市實驗中學黃輝

一、說教材

(一)內容的地位和作用

《在網上瀏覽、搜尋與**資訊》是海南省中小學《資訊科技》編寫組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資訊科技》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內容。學生在第一節已學習了相關的網路基本知識(計算機網路、網際網路的概念等內容),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鋪墊作用。本節是由理論到具體操作的轉折點,是培養學生利用網路為學習和生活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關鍵階段。

網路編輯工作計畫與網路編輯工作計畫

網路編輯工作計畫4篇 一 論壇建設。論壇具有很強的互動性,提高 會員註冊量及粘度是工作重點。1 發布一些熱門話題,邀請一起參加談論。2 公益有獎活動。邀請房地產公司提供費用或者禮品,進行活動冠名 邀請業主參與活動並進行討論,制定具有互動性和參與性的規則。從而增加會員註冊量和提高網路粘度,獲得 流量。...

新聞編輯工作創新初探

摘要電視新聞在資訊傳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聞編輯的創新不僅關係到資訊傳遞的效率,還關係到新聞節目在大眾心目中的影響力度。本文從內容與形式兩方面論述了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策略,以期能夠為相關的實踐提供些許理論參考。關鍵詞新聞編輯 內容創新 形式創新 在電視新聞節目的製作過程中,新聞編輯主要有兩方面的任...

文字編輯工作總結

溝通也讓工作更加順利的進行。由於是剛剛開始接觸這樣的工作,對整個流程和工作的完成都沒有清晰的認識。於是,師兄師姐召開了三次編輯部會議,主要就編輯技巧 人員分配 工作分配作出了指導。三次溝通下來,每個人都已經心中有數,並積極開始了各自的工作。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工作。如果只是埋頭於自己的工作,要想出版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