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報告

2022-06-20 21:24:03 字數 4303 閱讀 3694

本研究報告基於巨集觀資料和微觀調查資料,得出了相似的結論: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差距整體上出現了逐步縮小的趨勢,基礎教育發展整體上正在逐步走向均衡——

翟博中國教育報總編輯、編審、博士

孫百才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後

《 中國教育報 》2023年 7 月 2 日 3 版

均衡發展是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戰略性任務。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獲得了長足發展,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入學機會不斷增加,區域性差異逐步縮小,教育公平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對基礎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

基礎教育發展的區域差別、城鄉差別、校際差別、受教育者群體差別以及均衡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大力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各級**紛紛出台政策,我國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績,各地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經驗。然而,在我們這樣乙個幅員遼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實現基礎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狀況如何?在時序上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

本研究作為國家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專案「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評價體系及戰略研究」課題,借助我國教育發展的巨集觀資料和微觀調研資料,構建教育均衡指數,從區域、城鄉、學校和受教育群體等四方面對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一方面,使用巨集觀資料構建教育均衡指數,運用兩種指標體系測度了1995—2023年全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程度。另一方面,課題組在東、中、西部分別選取山東、河南、陝西和甘肅等省進行了微觀調查,對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程序作了測度。

實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均衡,但區域間、城鄉間的生均經費差距較大,不同類別學校間發展還不夠均衡,不同群體的入學方式存在差異。

教育指標是教育實證分析研究的基礎,也是教育決策的重要參考。教育均衡發展包括受教育機會的均等、教育資源配置的均衡、教育過程的均衡和教育結果的均衡。正是從這個基本思想出發,在測度教育均衡度時,從以下幾個方面選定考察指標:

從受教育機會看,用學生入學率、城鄉學生入學率差異、城鄉男女入學率差異等來測量;從教育資源配置看,用公共教育經費、生均教育經費、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生均校舍面積、教學儀器達標率、教師合格率等測量;從教育均衡的過程和結果看,用學生畢業率、輟學率、鞏固率、教育普及率等測量。我們可從四個維度出發構建教育均衡發展指標體系一和體系二。

指數(indexnumber)是經濟分析的一種特殊的統計方法,它主要是用來反映事物數量的相對變化。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指數,是通過對一定的教育指標資料進行動態分析,通過建立資料模型,計算出教育發展的乙個個數值,再依據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教育發展的實際,確定不同的發展階段標準和數值。這樣不僅可從不同發展階段劃分和確定教育均衡的標準和要求,同時,**可以對教育失衡和失誤進行及時、準確和有效的測度、監控和調節,規定指數的最低值(下限),並通過法律或行政法規方式將教育均衡指數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以此確保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

本文使用國家公布的巨集觀資料建立基礎教育均衡指數,測度1995—2023年的基礎教育均衡狀況,計算了1995-2023年中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總指數和各分項子指數。

體系一:教育機會均衡指數包括學生入學率的差異係數、男女入學率性別差異,教育資源配置均衡指數包括地區間公用經費差異係數、地區間生均教育經費差異係數、預算內經費城鄉差異、生均經費城鄉差異、預算內生均經費城鄉差異、危房比例、教學儀器達標率、教師獲得最後學歷合格率,教育質量均衡指數包括畢業生公升學率、鞏固率,教育成就均衡指數包括教育普及程度、受教育年限的教育基尼係數。

圖1-圖5都顯示:1995-2023年,教育均衡總指數總體上呈現逐年上公升趨勢,說明我國的基礎教育均衡狀況在逐年改善。教育機會均衡指數、教育資源配置均衡指數、教育質量均衡指數、教育成就均衡指數也都隨著時序變化呈現出均衡的發展態勢。

其中,教育機會均衡指數在2023年和2023年達到1,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在機會均衡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教育資源配置指數在2023年稍有下降,但整體上公升趨勢明顯。

體系二:區域教育均衡指數包括學生入學率的差異係數、地區間公用經費差異係數、地區間生均教育經費差異係數,城鄉教育均衡指數包括預算內經費城鄉差異、生均經費城鄉差異、預算內生均經費城鄉差異,學校教育均衡指數包括危房比例、教學儀器達標率、教師獲得最後學歷合格率,群體教育均衡指數包括教育普及程度、受教育年限的教育基尼係數、畢業生公升學率、鞏固率、男女入學率性別差異。

從圖5-圖10可以看出,1995-2023年,我國基礎教育的城鄉教育均衡指數、學校教育均衡指數、群體教育均衡指數和總指數依然呈現出均衡的態勢。區域教育均衡指數起伏不定,1995-2023年忽高忽低、波動停滯,2023年以來才呈現出逐年線性上公升的趨勢;城鄉教育均衡指數在2002-2023年出現了乙個平台期,之後呈現出逐年均衡的趨勢。

從綜合體系

一、體系二的測度結果可以看出,各項子指數和總指數大致的發展趨勢一致,都在向趨於均衡的方向發展,這充分說明我國基礎教育正在逐步從不均衡走向均衡。但區域教育均衡指數在很長乙個時期波動不前,說明實現區域教育均衡尚需付出更大的努力,這點應該引起決策部門注意。

2023年課題組在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等省份對47所學校和9966名學生及其家庭進行了抽樣調查,以期從區域差異、城鄉差異、校際差異、受教育學生群體差異分析基礎教育均衡的現狀和問題。

