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

2023-01-05 02:48:03 字數 4315 閱讀 2583

1. 如何理解周代的宗法制度與周代宗法制度的瓦解?

答:周代的宗法制度:是以嫡長子繼承為特點,為鞏固周朝統治的一種政治制度。它在初期發揮積極作用,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後期造成諸侯混戰禮崩樂壞的局面。

周代宗法制度的瓦解:隨著鐵器牛耕的推廣,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係也因此變化。周代宗法制度的瓦解只不過是順應歷史的發展。

2為什麼在同一宗族中,族人從生到死都要分成昭、穆兩個系列呢?

答:在同一宗族中,族人從生到死都要分成昭、穆兩個系列是與古代的婚姻制度有關。在母系氏族公社後期是實行血族群婚制。

即乙個氏族的男人不得和本氏族中的女人婚配,必須和外氏族的女人相結合。如果甲、乙兩個氏族互為通婚集團,甲氏族的男子到乙氏族中去,所生的兒子屬於乙氏族,不能在乙氏族中婚配,只能到甲氏族中去。他和甲氏族女子所生的兒子屬於甲氏族,同樣也不能在甲氏族中婚配,必須到乙氏族中去。

這樣就形成了父子屬於兩個氏族,而祖孫同屬於乙個氏族的情況。 這就是昭穆制度的最早起源。昭者,明也。

穆者,細小裂痕也。引申為界限。昭穆就是明確區分相鄰輩份的界限。

其後就以昭穆作為區分父子兩代人的代詞。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時代,變男子出嫁為女子出嫁。兩個氏族的同輩男女世代交叉婚嫁,形成「姑舅表婚」。

這樣在甲氏族中就出現了父親為乙族女子所生,子為甲氏族嫁到乙氏族的女子所生的女兒回嫁所生。父子仍然是分屬於兩個不同的母系血統,而祖孫則屬於同一母系血統。所以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代的昭穆制度在父系血親集團中也被保留了下來。

3. 如何理解宗祠的作用?

答:宗祠是處理宗族事務的場所。族中議事﹑族人的聚會﹑重大禮典﹑懲罰違犯族規的族人﹑解決族內重大糾紛等活動也都是在宗祠中舉行。

許多宗族還在宗祠中設立家學,供族人子弟入學讀書。可以免交學費等費用。

4. 如何理解國人對宗譜的定時續修?

答:家譜要定期續修,或十年,或二十年、三十年。長期不修家譜,會被認為「不孝」。修族譜是宗族中的大事,以避免因長期失修而造成族人散失,輩份混亂,感情淡漠.

5. 請您說說貼春聯習俗的由來?

答:春聯歷史:春聯起源於古代的桃符,其正式命名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時。

宋代以來,歲末題寫春聯就逐步發展成為了一種時尚。明清時,貼春聯之風尤為盛行。漢族民間的春聯多用大紅紙書寫(喪家未滿三年者,用青色紙或黃色紙),因為紅色代表吉祥喜慶。

而清朝的內廷﹑王府和宗室則不然。因為滿洲舊俗是賤紅貴白,喪事用紅,喜事用白,所以他們的春聯是用上下左右鑲有內紅外藍兩條窄邊兒的白紙或白絹書寫,然後裱裝在位置固定的長方形有方格的框架上面。

6.如何理解元宵節的習俗活動?

答: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7. 如何理解清明節對國人的影響?

答:清明節一般在農曆二月中,陽曆四月五日前後(多為五日,有時為四日或六日)。清明節有兩個含義,乙個是節氣,乙個是節日。

在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演變為節日。清明節前一﹑二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寒食節。寒食節要禁火三天,就和清明節連在一起了,後來這兩個節日並為乙個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活動主要有禁火寒食、掃墓、插柳戴柳、踏青、放風箏、盪鞦韆等等。

8. 您能介紹一下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嗎?

