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能和動能定理

2022-11-25 10:15:04 字數 4490 閱讀 9746

《動能和動能定理》說課案例分析

《動能和動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第七節的內容,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和教學**的選擇、教學程式、課堂評價、板書設計和課後反思六個緯度作如下匯報:

一、教材分析

《動能和動能定理》主要學習乙個物理概念:動能;乙個物理規律:動能定理。從知識與技能上要掌握動能表示式及其相關決定因素,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和實際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上,利用牛頓運動定律和恒力功知識推導動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義,並深化理解第五節**性實驗中形成的結論;

通過例題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優越於牛頓運動定律,在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優化和整合上,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切實進行兩種方法的相關計算,在例題1後,要補充合力功和曲線運動中變力功的相關計算;

通過例題2的**,理解正負功的物理意義,初步從能量守恆與轉化的角度認識功。

在態度情感與價值觀上,在嘗試解決程式性問題的過程中,體驗物理學科既是基於實驗**的一門實驗性學科,同時也是嚴密數學語言邏輯的學科,只有兩種方法體系並重,才能有效地認識自然,揭示客觀世界存在的物理規律。

1.教學地位

通過初中的學習,對功和動能概念已經有了相關的認識,通過第六節的實驗**,認識到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係。將本節課設計成一堂理論**課有著積極的意義。因為通過「動能定理」的學習,深化理解「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並在解釋功能關係上有著深遠的意義。

為此設計如下目標:

2.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動能的概念,並能進行相關計算;

2.理解動能定理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相關分析與計算;

3.深化性理解的物理含義,區別共點力作用與多方物理過程下的表述形式;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恒力作用下動能定理的推導;

2.體會變力作用下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優越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狀態的變化量量度複雜過程量」這一物理思想;感受數學語言對物理過程描述的簡潔美;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重點:對動能公式和動能定理的理解與應用。

難點:通過對動能定理的理解,加深對功、能關係的認識。

教學關鍵點:動能定理的推導

二、教法、學法和教具的選擇

依據《物理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課堂教學設計中要通過問題**的方式,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基於問題**的過程性體驗,為此,採取「任務驅動式教學」設計程式化的問題,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有效的**性學習。為此,在教學設計中重點突出三個環節:「問題驅動下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與相關內容的把握」、「問題解決中對物理規律的深化理解」、「引申性提高中對物理現象的認識以及對物理場景的提煉與物理規律的深化性應用」。

所以任務驅動式教學成為本節課重要的教學方式,同時採取有軌嘗試和**釋疑教學法;

學生的學法採取:任務驅動式和自主合作**式;

選取多**演示動態物理過程、展示嘗試練習題和「任務驅動問題」

本節課為一課時。

三、教學程式

為此設計成9個教學環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任務驅動,感知教材;反饋練習,有軌嘗試;合作**,指導監控;釋疑解惑;典型引路;反饋練習,自我評價;內化反思,自我小節;教師總結,布置作業。

基於舊知的複習,提出以下問題:

【提出問題、匯入新課】通過橡皮筋對小車做功,**「功與物體速度的變化關係」,得出了,但具體的數學表示式應當是什麼?本節課我們將一起**這一問題。板書1

【任務驅動,感知教材】給出問題,引導學生自學教材,並帶著這些問題在學習小組內進行合作性學習,進行兵教兵,實現基本問題學生自學掌握。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不斷地巡迴指導個學習小組的討論與合作性學習,以學生的身份認真積極地參與討論。教師要收集一些問題,為釋疑解惑收集素材,進行有效地點撥服務。時間控制在10min內。

為此設計了四個程式性問題,加強學生對教材的感知與理解。

1.動能與什麼有關?等質量的兩物體以相同的速率相向而行,試比較兩物體的動能?如果甲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乙物體做曲線運動呢?

已知,,甲乙兩物體運動狀態是否相同?動能呢?

車以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車內的人以相對於車向車前進的方向走動,分別以車和地面為參照物,描述的是否相同?說明了什麼?通過以上問題你得出什麼結論?

2.動能定理推導時,如果在實際水平面上運動,摩擦力為,如何推導?

如果在實際水平面上先作用一段時間,發生的位移,爾後撤去,再運動停下來,如何表述?

3.試採用牛頓運動定律方法求解教材的例題1,並比較兩種方法的優劣?

4.做正功與做負功表現的現象是什麼?本質上是什麼?表述你的看法。

【合作**,分享交流】時間控制在8min內;

〖有軌嘗試〗教材:1.2.3;時間控制在4min內;

【互動交流,填寫教學案】時間控制在3min內;

【精講點撥,釋疑解惑】著眼於知識內容的挖掘與適當的拓展。時間控制在6min內。

⑴的理解:如果物體受到多個共點力作用,同時產生同時撤銷,則:;

像例題1所給出的物理場景下,運用動能定理求解合力功,通過受力分析圖又可以進一步求解某一分力。同學們對教材68頁「動能定理不涉及物體運動過程的加速度和時間,因此用它處理問題常常比較方便」。

如果發生在多方物理過程中,不同過程作用力個數不相同,則:

⑵對標量性的認識:

⑶對「增加」一詞的理解;

⑷對狀態變化量與過程量的理解:

⑸對的理解;

⑹適用範圍的理解;

【典型引路】時間控制在12min內.

