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生理學專公升本大綱

2022-10-04 21:57:04 字數 5246 閱讀 9106

《生理學》考試大綱

一、緒論

1.興奮性:

(1)興奮性的概念:機體感受刺激發生反應的能力或特性

(2)閾值的概念:剛能引起組織發生反應的最小刺激強度稱為閾強度,簡稱閾值。

2.人體與環境

(1)外環境的概念:即自然界,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2)內環境的概念:體內細胞生活的環境,即細胞外液。

(3)穩態的概念:內環境的各種理化因素保持相對恆定的狀態。

3.人體功能的調節

(1)人體功能的調節方式:①神經調節(最主要、最基本的調節方式,其基本方式是反射);②體液調節;③自身調節。

①神經調節的特點是迅速而精確,作用部位比較侷限,作用時間比較短暫。

②體液調節的特點是作用緩慢、範圍廣泛、時間持久。

③自身調節的特點是調節幅度小,靈敏度低,範圍比較侷限。(腦血管和腎血流量自身調節)

(2)反射的概念及結構基礎: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人體對刺激產生的規律性反應。其結構基礎為發射弧:

由感受器、傳入神經、反射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組成。必備條件:反射弧在結構和功能上均完整。

(3)反饋的概念:受控部分反過來調節控制部分的過程稱為反饋。

二、細胞的基本功能

1.細胞的跨膜物質轉運和訊號轉導功能

(1)單純擴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質從高濃度一側向低濃度一側擴散的過程。

特點:順濃度差、不需要能量、沒有膜蛋白參與。

物質:o2,、co2、no、co、n2等氣體,乙醇、類固醇類激素、尿素。

影響通量的主要因素:①濃度差;②通透性

(2)易化擴散:水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質,在特殊膜蛋白質的幫助下,由高濃度一側

通過細胞膜向低濃度一側擴散的現象。

特點:順濃度差;不消耗能量;需要特殊膜蛋白的幫助。分類:載體運輸和通道運輸。

載體轉運特點:高度特異性;飽和性;競爭抑制性。物質:葡萄糖,氨基酸

通道轉運:化學門控通道、電壓門控通道、機械門控通道。物質: na+、k+、ca2+。

單純擴散和易化擴散轉運物質時,動力來自膜兩側存在的濃度差(電位差)所含的勢能,不需要細胞代謝提供能量,故將它們稱為被動轉運。

(3)主動轉運:由細胞膜內生物幫浦的作用,將物質由低濃度一側轉運到高濃度一側。

特點:耗能;借助幫浦蛋白;逆濃度梯度進行

當細胞內na+濃度公升高或細胞外k+濃度公升高時,鈉幫浦即被啟用,使atp分解為adp。1分子atp分解釋放的能量可以將3個na+運到細胞外,而將2個k+運入細胞內。矽巴因可抑制鈉幫浦的atp酶活性。

(河豚毒阻斷na+通道,四乙胺阻斷k+通道)

鈉幫浦的生理意義:維持細胞內外na+、k+的濃度差,形成細胞外高na+、細胞內高k+的不均衡分布,這是生物電產生的基礎。

繼發性主動轉運:根據被轉運物質與na+轉運的方向不同分兩種形式:①與na+轉運的方向相同稱同向轉運;②與na+轉運的方向相反稱逆向轉運。

例如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腸粘膜上皮細胞的吸收和在腎小管上皮細胞的重吸收都屬於繼發性主動轉運。

(4)入胞和出胞:

入胞:細胞外大分子物質或團塊狀物質進入細胞膜的過程。入胞有兩種方式:如果進入細胞的物質是固態稱為吞噬;如果進入細胞的物質是液態則稱為吞飲。

出胞:大分子物質被排出細胞的過程,主要見於細胞的分泌活動。

(5)細胞膜進行跨膜訊號轉導的方式:①離子通道藕聯受體介導的訊號轉導;②g-蛋白藕聯受體介導的訊號轉導;③酶藕聯受體介導的訊號轉導;④細胞內受體介導的訊號轉導。

能在細胞見傳遞資訊的物質稱為訊號分子,訊號分子通常要與細胞的受體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受體是指能與訊號分子作特異結合而發揮訊號轉導作用的蛋白質。

2.細胞的生物電現象

(1)靜息電位的概念及產生的機制:靜息電位:指細胞處於靜息狀態時,細胞膜兩側存在的電位差。它是動作電位產生的基礎。

靜息電位產生的機制:①細胞內外各種離子的濃度分布不均,即存在濃度差;②在不同的狀態,細胞膜對各種離子的通透性不同。細胞內外na+和k+的濃度差是由鈉-鉀幫浦的活動來維持的。