答:傳說天上的織女下到凡間與地上的牛郎真心相愛,並生下兒女,狠心的王母娘娘知道後,強迫織女上天,並用銀簪劃出一條銀河隔斷了牛郎的追趕,後來玉帝感念他們愛情的真摯,允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銀河的鵲橋上會面。所以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節,也就是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傳說,這個時候如果在葡萄架下,還能聽到他倆的談話聲呢!

9. 請談談中秋節賞月對中國人的文化意義。

答:八月十五日夜的月亮最圓,人們因月圓聯想到家人團圓,所以又把八月十五日稱為團圓節。中秋節賞月風俗在《晉書》和《開元天寶遺事》中都有記載,一起賞月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10. 您能介紹一下與重陽節相關的文學作品嗎?

答: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的《九月登巴陵望洞庭水軍詩》、王維的《九月九日憶東山兄弟》、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杜甫的《九日》以及劉禹錫的《九日登高》等

1解釋「家」 「族」和「宗法」的概念

答:「家」是指夫婦共同生活所組成的人群最小單位。「族」也有家的意思,但它是放大了的家庭,是按照血緣關係的親疏區分出來的的血緣團體,是以夫婦組成的家庭為基礎的血緣姻親關係網。

族者,組聚也。同一血緣關係的人們組聚在一起即稱為「族」。 「宗法」就是指宗族管理制度。

宗法制度規定了同一血緣團體內區分尊卑長幼的法則、繼承秩序以及不同的宗族成員各自不同的權利和義務等等。其主要精神就是嫡長子繼承制。宗法制度是由父系氏族社會的家長制演變而來,經夏、商至西周而逐步完善。

2.什麼是昭穆制度?昭穆制度產生的原因?

答:昭穆制度是指宗廟制度之一,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以此區分親疏貴賤。延伸到民間,祠堂神主牌的擺放次序也就是昭穆制度,如:

始祖居中,左昭右穆。父居左為昭,子居右為穆。一世為昭,二世為穆;三世為昭,四世為穆;五世為昭,六世為穆;單數世為昭,雙數世為穆;先世為昭,後世為穆;長為昭,幼為穆;嫡為昭,庶為穆。

產生原因:昭穆制度起源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婚姻制度。進入父系氏族公社時代,產生於母系氏族公社時代的昭穆制度在父系血親集團中也被保留了下來。

到春秋﹑戰國以後,隨著互婚集團的瓦解,昭穆制度也就蕩然無存了,完全成為了歷史的遺跡。

3. 宗祠發展的歷史與組成

答:宗祠是由周代宗法制度中的家廟發展而來,它是供設祖先的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又是從事家族宣傳、執行族族規家法、議事宴飲的地方.宗祠之下又有支祠、房祠、家祠。

支祠、房祠為族中各支派所建,用於供奉本支、本房的祖先。家祠則是一家或兄弟數家所建,只供奉

二、三代直系祖先。

4. 什麼是族規?什麼是宗譜,宗譜由哪幾部分組成

答;(1)族規又稱為族訓、族約、宗規、宗約、家規、家訓、家禮等,是宗族的法律。宗族支系多,人口眾,親疏不等,志趣需求不同。如各行其事,各謀其利,勢必造成家族、宗族的糾紛。

因此,各大宗族都要制定一些規矩、章法,用以調和族人的利益,約束族人的行動,以維護宗族的團結與穩定。

(2)宗譜是以記載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為中心的歷史圖籍,其作用是明世系、辨昭)穆、別貴賤、敦孝弟、重人倫、睦宗族、厚風俗,維繫宗族的團結,是維**族政治、經濟特權的重要工具。

(3)宗譜組成:比較完備的宗譜一般由以下幾部分組成:序文、譜例、目錄、家訓族規、族墓、祠堂、族田情況、始遷祖以下全族已故和在世的所有族人的譜

係世表。有的家譜還載有祖先的畫像,誥敕﹑傳記﹑墓誌﹑著作等。

5. 拜年有哪些禮節?什麼是「投刺」和「飛帖」?

