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分析

2021-03-04 05:14:17 字數 3602 閱讀 1161

二、planner(策劃者)

為了保證乙個談話節目的成功,主持實際上還應擔當起策劃者的角色,這也是順應各節目將來實行「主持人中心制」這樣乙個趨勢的。

扮演策劃者的主持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選擇合適嘉賓

楊瀾曾說過:「就像乙個農民犁地、播種、殺蟲、鋤草,可是如果老天不下雨,或者放了洪水下來,照樣是顆粒難收。這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氣就是來賓本人。

他(她)本人是否健談,他(她)那天的情緒如何,都直接影響節目質量。」③由此可見,嘉賓對於節目的成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節目的主持人完全應該參與到選擇嘉賓的過程中。

目前國內的談話節目,選擇的嘉賓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佔據很多優勢資源的名人,一種是因為介入某個新聞事件變得有名的普通人,另一種則完全是很普通的人。就談話節目本身來說,專做名人訪談的話,可能會有資源枯竭的時候,只有在老百姓中找訪談物件才能真正可持續發展。

--蒐集背景材料

談話節目的嘉賓包括社會上各行各業的人,話題也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主持人就算閱歷再廣也不可能全都接觸過,那麼為了保證有「話」可談,做節目之前進行對嘉賓、對話題進行多方面的熟悉是十分必要的。楊瀾曾說過:「如果沒有充分的案頭準備,提問往往是膚淺的。

來賓會認為在同乙個小學生講話,甚至對牛彈琴,談話的興趣肯定不高;沒有準備的提問也往往是發散型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重點。半個小時的採訪時間一晃就過,而留給觀眾的卻是一片模糊。」④

--設計節目形式

由於目前電視上「談話風」盛行,乙個談話節目必須在節目形式上有所創新或者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固定模式,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主持人,無疑也是節目形式的乙個有機組成部分,主持人如何出場,如何串起節目,嘉賓如何請出,背景材料何時**,這些如果僅靠節目編導來設計安排,主持人往往會覺得不自在,畢竟編導的構想最終還是要靠主持人來實現,因此以上這些一定要由主持人和編導配合主持人的主持方式和風格來共同設計。

三、controller(調控者)

談話節目和其他節目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隨意性,主持人並不能完全決定節目的程序,整個節目是由主持人的話語和嘉賓、觀眾的談話所組成的。主持人雖沒有完全的決定權,但還是能夠憑藉自己的特殊身份來駕馭談話現場,這種駕馭能力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控制場面

談話節目雖具有隨意性,但和一般的交談活動還是有區別的,它是有目的、有組織、有中心話題、有時間限制的談話,談話程序的掌握,話題向何方深入,要靠主持人現場引導,否則會造成離題,或收不住話題,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談話的失控情況。

--控制節奏

有的節目話題可能比較嚴肅,或者氣氛比較沉悶,主持人就應該適當地調節一下場上的氣氛,使場上節奏不會因為氣氛過於沉悶而顯得拖沓。鳳凰衛視某期《冷暖人生》,講述一位因癌症去世的30歲母親吳廣鳳,在臨終前給兒子寫了14封信,希望兒子每次過生日時讀一封,直到兒子成年的那天。節目的前半段都在回顧吳廣鳳病中和丈夫、和兒子在一起的情形,她丈夫說著說著,語速漸慢,情緒也越來越低落,下面好些觀眾也開始抹眼淚。

這個時候,主持人沒有聽任他這樣講下去,而是把話題引向了別處。在一片凝重的氣氛中,主持人選擇了比較輕鬆而且嘉賓也絕對樂意談的話題來改變場上的節奏,她問廣鳳的丈夫:「聽說你們談戀愛的過程很浪漫,能給大家說說嗎?

」於是,他憂鬱的眼睛裡頓時閃過了一絲光線,語速明顯快了起來,使得整個節目的節奏也回歸了正常。在這裡,如果沒有主持人的適時引導,節目就會走向無法預料的狀態。

--控制情緒

一方面,主持人應該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另一方面,還要控制好嘉賓的情緒。否則,人在一種不理性的狀態下,是無法理性地**某個問題的。

雖說主持人是談話節目中具備能動性和主導性的重要元素,但在談話的程序中,主持人也應處於一種相對超然的地位,畢竟談話的主角是嘉賓,主持人在其中「穿針引線」就夠了。

四、partner(參與者)

談話節目,賦予了大眾傳播以人際傳播的形式,人際傳播的許多內容、方式與技巧,都可以運用於此。既然是人際傳播,則應該是人與人之間耳到、口到、心到的一種交流,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主持人、嘉賓和觀眾,三者都既是傳者,又是受者,所以主持人也可以說是人際傳播過程中的乙個參與者。主持人的這個角色,包含兩個特徵,一是傾聽,另乙個就是積極地回應,有效實現互動。

