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的幾點思考

2021-06-03 13:22:55 字數 5375 閱讀 9810

遼東學院

教學質量監控演示文稿

(第六十一期)

主辦單位:教學質量監控辦公室時間:2023年11月12日

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於10月20日啟動,至今已有三周時間了。通過跟蹤評價,可以看到全校教師都動了起來,大家把目光焦點注意到了課堂教學這一重要環節,特別是有些二級教學單位創新、紮實的工作,嚴謹地把握聽、評課的每個環節,使每乙個聽課和被聽課的教師都受到了啟發和教育,讓大家從深層次理解和把握本科課堂教學的內涵,更好地挖掘教師的潛質,這必將對全面提公升遼東學院本科教學質量水平打下深深的伏筆。

由於各二級教學單位工作的不平衡及聽、評課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和理解偏差,故引發幾點思考,同時把有管理特色和好的經驗及做法推介給大家,以便取長補短、相互借鑑,更好地推動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

一、關於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的目的

本次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10月20日—12月20日,以各二級教學單位為主體採用隨堂聽課、集中評課的方式對全體本科教師進行聽、評課,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逐一進行點評,並進行排序,並選出一名優秀教師參加學校層面的觀摩大賽。第二階段為12月20日至明年1月15日,由學校統一安排,觀摩教學,並進行教學經驗交流。

本次評價工作的目的是重點幫扶授課質量較差的教師,提高其授課水平。建議採用課程群或課程組的方式進行,即把相同或相近學科的教師劃分為乙個課程組,建立教師研討、聽、評課、教案設計、課件製作等交流活動制度。設想通過這樣的活動,把教師的「個體」授課行為轉化為「集體智慧型」的演示過程,從而打造成乙個「研究型教學」的教學團隊,進而拉動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二、關於本科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

最新出爐的本科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共分六條三個層次。其中前兩條是課前準備。包括四種教學檔案的準備,教學內容和教學綱要的吻合度,也包括教學內容的設計及教學環節的設計安排,是教學過程的前奏,應體現教師的智慧型和經驗。

在這一環節中應體現教師對課程體系的把握及前後課程的關聯度,及本課程在學科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特別是對後續課程有什麼作用和意義。這就體現了教師要對教學綱要和教材的理解和感悟,要有目的的提煉教學內容和科學的運用教學方法,而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最好每一堂課的「匯入」和「懸念」的設計在教師教案中或腹稿中都能體現。

當然,這裡沒有提及教師的授課守時、儀表、站姿等,大家應該理解為這些最基本的要求,應該融為大家的操行之中了,沒有寫進去,是因為我們應該做到。

第3、4、5條,是課中的標準。要求教師研究型教學、啟發式的方法,師生互動的手段,學生的研究型學習及對學生學科體系的構建及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得。這三條標準的內在要求是要求我們教師要彰顯「個性」,要把畢生的所學,甚至所想交代給學生,要讓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和獲得知識的「路徑」,以及做人的準則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乙個好的教師學生是終身不忘的。

第6條是課後的標準。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不是簡單的要求每堂課給學生留幾道思考題就完了,而是要讓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把獲得的學習方法和「路徑」帶著問題甚至「理想」自主學習的過程,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知識的前沿性及更深層次知識的引薦。

要「看重」我們的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質,說不准我們學科未來的「大家」就出自我們的學生。

當然,這一標準也不是終極標準,但它代表了現代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內在要求,筆者也想通過這番解讀來引發大家的思考和討論,進一步豐富和科學的構建課堂教學評價標準。

三、關於推介經濟學院、旅遊管理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資訊科技學院本次課堂教學評價工作的經驗與具體做法的思考

前一段的評價工作,通過工作方案及對聽課工作的跟蹤,我們發現上述四個教學單位,在具體做法上,各具特色,都能結合各自學院及學科和專業的特點,卓有成效地開展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我們把他們的做法推介給大家,希望大家提高認識,取長補短,更好地推進本部門的工作。把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正真地落實到實處。

藝術與設計學院在評課環節的做法上很值得借鑑。他們採取聽兩周一評課的做法,第一階段聽了15位教師的課。首先由教學工作委員會(院長、副院長、各系主任及骨幹教師共九名組成)在一起評課,並聘請教學質量監控辦人員參加。

