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

2022-11-11 23:12:05 字數 1844 閱讀 9311

教學內容:人教版六年級(下)p40「比例的意義」。學習目標: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2、了解比例和比的區別。

3、能根據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4、探索國旗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一、創設情境,回顧鋪墊。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上學期我們學過的比的知識,誰能說說什麼叫做比?並舉例說明什麼是比的前項、後項和比值。(教師把學生舉的例子板書出來,並註明比的各部分的名稱。)

2、我們知道了比的前後項相除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你們會求比值嗎?(教師板書出下面幾組比,讓學生求出它們的比值。)

12:16 3/4: 1/8 4.

5:2.710:

6學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後,再提問:你有什麼發現?(4.

5:2.7的比值和10:

6的比值相等。)

教師說明:因為這兩個比的比值相等,所以這兩個比也是相等的,我們把它們用等號連起來。(板書:4.5:2.7=10:6)二、自主**,構建新知

1、學生觀察課本情境圖,激發愛國情操。

三幅情境圖分別呈現的是什麼情景?天安門公升國旗儀式(圖一)校園公升旗儀式(圖二)教室場景(圖三)

師:三幅不同的場景,都有共同的標誌——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這些國旗有大有小,你知道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

2、板書國旗的長和寬,並提出問題。天安門公升國旗儀式:長5公尺,寬10/3公尺。校園公升旗儀式:長2.4公尺,寬1.6公尺。教室場景:長60厘公尺,寬40厘公尺。

師:這些國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國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這中間隱含著什麼共同點呢?

師生交流,得出每面國旗的大小不一,但是它們的長和寬隱含著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

3、學生探索,發現問題。

師:每面國旗的大小不一樣,但是它的長和寬中卻隱含著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呢?

學生自主觀察、計算,發現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1)比較學校操場上和教室裡的國旗長與寬的比值。2.4:1.6=3/2 60:40=3/2

2.4:1.6=60:40

(2)在這三面國旗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比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說明:三面國旗的大小不同,但因為是按照一定的比製作的,它們的長與寬的比值是相等的。)

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4、教學比例的判斷方法。

指著比例式,引導學生觀察得知,比例是由幾個比組成的?這兩個比必須具備什麼條件?因此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關鍵是看什麼?(比值)

5、及時練習:15:5和0.

3:0.1能組成比例式嗎?

為什麼?6、比較「比」和「比例」兩個概念。(交流完成**)教師: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比」,現在又知道了「比例」的意義,那麼「比」和「比例」有什麼區別呢?(出示**)

比比例三、練習反饋,鞏固新知

完成p40「做一做」。

讓學生看書,不抄題,直接把能組成比例的兩個比寫在課本上,教師邊巡視邊糾正,對做得不對的,讓他們說說是怎樣做的,看看自己做得對不對。四、拓展遷移,昇華新知

1、填空。

聯絡區別

5:2=20:() 2:

7=( ):35 1.2:

2.4=():42、下面每組中的四個數能組成比例嗎,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能寫幾個就寫幾個)

(1)4,5,12和15(2)2,3,4和6五、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板書設計:

4.5:2.7 =5/3 10:6=5/3

4.5:2.7=10:6

2.4:1.6=3/2 60:40=3/2

2.4:1.6=60:40

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六年級數學《反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及反思

人教版 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 反比例的意義 是六年制小學數學 人教版 第十二冊第一單元 比例 中的內容。是在學過 正比例的意義 的基礎上,讓學生理解反比例的意義,並會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關係,加深對比例的理解。學生分析 在此之前,他們學習了正比例的意義,對 相關聯的量 成正比例的...

六年級比例

比例 單元練習題 一 填空 1 在6 5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2 4 5 24 3 一種鹽水是由鹽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製而成的。其中,鹽的重量佔鹽水的 水的重量佔鹽水的 4 圖上距離3厘公尺表示實際距離180千公...

比例的意義 教學反思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

2 變 教教材 為 用教材 教材是提供給學生學習內容的乙個文字,教師要根據學生和自己的情況,對教材進行靈活的處理。教者對本節教材進行了再思考 再開發和再創造,真正實現了變 教教材 為 用教材 這節課中,將例題和習題有機的穿插和調整,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讓學生在算一算 想一想 說一說中理解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