當細胞處於靜息狀態時,細胞膜對k+通透性較大,對na+通透性很小,僅為k+通透性的1/100~1/50,而對a-幾乎沒有通透性。因此,細胞靜息時k+順濃度差外流,k+外流必然帶有正電荷的向外轉移,膜內的a-不能通過細胞膜而留在細胞內,這樣就形成了細胞膜外側帶正電荷,電位公升高,細胞膜內側則帶負電荷,電位降低的狀態。但是k+外流並不能無限制地進行下去,這是因為隨著k+順濃度差外流形成的外正內負的電場力會阻止帶正電荷的k+繼續外流。

當濃度差形成的促使k+外流的力量與電場力形成的阻止k+外流的力量達到平衡時,k+的淨移動就會等於零,此時,細胞膜兩側就形成了乙個相對穩定的電位差,這就是靜息電位。因為靜息電位主要是k+外流達到平衡時的電位,所以又稱它為k+平衡電位。

(2)動作電位的概念及產生的機制:動作電位:是指細胞受刺激時在靜息電位基礎上產生的課傳布的電位變化。動作電位是細胞處於興奮狀態的標誌,鋒電位是動作電位的標誌。

動作電位具有以下特點:①「全或無」現象;②不衰減性傳導;③脈衝式

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動作電位的機制和靜息電位一樣也可以用離子流學說來解釋,其要點為:①細胞內外各種離子的分布不均衡,膜外na+、cl-濃度高,膜內k+和有機負離子濃度高;②細胞在不同狀態下,膜對各種離子的通透性不同。

當細胞受到刺激時,首先引起膜上少量鈉通道啟用,致使少量na+順濃度差內流,使靜息電位減少。當靜息電位達到閾電位時,引起膜上鈉通道迅速大量開放,在na+濃度差和電場力的作用下,使細胞外的na+快速、大量內流,導致細胞內正電荷迅速增加,電位急劇上公升,形成動作電位的上公升支,即去極化和反極化。當膜內正電位增大到足以阻止na+內流時,膜電位即達到na+的平衡電位。

此時,大量鈉通道又迅速失活而關閉,導致na+內流停止,而鉀通道則被啟用而開放,產生k+的快速外流,使細胞內電位迅速下降並恢復到負電位形態,形成動作電位的下降支,即復極化。這時,膜上鈉幫浦轉運,將動作電位產生過程中流入細胞內的na+幫浦出,流出細胞外的k+幫浦入,形成後電位,並恢復膜兩側na+、k+的不均衡分布。

鋒電位-絕對不應期,負後電位的前部分-相對不應期,負後電位的後部分-超常期,正後電位-低常期。

(3)動作電位的傳導與區域性電流:動作電位的傳導是區域性電流作用的結果。

3.肌細胞的收縮功能

(1)神經肌肉接頭處興奮的傳遞過程和特點:

傳遞過程:運動神經引起骨骼肌興奮示通過神經-骨骼肌接頭處興奮的傳遞完成的,要經歷電-化學-電的變化過程。

當運動神經的衝動傳至軸突末梢時,引起接頭前膜電壓門控式鈣通道開放,ca2+從細胞外順電-化學梯度內流,ca2+使軸漿中的囊泡向接頭阡陌移動,與接頭前膜融合進而破裂,囊泡中儲存的ach以量子釋放的形式傾囊釋放,ach通過接頭間隙與接頭後膜(終板膜)上的n2型乙醯膽鹼受體結合,引起終板膜上na+、k+通道開放,允許na+、k+通過,但以na+內流為主,因而引起終板膜的去極化,稱為終板電位,當終板電位達到閾電位水平時,肌膜上的電壓門控性na+通過大量開放,na+大量快速內流,爆發動作電位。動作電位通過區域性電流傳遍整個肌膜,引起骨骼肌細胞的興奮。釋放到接頭間隙中ach很快被存在於接頭間隙和終板膜上的膽鹼酯酶分解為膽鹼和乙酸,而失去作用,以保證一次神經衝動僅引起肌細胞興奮一次。

傳遞的特點:①單向性傳導;②時間延擱;③易受環境變化的影響。(2)骨骼肌細胞的興奮-收縮耦聯;(3)骨骼肌的收縮形式;(4)影響骨骼肌收縮的主要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組成和理化特性

(1)血液的組成:血液包括血漿和懸浮於其中的血細胞。

(2)血液的理化特性:顏色、比重、粘滯性、滲透壓和酸鹼度。

2.血細胞

(1)紅細胞的生理特性:懸浮穩定性、滲透脆性、形態可塑性、膜的通透性。

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紅細胞能夠較穩定地分散懸浮於血漿中不易下沉的特性。

紅細胞沉降率(血沉):單位時間內紅細胞在特製玻璃管中下降的距離。

紅細胞懸浮穩定性的高低並不是紅細胞本身的原因,而是與血漿的成分有關,其中白蛋白可提高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使紅細胞下沉減慢;球蛋白和纖維蛋白原能降低紅細胞的此種特性,使紅細胞沉降加快。