針對教師的授課情況,根據6條評價標準深入剖析每一位教師的長處和不足,其過程是熱烈、嚴謹和開誠布公,大家形成共識之後,再由系主任有理有據地把評價結果反饋給任課教師,教師都能欣然接受。第一階段15名教師經評議有4名教師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其餘11名教師進入第二階段聽、評課,同時對教師進行了排序打分。

我們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做法很值得推介,其長處是兩周一評,聽課人不易淡忘,同時,也能及時對授課質量有問題的教師及時指出,及時改進提高。通過反覆聽、反覆評,來推進教師提公升教學質量。

資訊科技學院的做法是建立課程群,採用全院相互聽課,全院參與評課,第一階段評課已經完成,一直評到晚上六點半,並對授課老師進行了排序。

經濟學院和旅遊管理學院,在方案設計和工作安排上,很有卓見,藉此機會,我們把他們的做法也推介給大家,附後。

四、關於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總結的思考

對於本次工作的總結,是否可以涵蓋如下要點:

1、教學狀態評價過程;

2、具體的做法和思路;

3、教師的排序情況;

4、課程群或課程小組的組建情況;

5、上報的優秀觀摩教師;

6、今後,強化課堂教學及提高整體教師素質的打算,特別是教師在專業方面學習和再造的設計。

上述思考不夠成熟,也不夠全面,職責所在,躍然紙上。

附:1、站在更高的角度認識和落實聽評課工作——經濟學院

2、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匯報——旅遊學院

教學質量監控辦公室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附1站在更高的角度認識和落實聽評課工作

經濟學院

作為新的本科院校,如何真正實現由專科到本科的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從而切實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幾年來,經濟學院領導不斷引領廣大教師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積極探索,首先我們制定了「經濟學院關於加強教學工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同時陸續開展了「錄播課」、「講稿工程」等系列課堂教學質量研討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學期,學院以強化課堂教學評價為切入點,開展了「本科課堂教學精品課及教學筆談」活動,站在更高的角度認識和開展聽評課工作,通過加強教師自我教育與相互學習,努力提公升教師的本科教學理念,以滿足本科教學的需要。

第一,進行系統深入的思考,有效組織聽評課工作

按照學院學期教學工作的計畫安排,學期初,學院領導即組織教學工作委員會,對本學期如何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進行了深入的**,形成了開展「本科課堂教學精品課及教學筆談」活動的可行性方案;之後,學院召開全體教師大會,傳達了活動主旨,明確活動要求,形成全院共識;各系部通過教研活動,帶領教師進一步領悟精品課及教學筆談活動的精神實質,提公升廣大教師的認識。第五周,活動開始,由教師申報授課時間,學院統一協調,形成了本次活動的時間安排表,即自第七周開始,持續五個教學周,共有40位教師參加此次課堂教學精品課講授活動。根據時間表的統一安排,學院組織廣大教師申報聽評課任務,學院予以彙總,形成全體人員聽評課時間表;活動過程中,學院對聽評課情況及時考核,並對聽評課情況予以通報,目前,第

七、八、九周的聽評課情況已張貼通報。學院計畫在全院教師課堂教學精品課講授結束後,在全院選出3-4名教師的課程為優秀課,組織全院教師集中時間進行教學觀摩,最後選出1-2名教師參加學校組織的觀摩課活動。

第二,研討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提公升教師本科教學理念

為了有效開展聽評課活動,對授課者有乙個科學、客觀的評價,也讓廣大教師做到有評可依,學院在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形成了「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表」。評價表以學校制定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為指導,進一步進行了細化,從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三個大方面總體把握,具體包括授課教師的課前準備、授課內容的科學合理、深度適宜、知識的系統性和應用性、研究性學習設計、師生互動、學生自我研究和實踐等七個小的觀測點。每次聽評課,學院統一下發評價表,採取隨堂評課打分的形式,分學院教學督導委員評價、教師同行評價、學生評價三個層次進行評價,學院統一彙總、備案,作為對教師課堂教學狀態評價的參考資料。

廣大師生在聽評課過程中,依照這七個專案對教師授課進行了認真地評價,保證了評課的質量,強化了對本科課堂教學的認識。

第三,加強教師自我教育,促進教學團隊建設

根據活動方案要求,每位授課教師需提交乙份本次課程的教學過程安排或教學內容設計等方面的認識或體會的書面材料(不少於),學院將對教師提供的書面材料統一列印結集。通過整理自己的認識和體會,促進教師自我總結和反思,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從而擴大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課堂講授結束後,學院將組織一次「本科課堂教學理念研討會」,組織廣大教師對聽評課情況在院內進行交流,促進相互溝通和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師的本科課堂教學水平和能力。

