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檢測規程

2022-11-18 15:12:01 字數 4342 閱讀 5416

1、簽訂職業衛生檢測合同。-

2、現場調查

2.1調查內容:工藝流程、裝置、確定有毒有害因素及產生有毒有害因素的主要裝置、工人工作方式、工人接觸時間、確定有代表性的取樣點。

2.2編寫《下廠取樣通知單》及《調查寫實報告》。

3、取樣方案的編制

根據《下廠取樣通知單》及《調查寫實報告》中有毒有害因素的種類、取樣點數工人工作方式、工人接觸時間等制定《職業衛生取樣方案》,《職業衛生取樣方案》的內容包括:規定各取樣點的取樣編號範圍,保證樣品編號的唯一標識性;統計空氣取樣儀器、空氣收集器的種類和數量;工人工作方式,取樣方式,及取樣具體安排等相關事宜。

4、取樣前的準備根據《職業衛生取樣方案》作取樣前的準備工作,各項工作應按規定認真做好記錄。

4.1空氣取樣器的準備

4.1.1所有的空氣取樣器都要做一般性檢查:是否需要更換電池或者充電,工作是否正常。

4.1.2大氣取樣器的準備所有操作步驟必須連線相應的收集器,如為吸收管取樣,還應在大氣取樣器和吸收瓶間連線緩衝瓶。

4.1.2.1氣密性檢查。

4.1.2.2流量校正流量選擇應根據國標方法對毒物採集流量的要求和現場初步調查的情況確定。

4.1.2.3時間校正。

4.1.2.4固定流量旋鈕。

4.1.3粉塵取樣器的準備所有操作步驟必須連線粉塵濾膜。

4.1.3.1氣密性檢查。

4.1.3.2時間校正。

4.1.3.3固定流量旋鈕,流量選擇應根據國際方法對毒物採集流量的要求和現場初步調查的情況確定。

4.1.3.4雜訊測定儀的準備。

4.1.3.5雜訊儀的校正。

4.1.4個體取樣器的準備所有操作步驟必須連線相應的收集器。

4.1.4.1氣密性檢查。

4.1.4.2流量校正:流量選擇應根據國際方法對毒物採集流量的要求和現場初步調查的情況確定。

4.1.4.3時間校正。

4.1.4.4固定流量旋鈕。

4.1.5co檢測儀、co2檢測儀、場強儀的準備;co、co2場強儀應調節零點。

4.1.6微波測漏儀、溫濕度儀、氣壓計、風速計、wbgt指數儀等儀器的準備;