(2)白細胞的功能:

(3)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和功能

生理特性:粘附、聚集和釋放;

功能:①參與生理性止血;②促進凝血;③對血管壁的修復支援作用。

3.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

(1)血液凝固的概念和過程

血液凝固的概念:血液由流動的液體狀態變成不能流動的凝膠狀態的過程,稱為血液凝固

過程:凝血過程實質是指一連串的酶促生化反應過程。凝血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步驟:①凝血酶原啟用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③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

4.血量和血型

(1)血型的概念:是血細胞膜上特意凝集原的型別

(2)abo血型系統:abo血型的分型依據:是紅細胞膜上所含特異性凝集原的種類。

在abo血型系統中,紅細胞膜上僅有a凝集原為a型,紅細胞膜上僅有b凝集原為b型,紅細胞膜上有a和b凝集原為ab型,紅細胞膜上無a和b凝集原為o型。

(3)輸血原則:保證供血者的紅細胞不被受血者血漿中的凝集素索凝集,即供血者紅細胞膜上的凝集原不與受血者血漿中的凝集原發生凝集反應。

四、迴圈

1.心臟生理

(1)心室肌細胞的跨膜電位及形成機制;

心室肌細胞的動作電位分為去極化時相(0期)和復極化時期,後者又分為1、2、3、4期各期的主要離子基礎是:0期為na+快速內流;1期為k+外流;2期為ca2+(及少量na+)內流與k+外流處於動態平衡狀態,形成平台;3期為k+迅速外流;4期(靜息期)是na+-k+幫浦活動處於及ca2+-na+交換使細胞內外離子濃度的不均衡扥不得以恢復的時期。

特點:2期(平台期)緩慢復極化,是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的特徵。與神經細胞的主要區別,也是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復極化持續時間較長的原因。

(2)心肌的生理特性:興奮性、自律性、傳導性(電生理特性)和收縮性(機械特性)

①自律性:是指組織或細胞在沒有外來因素作用下,能夠有自動地發生節律性興奮地特性。竇房結p細胞的自律性最高,每分鐘約100次;浦肯野纖維自律性最低,每分鐘約25次。

本身的自律性表現不出來,只起到傳導興奮的作用,稱為潛在起搏點。在某些異常情況下,竇房結自律性降低、興奮地傳導受阻或其他自律組織的自律性異常公升高時,潛在起搏點的自律性也會表現出來,取代竇房結引發心房或心室的興奮和收縮,這些起搏部位稱為異位起搏點。由異位起搏點引起的心臟活動,稱為異位心律。

影響心肌自律性的因素:4期自動去極化的速度;最大復極電位;閾電位水平。

②興奮性:特點是有效不應期特別長(避免心肌發生強直收縮,使心臟射血交替進行)在心房或心室有效不應期之後,下一次竇房結的興奮到達之前,受到一次「額外」的刺激或竇房結以外傳來「異常」興奮,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現的收縮,稱為期前收縮。如果正常竇房結的節律性興奮正好落在心室期前收縮的有效不應期中,便不能引起心室興奮,即出現一次興奮「脫失」,需待下一次竇房結的興奮到來才能引起心室的興奮和收縮。

因此,在一次期前收縮之後出現一段較長時間的心室舒張期,稱為代償間歇。

2023年專公升本園林專業植物生理學考試大綱 培訓材料

2010園林專業 專公升本 專業科考試大綱 一 課程性質與要求 本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它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動的規律和本質。通過學習,要求考生掌握植物生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植物生命活動過程的基本規律,認識植物生長發育的生理過程和本質,以便合理地利用光 溫 氣 水 土壤資源,聯絡農業生產實...

解剖生理學02教學大綱

解剖學部分 課程 01501242 適用專業 供中藥學本科 藥學本科 製藥工程本科等專業使用 學時數 80 學時 解剖學部分共40學時,包括理論28學時,實驗12學時 學分 5 分 一 課程的性質 目的和要求 人體解剖學是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的科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熟...

高三生理學試卷

一名詞解釋 1心輸出量 2射血分數 3心動週期 4血壓5微迴圈 二 填空題 1 當心率超過180次 分,心室充盈時間將明顯每搏輸出量 2 動脈血壓增高,等容收縮期射血期 3 安靜狀態下動脈的收縮壓是舒張壓是 4 第一心音發生在音調 持續時間 5 第二心音發生在音調 持續時間 6 在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