微觀資料主要運用問卷調查法。研究工具有學校問卷和學生問卷,學校問卷由學校相關部門填寫、校長審核,學生問卷由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調查採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先確定抽樣地區(省、自治區),然後確定抽樣的縣(區),在縣(區)內確定抽樣學校。

抽樣地區在東、中、西三個地區選擇,東部選擇山東省,中部選擇河南省,西部選擇陝西省和甘肅省。在每個地區抽取1-2個縣(縣級市、區),然後選擇縣域內的一類、二類、三類的高中、初中和小學作為樣本學校。每所小學6個年級中各選取1個班;每所初中3個年級中各選取1個班;每所高中3個年級各選取1個班。

問卷發放後由學生帶回家中填寫,返校後及時收回。調查共**47份學校問卷,9966份學生家庭問卷。根據問卷資料,下面從地區、城鄉、學校和群體四個方面分析研究基礎教育均衡問題。

地區間基礎教育均衡分析

從各地區之間的生均教育經費和生均校舍面積差異來衡量基礎教育均衡度的變化。2006—2023年,各地區生均教育經費的標準差和差異係數呈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表1)。從生均校舍面積分析,生均校舍面積呈現出逐年上公升的趨勢,但標準差和差異係數表現出波動的趨勢,2006—2023年的差異變大,2023年有所緩解,2023年又進一步擴大(表2)。

城鄉基礎教育均衡度分析

衡量城鄉基礎教育均衡情況,分析指標主要為城鄉生均教育經費差異、城鄉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差異。2006-2023年城鄉生均經費的比值整體上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而預算內生均經費在2023年波動較大,有乙個上公升的高點,2008-2023年則比較平穩,比值接近1,呈逐年均衡態勢發展(表3)。從2023年分析,各地區的城鄉中小學生均預算內經費比值排序,最低的山東省為1.

38,最高的河南省為1.58(圖11);城鄉中小學生均經費比值排序,最低的山東省為1.39,最高的河南省為1.

71(圖12)。這說明在各地區內部中小學城鄉生均經費和生均預算內經費差異還很大,需要各地加大投入,逐步消除這種不均衡。

學校間教育均衡度分析

調查的樣本學校按照教學質量分成3類,一類學校的教學質量最好,三類學校的教學質量最低,學校分類名單由教育行政部門確定。我們將所有地區的3類學校分別合併,分類計算生均教育經費和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

隨著國家對基礎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2006-2023年,中小學預算內教育經費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但不管是在小學還是在中學,一類學校與三類學校預算內教育經費的差距依然存在,這種差距總體上呈現逐年縮小的趨勢。具體而言,小學的生均預算內教育經費一類和三類學校的比值從2023年的1.

91降低到2023年的1.18;中學的比值則呈現出波動的趨勢,2006—2023年變化不大,2023年提高到1.78(圖13)。

2023年,一類小學的生均經費為2286元、生均預算內經費為2048元,三類小學的生均經費為1900元、生均預算內經費為1735元,一類小學的生均經費、生均預算內經費分別是三類小學的1.20倍、1.18倍;一類中學的生均經費為5143元、生均預算內經費為4539元,三類中學的生均經費為3083元、生均預算內經費為2550元,一類中學的生均經費、生均預算內經費分別是三類中學的1.

67倍、1.78倍。這說明教學質量較高的學校的生均經費較高,學校間教育發展存在著不均衡現象。

從小學生均教育事業費支出、生均公用經費分析,一類學校和三類學校的生均教育事業費差距較大,小學一類學校是三類學校的1.19倍,中學一類學校是三類學校的1.21倍;一類學校和三類學校的生均公用經費差距不大,無論是中學還是小學這一比例接近1,比較均衡,這可能是國家推行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的結果。

從生師比看,一類小學相對於三類小學來說,教師資源比較短缺;而一類中學相對於三類中學來說,教師資源略為豐富,但總體情況而言,一、三類學校教師數量差距不是很大,說明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國家開始注重

一、三類學校的協調發展(表4)。

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制度設計

作者 尚兵 文教資料 2011年第33期 摘要 城鄉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主要體現在教育經費 教師資源 辦學條件等方面,非均衡違背了教育公平,不利於實現基礎教育的現代化。非均衡與城鄉二元的經濟發展差異有關,也與 人為的政策制度有關。制度設計,能有力矯正城鄉基礎教育非均衡現狀,促進教育公平。關鍵詞 城鄉基...

美國基礎教育的特點及其啟示

作者 任軍杲金華 內蒙古教育 理論研究版 2008年第07期 筆者於2006年11月25日 12月9日作為內蒙古赴美基礎教育考察團成員,走訪考察了美國5所學校和學區以及美國國家教學標準委員會 加利福尼亞州聖荷西州立大學教育學院等,對美國的基礎教育有了一些感性認識,現分述之。一 美國基礎教育的特點 1...

美國基礎教育階段外語教育現狀研究

作者 白毅鴻 讀與寫 教育教學版 2013年第02期 摘要 美國歷史上長期奉行以維護和彰顯英語的支配地位為宗旨的語言政策。二戰使美國認識到了學習外語對於維護國家利益 保衛 的重要性,此後,陸續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外語教育的政策。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美國社會 教育領域對外語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教學條件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