--傾聽

美國電視脫口秀女主持人奧帕拉·溫弗麗,在二十年中獨占鰲頭,成為美國電視、文藝界中年收入最高者。她的外表其實極為普通,只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黑人婦女,中等身材,相貌平常,那麼她的成功所憑藉的是什麼呢?如傳記作者麥爾所指出的:

「一般說來,廣播電視的訪談者提出問題,卻並不認真聽回答,他們的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乙個新問題上。但奧帕拉仔細地傾聽嘉賓們的談話,並且利用談話的內容把主題步步引向深入。這就是她適應當今時代的風格,由於對觀眾和嘉賓的生活程序充滿關切,由於能同他們進行交流,這種風格大獲成功。

」⑤--互動

傳播不僅僅是傳播者向受傳者傳遞資訊的單向過程,而是具有資訊交流的雙向性質。傳播者、受傳者總是處在互動之中的,電視談話節目中,傳者和受者經常進行著角色互換,因此其中包含著多重互動關係:

--主持人和嘉賓之間的互動

前面提到,主持人應該用心地傾聽,那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互動。認真傾聽了,就應該有回應,這種回應不單單表現在關注對方談話時的眼神和表情上,還應表現在主持人能即興提問。訪談前雖然有大致的採訪提綱,但是談話中很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亮點」,這就有賴於主持人邊聽邊思考,能抓住對方回答中有價值的地方及時補充提問,或是總結出前一段談話的乙個特點,抓住這一點來向對方發問。

--主持人和現場觀眾之間的互動

在互動方面,主持人除了應該積極回應嘉賓之外,還應該和現場觀眾有所互動,畢竟現場觀眾並不僅僅是來給節目造勢的,還應該作為節目的乙個有機組成部分,和嘉賓、主持人共同完成對話題的**或是有助於節目主題的深化。但遺憾的是,這種互動在我國大多數談話節目中並不能很好地實現,就算有,也能看出很明顯的被刻意安排過的痕跡。此外,觀眾在節目現場太緊張,也是談話節目現場無法進行有效互動的乙個重要原因。

--主持人和場外觀眾的互動

除了場內的互動之外,主持人還應該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有所互動。比如,主持人親自赴外景地採訪當事人及相關人員,或是採訪普通老百姓對某話題的看法。另外,場外觀眾可以在節目進行時通過發手機簡訊或是打**的方式直接和主持人進行對話,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形成場內和場外的有效互動。

以上就是主持人在電視談話節目中應具備的四種角色。隨著電視談話節目日趨直播化及其形式的日趨多樣化,主持人的角色和功能也在不斷產生新的變化,這也就對主持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同時具備了上述四種角色的主持人,才能真正使節目富有永恆的魅力。美國一些談話節目的主持人之所以能夠坐鎮一檔節目達

二、三十年之久,靠的是他們自身的談吐、學識、個人魅力、臨場經驗等多種因素。在我國,就談話節目來說,有一定文化素養、閱歷豐富、幽默、反應機敏等素質越來越成為衡量乙個主持人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至於長相、普通話這些選拔主持人的傳統標準已退居其次。

不論什麼時候,面向大眾的節目都會是電視的主流。談話節目作為一種直面社會、直面大眾、反映社會生活的節目形式,是具有潛在的生命力的,而優秀的主持人則是推動其不斷向前發展的原動力。如果每個主持人都能扮演好四種角色,那麼,電視談話節目一定能擁有永恆的春天。

注釋:①陸曄、趙民:《當代廣播電視概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23年4月第1版,第201頁

②代歡、肖桂嵐:《作秀戰術》,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23年2月第1版,第178頁

③、④楊瀾:《我問故我在--楊瀾訪談錄》,學林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第8頁、第6頁

⑤[美]吉妮·斯克特:《脫口秀--廣播電視談話節目的威力與影響》,苗棣譯,新華出版社,2023年1月第1版,第249頁

(編輯:潘宗信)

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技巧

學習型中國網 作者 發表時間 09年03月03日 因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節目主持人必須掌握幾種常用的語言表達技巧,使語言具有形式多樣的藝術性。尤其是廣播節目主持人,由於無法用面部表情 肢體語言去輔助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對於語言的運用就要求更為靈活自如 積極主動,克服一種固定腔調以便有效地彌補表達單一...

電視節目主持人風格

摘要 節目主持風格是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節目主持人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如何,直接決定著受眾對節目的印象和評價。節目主持人的風格,主要包括獨特的語言風格 獨特的個人氣質 獨特的思維風格和獨特的文化素養。關鍵詞 節目主持人 風格 語言 氣質 素養 主持人是以他自己的身份 個性直接面對聽眾或觀眾的人。主持人在節...

節目主持人「創新」後的「保留」

摘要主持人的變化是否應當有乙個底線,對主持人的素質是否應當有乙個基本要求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主持人在不斷超越自我之後,在不斷的揚棄之後,對哪些東西應當有所 保留 的問題。關鍵詞主持人 創新 保留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 6708 2011 48 0002 01 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