4.2空氣收集器的準備

4.2.1測塵濾膜帶入現場前需稱重。

4.2.2活性碳管(矽膠管、聚氨酯泡沫管等) 數量準備應考慮空白樣品,需確定解吸效率。

4.2.3吸收管數量準備應考慮空白樣品,根據所測毒物,選擇合適的吸收管,填充吸收液,大小氣泡吸收管、衝擊式吸收管要檢查氣密性。

4.2.4微孔濾膜數量準備應考慮空白樣品,除消解方法外,應確定洗脫效率。

4.2.5注射器進行氣密性和潤滑性檢查。

4.3其他物品準備除準備上述儀器外,還應準備硫酸紙、紗布、鑷子、標籤、樣品袋等保證樣品真實性的物品。

5、現場取樣

進入工作現場取樣時,著裝、使用儀器裝置要滿足工作現場的一般安全要求;要.了解所處環境的基本情況,緊急疏散通道等安全資訊;不得隨意動用工作現場的儀器裝置。

5.1取樣儀器的安裝

5.1.1取樣儀器應靠近勞動者的呼吸帶。

5.1.2取樣儀器應安裝在上風向,應遠離排氣口和可能產生渦流的地點。

5.1.3取樣儀器的進氣口應迎著風向。

5.1.4正確安裝空氣收集器。

5.1.5個體取樣器的佩帶應便於工人攜帶,收集器固定在領口附近,靠近呼吸帶,應避免收集器的進氣口被衣物等堵塞。

5.2取樣儀器的調整

5.2.1取樣前設定取樣時間。

5.2.2開始取樣,並記錄取樣開始時間。

5.2.3微調取樣流量按鈕,使流量控制在設定值。

5.3空白樣的採集

5.3.1空白樣個數的確定:定點取樣每點每天應採集乙個空白樣品;對流動作業的工人進行個體取樣時,在工人工作的路線的起點和終點應每天各採集乙個空白樣品。

5.3.2空白樣應在安裝收象器的時候開始,開始取樣時封閉空白樣品。

5.4樣品的採集

根據gbz159的要求採集空氣樣品。

5.4.1 twa樣品的採集時間應盡可能進行8小時。

5.4.2 stel樣品的採集應選擇毒物濃度最大的時間段,最好採滿15min。

5.4.3 mac樣品的採集應選擇毒物濃度最大的時間段,最好小於15min。

5.4.4取樣時注意流量的變化,波動小時可以微調流量鈕,流量變化大應記錄結束時的流量示值,回實驗室後對此流量進行校正。

5.4.5認真填寫取樣記錄,並請陪同人確認簽字。

5.4.6更換樣品時要避免樣品被汙染,更換粉塵時,應將樣品夾帶到遠離取樣現場的清潔場所更換。

5.5取樣結束

5.5.1收好取樣儀器等裝置。

5.5.2清點樣品數量,分類正確存放,保證樣品的真實性。

5.5.2.1活性碳管(矽膠管、聚氨酯泡沫管等)兩端套上膠帽。

5.5.2.2濾膜樣品兩次對折後,用硫酸紙包好,記號編號,放入樣品袋中。

5.5.2.3吸收管的進氣口、出氣口用膠管相連,放人防震的箱子內,防止彼此問磕碰。

5.5.2.4注射器封閉進氣口後,垂直放置在防震的箱子內,防止彼此問磕碰。

6、分析方案的制定

6.1樣品交接

採完樣品回到實驗室以後,將樣品清點後交給質量負責人,登記樣品數量,並按不同樣品的儲存要求分類保管,或發到實驗室檢測。

6.2分析方案的制定質量負責人接到採集回來的樣品後,根據樣品情況和檢測專案,制定分析方案《樣品接收和檢測通知單》,確定分析負責人和分析進度。

6.3樣品流轉下發《樣品接收和檢測通知單》,下發待測樣品。

7、樣品分析

7.1實驗室接到《樣品接收和檢測通知單》和待測樣品後,根據國家標準和操作細則準備分析儀器和試劑,製備標準曲線,按《樣品接收和檢測通知單》的要求分析樣品。

7.2按實驗室質控要求,分析空白樣品和質控樣品,保證分析資料的準確性。

7.3按實驗室資料修約原則整理分析資料,正確填寫原始記錄。

7.4按《現場調查寫實》計算工人的twa、stel、mac數值。

7.5分析人員向質量負責人提交原始記錄。

7.6質量負責人對原始記錄進行複核,確保資料的準確性。

7.7質量負責人複核後,將原始記錄提交檔案檔案管理員,編制《職業衛生檢測報告》。

8、結果報告

8.1編制報告的一般要求:報告應採用統一格式,內容應列印,不准用鉛筆填寫;資料單位應採用法定計量單位;專案應填寫完整,簽名齊全,文字簡潔,字跡清晰,資料準確。

8.2《職業衛生檢測報告》編制完成後,交由質量負責人審核,簽字。

8.3審核後的《職業衛生檢測報告》交由技術負責人批准,簽字。

8.4出具正式的《職業衛生檢測報告》,每份《職業衛生檢測報告》分為正副本,正本交給委託檢測單位,並有記錄;報告副本連同原始記錄存檔備查。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現場取樣計畫表

第頁/共頁

編制人時間審核人時間:

檔案管理程式

1.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檔案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並有效地保護和利用檔案,使公司的檔案管理滿足作為客觀證據及可追溯性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式。

2.適用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本公司檔案、資料管理的工作。

3.職責

3.1公司總經理負責批准外單位借閱檔案的申請。

3.2技術負責人負責外來檔案的蒐集。

3.3質量負責人負責質量體系檔案及質量記錄的蒐集並批准本公司人員查閱檔案。

3.4綜合服務辦公室負責檔案資料的分類、索引、存檔、維護和清理工作。

3.5各部門負責質量記錄和技術記錄的填寫、整理並及時交綜合服務辦公室歸檔。

4.工作流程

4.1檔案的分類

4.1.1技術記錄

①原始資料記錄;②允許偏離記錄;③環境條件記錄;④標準物質使用記錄;⑤儀器裝置使用、校準、檢定(驗證)記錄;⑥抽樣記錄;⑦分包專案記錄。

4.1.2質量記錄的範圍

①內審、管理評審記錄及報告;②標準物質與重要物質採購、驗收記錄;

③外部支援服務和**的**商評審記錄;④比對和能力驗證記錄;⑤計算機軟體及其有關文件備份等;⑥新增檢測專案評審和非標準方法審批的記錄;

⑦客戶抱怨及其處理記錄;⑧客戶提供的要求保密或保護專利;

⑨試驗事故調查情況及處理記錄;⑩人員檔案記錄。

4.2檔案管理

4.2.1檢測人員檔案及業績的管理按《人員培訓與考核程式》執行;

4.2.2儀器裝置檔案管理按《儀器裝置管理程式》執行;

4.2.3**商檔案管理按《外部支援和**管理程式》執行;

4.2.4分包檔案管理按《分包控制程式》執行;

4.2.5管理評審檔案管理按《質量體系管理評審程式》)執行;

4.2.6內部審核檔案管理按《質量體系內部審核程式》執行;

4.2.7抱怨檔案管理按《抱怨處理程式》執行;

4.2.8比對和能力驗證檔案管理按《比對和能力驗證管理程式》執行;

4.2.9電子檔案管理按《計算機和自動化裝置管理程式》執行。

4.3檔案的生成和收集

職業衛生檢測

工作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測定 一 新標準方法 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 gbz t160 2004 的應用 1.新標準方法 2.新標準方法的特點 1 按 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體系表 進行編排 金屬按英文本頭排列共25個,非金屬按元素週期順序排列共13個,有機化合物按分類排列共44類。2 ...

職業衛生檢測

附件1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資質審定條件 一 機構條件 一 具有法人資格或法人授權資格 二 能獨立開展相應技術服務工作 三 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從事相應技術服務的工作場所 工作條件 四 崗位設定合理,職責明確 五 具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二 人員要求 一 基本條件 1 有與其申請技術服務專案相適應的管理...

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2012年8月19日發布 2012年9月30日實施 前言本規程名稱為公司 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 本規程由公司安全標準化建設辦公室制定 本規程由公司安全標準化建設辦公室歸口 本規程由公司安全標準化建設辦公室起草 本規程起草人 盧福和 本規程評審人 羅建明 宋振民 袁建民 李建強 本規程批准人 韓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