院長梁峰教授始終強調,教師學習是基於合作的專業共同體的學習。在現實中,不同的教師之間在知識結構、智慧型水平、思維方式、認知風格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即使是任教同一學科的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情境的創設等許多方面也有個人的思考和經驗。每一位教師的差異就是學習的資源,也是教師合作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始終注重加強聽評課活動,挖掘教師相互學習的內在潛力,努力提公升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附2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匯報

旅遊學院

10月,隨著本科辦學診斷性評估工作告一段落,我院的教學工作進入了乙個新的階段,前一段的本科教學成績與不足,通過診斷性評估得以總結,接下來我們繼續堅持「以建迎評」這條教學工作主線,按著我們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要點安排,突出抓建本科專業教學質量。為此我們的計畫(《旅遊管理學院2009—2010學年度上學期 「以建迎評」工作任務分解及程序表》)中安排了以下幾項工作:本科課堂教學評價工程,英語教、學水平提高工程,百部圖書閱讀工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完善工程和本科優秀課程建設工程。

近來,學校正在開展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這恰成為我院本科課堂教學評價工程的強大推動力,由此我們借學校工作之東風,兩項工作合一,使我們更細、更認真、更有成效地開展了旅遊管理專業本科課堂教學評價工作。我們這項工作有一下幾個特點:

一、充分動員全員參與

按著我們的本學期教學工作要點,我們準備在本學期期中教學第9周-12周,結合每學期的聽課、評課工作來完成我院的本科課堂教學評價工作。當10月13日學校教務處與教學質量監控辦公室聯合召開會議,從學校層面布置本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工作後,我們立即認識到這項工作是全校診斷性評估工作後的教學工作重點,我們原先的安排的工作也成為學校這項工作的一環,由此必須狠抓這項工作。

10月14日,我院召開了全院大會,向全體教師布置了此項工作。在會議上,我們進行了充分動員,要求全體教師充分認識這項工作對提高我校本科教學水平的重要意義,有課的教師在迎接診斷評估同時,做好充分準備,在診斷評估結束後,要發揚迎評工作精神,克服坐下休息吃老本的想法,以飽滿的熱情投入這項工作中來,展現自己的才能,共同推動我院本科教學水平的提高。同時,我們要求本項工作的聽課、評課,不僅僅像以往那樣由領導與教學委員會成員參與,而是全體本科教師都參加。

二、深刻領會把握方向

本次活動的目的一方面是全面了解本科課堂教學狀態,另一方面就是通過聽課評課,推動本科教師將課程講授為真正的本科水平課程,為此必須使教師了解本科課程的課堂教學標準。我們認為學校制定的「六條標準」,就是本科課堂教學方向,在動員大會上,我們向全體教師強調了這個標準,並逐條向教師進行了講解,加深教師對它的理解。期間,教師還對之進行了討論,並重點領會了第3-6條的標準要求,深刻理解本科課堂教學到底把握什麼方向的問題,教師們都表示動員大會很好,通過學習討論很有啟發。

關於課堂教學的評價

什麼是 教學評價 課堂教學評價 評價課堂教學的哪些方面?教學評價的定義 教學評價是指根據教學目標對學習者在教學活動中所發生的變化進行測量,收集有關資料,並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也就是憑藉主體對教學活動所作的價值認定和判斷活動。這種活動是一種教育活動,同時也表現出社會活動的特質。它一般具有檢測 診斷 反...

學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標準

專家 同行 管理幹部用 教研室 課程授課系別年級 班級 任課教師 職稱 授課課次授課地點 人數 實到人數 學科課堂教學狀態評價標準 學生用 各位同學 本調查表用於學生測評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你提供的資訊將有利於我院教學改革 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保護你的權利。請你如實地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進行測評。謝...

關於課堂教學評價

關於課堂教學評價 的聽課筆記 關於課堂教學評價這一講座共講了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 什麼叫課堂評價。第二部分 評課的功能。第三部分 怎樣評課,評課的原則 內容和評課的方法。第四部分 評課應該注意的問題。具體內容是 第一部分 什麼叫課堂評價?評課即是教學評議,是對照教學目標 對師生在課堂中的活動及這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