答:拜年由晚輩向長輩行跪拜磕頭禮,並說「過年好」、「恭喜發財」、「祝健康長壽」等祝福語。首先從家庭內部開始,按長幼次序跪拜,長輩還要給未成年的晚輩壓歲錢。

然後是親族、親戚之間,從正月初一早上開始,一直持續幾天。拜年時,人們都穿上最好的衣服互相串拜。

投刺和飛帖:古人交往,最初用竹木削成條,然後寫上自己的姓名、籍貫、身份,用於拜會他人時互通名姓,這是「刺」。向對方送名片,叫「投刺」。

雖然後來改用了紙張,但習慣上的叫法卻沿襲了下來。過年時,在紅紙上書寫賀詞,便成了「飛刺」、「飛帖」,即賀年片。

6. 元宵節舞獅子有哪些種類?

答:舞獅子受各地習俗的影響,形成了多種特色和風格。如江西為「手搖獅」和「板凳獅」,安徽為青獅湖南為武打獅,太原則為獅子滾繡球,北京為單獅,河北保定為雙獅等等。

根據動作又可以分為「文獅」和「武獅」。

7. 端午節龍舟競渡奪標比賽的方法是什麼?

答:龍舟競渡奪標比賽的方法是在終點設有投標船,當賽船快到終點時,投標船把「標」投到水裡,讓各船爭奪,從水中拿到「標」者為勝。標有鐵標、魚標、鴨標等。

鐵標容易沉入水底,很難找到,魚標、鴨標是在活魚、活鴨身上系上紅布,扔到水裡後更難捉到。這種投標比賽要求很高,不僅每條船上要有好的划手,而且還必須有游泳的高手。

8. 什麼是七夕節賽巧?

答:賽巧就是七月七日夜晚,婦女們比賽在月光下穿針,看誰穿得快,誰穿得快誰手巧。在古代,每到七夕這天,姑娘媳婦們就都拿出自己做的繡花鞋﹑鴛鴦枕﹑石榴裙﹑香荷包以及各種精緻的手工藝品和民間玩具。

比賽的目的不在於爭奪桂冠,而在於交流技藝,培養女子手工製作的技能

9. 民間為什麼有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答:民間拜月、祭月的習俗與帝王祭月的影響及神話故事有著密切的關係。根據中國陰陽五行說,太陽為陽,月亮為陰;男人為陽,女人為陰,所以拜月、祭月往往是女人的事。

清代北京有一種說法「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這大概與月神是女性,拜月、祭月時祈求禱告的內容又多是女性的愛情婚姻之事有關。當然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習俗也有所不同

10. 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活動?

答:重陽節有登高、吃重陽糕﹑飲菊花酒、賞菊﹑帶茱萸等習俗。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 試題1 2014 02 12 12 04 30 一 填空。1 指鹿為馬 說的是趙高 誰 的事。2 玄武門之變 後李世民 誰 登上了皇位。3 安史之亂 中的亂者是安祿山 4 杜甫字子美 5 鐵面無私包青天 6 本草綱目 的作者是李時珍 7 樂不思蜀的劉禪 8 1900年敦煌寶庫被乙個姓王的...

讀上下五千年有感

五 6 劉萍 起先,老師叫我們買 上下五千年 或 史記 來看,可我這個 小書蟲 對古代故事沒什麼興趣,更別說是叫我買古代書回來看,所以我在家隻字未提。直到老師在 家校路路通 上發了簡訊,父母才知道此事。知道後,老爸 馬不停蹄 地去書店幫我把書買回來了。買回來後,我卻把它放在書架的角落裡,置之不理。直...

讀《上下五千年》有感

上下五千年 讀後感 三年前,我買一本書,起初我只是隨手翻了一翻,如今我愛上它了,它的名字叫 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 講述的是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長達五千年的中國歷史故事。講的雖然是歷史,可是讀起來卻一點都不枯燥。作者把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以乙個個小故事的形式深入淺出 生動形象地娓娓道來。就是這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