對例題1的分析與拓展:

方法體系上「引導學生分析題幹中已知運動學相關物理量比較多,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受力分析,通過動能定理引導學生求解合外力,由此再求解某一分力,這是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為加強這兩種方法的對比,一定要引導學生運用牛頓運動定律進行解決。

注重同一物理場景下的變式訓練:如何求解阻力?末態速度?位移?時間?

給出引申性例題:

引申性例題1:如圖所示,用拉力作用在質量為的物體上,拉力與水平方向成角度,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滑行後撤掉,物體與地面之間的滑動摩擦係數為,求:撤掉時,木箱的速度?

木箱還能運動多遠?

如果拉力的方向改為斜向下,求再滑行的位移?

如果拉力改為水平,路面不同段滑動摩擦係數是不一樣的,如何表示

該題目著重考查合力功、正交分解和最值問題。

引申性例題2:如圖所示,一質量為的物體,從傾角為,高度為的斜面頂端點無初速度地滑下,到達點後速度變為,然後又在水平地面上滑行位移後停在處,

求:1.物體從點滑到點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物體與水平地面間的滑動摩擦係數?

3.如果把物體從點拉回到原出發點,拉力至少要做多少功?

引申思考:物體沿斜面下滑過程中,如果在點放一擋板,且與物體碰撞無能損,以原速率返回,求最終物體停留在什麼地方?物體在斜面上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該題目著重考查多方物理過程中合力功、的理解,以及在反覆折線運動問題中的相關應用,屬於提高性的題目。

【課堂小結】

1.對動能概念和計算公式再次重複強調。

2.對動能定理的表述、理解、應用中採取的思維方法,以及問題型別做必要總結。

3.通過動能定理,再次明確功和動能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絡、加深對兩個物理量的理解。

以上教學過程中的著墨部分:【任務驅動,感知教材】、【合作性教學】和【釋疑解惑】三部分,為檢測當堂課的教學效果,當堂檢測設計如下:

四、課堂評價

1.由光滑水平面上一物體原來靜止,引申到初態速度不為零的推導,得出動能定理表示式。為加深對動能概念及公式的理解,設計鞏固性練習如下:質量相等的兩物體,

①物體甲的速度是乙的兩倍;

②物體甲向北運動,乙向南運動;

③物體甲做直線運動,乙做曲線運動,速率相等;

2.如圖所示,細繩一端繫著質量為的物體,靜止於水平面上,另一端通過光滑的小孔吊著質量為的物體,的中點與圓孔的距離為,已知和水平面,現使此平面繞中心軸轉動,求摩擦力所做的功? )

以上兩個問題著重考查動能和動能定理,時間控制在3min內。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1.教學預設的科學性是指「程式化問題」的設計上。基於學生的認知發展基礎和先驗經驗,緊扣課時目標精心設計。

它的有效性是指能否調動學生發展的內驅力,基於教材的理解進行有效地學習,實現自主性學習的目的。只有程式性問題切入學生的發展基礎,才能做到有效的任務驅動。為此對學生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主要問題都必須是在課前精心設計好的,問題要緊扣教學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發展能力、學會學習,要有代表性,能使學生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

像推導動能定理的時候,必須設計程式化的問題:如何表徵外力?採取什麼方法表徵位移如何計算恒力功

2.提問的目的和方式要隨教學進度靈活變化:複習舊課,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提出問題,設疑激趣,匯入新課;表演實驗,列舉例項,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思考;課後結尾,總結深化,提出問題,承上啟下,使學生回味無窮,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所提出的問題不一定都要學生回答,可以是問而不答,也可以是自問自答,要根據提問的目的靈活處理。若信口開河、隨意提問,就很難達到預期目的。

教師必須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一定難度的問題,使學生「跳一跳能將果子摘到」,提問的過程要由淺入深、溫故知新、循序漸進、逐步深化,提問的重點在於弄清「為什麼」,學會怎樣去學習。

動能和動能定理說課稿

動能和動能定理說課稿 動能和動能定理 是高中物理必修 第五章 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 第七節的內容,我從 教材分析 目標分析 教法學法 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和教學反思六個緯度作如下匯報 一 教材分析 1.內容分析 動能和動能定理 主要學習乙個物理概念 動能 乙個物理規律 動能定理。從知識與技能上要掌握動能...

動能和動能定理課程教案

七 動能和動能定理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和技能 理解動能的概念,會用動能的定義式進行計算 理解動能定理及其推導過程 知道動能定理的適用條件,會用動能定理進行計算。2 過程和方法 體驗實驗與理論探索相結合的 過程。培養學生演繹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造性思維。3 情感 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

動能和動能定理說課案

本節課的題目 物理 必修二第七章第七節動能和動能定理的內容,我說課的程式主要有以下六個部分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主要包括動能和動能定理兩部分,是在學習了 功與速度變化的關係 的基礎上得出的。是這一章的重點,也是力學的重點,由於新課標高考必考內容中減少了對動量的考察,所以動能定理在力學中的重要性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