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總結與反思 邱桂平

2021-07-09 19:02:54 字數 2643 閱讀 5856

2、「緣學情,明起點,依體式,定終點」的閱讀教學路徑。

王榮生教授為我們作了《閱讀教學的路徑》的專題講座,首先端正了我們對閱讀教學的認識:課文不僅是學習材料,而且是學習物件,課文中包含可能高於學生現有生活經驗和語文經驗的因素。其次使我們明確了在閱讀教學中,學生面臨著兩個相輔相成的學習任務:

豐富、擴充套件生活經驗,獲得與課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豐富、擴充套件語文經驗,學習與課文理解和感受相呼應的閱讀方法。第三,教師的任務是使學生獲得與課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使學生學會與課文理解、感受相呼應的閱讀方法。第

四、閱讀教學的全新路徑:、喚起、補充學生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學習新的閱讀方法;、組織學生交流和分享語文經驗。

王教授認為:語文教學的問題是內容的問題,教學內容僵化與隨意性並存是我國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痼疾。閱讀教學是一種文體思維,閱讀能力是具體的,要依據學生的學情選擇教學內容,要依據文字體式來確立教學的終點。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經驗,學生不喜歡的,要使他喜歡;學生讀不懂的,使他讀懂;學生讀不好的使他讀好。這些觀點使我們豁然開朗,真是醍醐灌頂,為我們未來的教學開啟了一扇窗,也是給目前無序的語文教學指明了一條路徑。

回想過去我們的語文教學確實存在著很多誤區:要不是過多關注學生的活動而缺乏老師明晰的指導;要不是面面俱到,總怕漏掉萬一;要不就是教師想講什麼就是什麼等等,而切合實際的語文教學,必須依據學生的學情,文字的實際來確立。 「緣學情,明起點;依體式,定終點;中間搭2~3個台階」,解決了當前語文教學中普遍的無序和迷惘問題。

3、 「一體四面」的文言文教學法。

我們知道,文言文教學,既要重視文言知識的落實,也要重視挖掘文學文化內涵。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急功近利地死扣字詞,死扣斷句和翻譯的技法,做到字字落實,詞詞落實,句句落實,把文質兼美的經典文章肢解為最小的翻譯單位,根本沒有文學的美,更加談不上文化的蘊味。在洋涇中學聽了童志斌教授講的《始得西山宴遊記》後,我豁然開朗,原來文言文教學是這樣教的。

童教授把文言文教學分為四個層次:文言---文章---文學---文化。在教學中,這四個層次是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相互融合在一起的。

童教授在課堂上不僅讓學生掌握了重點的文言文本詞,還引領學生體驗古人的「章法考究處,煉字鍊句處」,進而挖掘「所言志,所載道」,讓學生體會到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做到文言字詞、文章結構、文學鑑賞、文化傳承四文結合。以前,我也深陷應試主義思想的泥潭,只把文言文教學當做了片面追求高考成績的乙個手段,只教字詞句,將富有人文內涵的文言文教學降格為技術主義低層面的訓練操作,忽視了課堂的生機和學生的興趣,更忽視了學生的發展。在完成文言知識教學的基礎上,努力教出文學味,努力教出文化味,這是對語文教師的更高的要求。

4、作文教學的「支架理論」。

葉黎明博士站在東西方比較的高度為我們基層語文寫作訓練提供了另一種可行的操作模式:給學生提供「支架」,提供「行動的步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需要為學生提供幫助的問題稱為「支架問題」。

學習支架有多種表現形式,如範例、問題、建議、嚮導、圖表等,問題是其中最為常見的支架之一。

反觀我們的作文教學,我們很少從交流的角度來考慮,學生往往並不能真切地知道寫作的目的是什麼,作文的讀者是誰,讀者關心什麼,希望從他們的文章中讀到什麼。因此,在內容的選擇上,語言的表達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我們可以將特定的寫作內容和文體要求,轉化為不同階段的「支架問題」,切實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援和幫助。

如果教師能在作文教學中適時地提供精心設計的支架,將對學生的寫作質量的提高起著顯著的促進作用。現代認知理論認為,寫作是以書面語言表達觀念的過程,是一種複雜的資訊加工過程。作文困難的根本原因在於各種不同水平的加工的同時進行。

為學生提供支架,就可以避免不同水平的資訊加工同時進行以降低作文的難度,讓學習者經歷一些更有寫作經驗的學生或教師所經歷的思維過程,有助於學生對於寫作中隱性知識的體悟與理解。通過學習支架,學生可以「模仿」、「體驗」、「實踐」的方式內化支架所蘊含的寫作思維策略與問題解決方法,獲得寫作能力上的增長。

當下我們的老師最缺乏的是支架設計的意識和方法。在作文教學的課堂中,想幫助學生卻不知從**使勁。支架的型別較多,「支架問題」最為常見。

設計一些很有針對性的支架問題,就可以真正幫上學生一把。

華東師大倪文錦教授在談到作文教學的「支架問題」設計時,提出一種「變范文為問題」的思路。倪教授認為文章和文章的每一段都是在試圖回答某乙個問題,關鍵是我們要審辨出這些問題,並以這些問題作為那些寫作有困難的學生的支架。我認為這是乙個十分獨特而又高明的思路,因為這樣設計出的支架也一定是融合了讀者意識(為誰寫)、寫作內容(寫什麼)、寫作策略(怎麼寫)三個維度的支架。

對寫作有困難的學生來說,當他們面對一篇又一篇的范文時,往往如同老虎吃刺蝟,無處下口,實在不知去模仿和借鑑什麼,但是,如果有「具體問題」(即「行動的步驟」)的指引,狀況一定會大大改觀。這種「范文變支架問題」的支架設計策略的確值得我們進一步去探索與實踐。

5、「本色語文」課堂。

黃厚江老師的《葡萄月令》讓我耳目一新,詩意灑脫,清新自然。體現了本色語文「把語文當語文教,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的本色。反思一下眼下的語文教學,一些公開課,很多教師一味地求新立異,以致於迷失方向,丟失方法。

如何上好語文課,如何讓學生喜歡語文課,如何追求「既經得住考試,又讓學生喜歡,又有教師的自尊和理想追求」的語文課堂教學,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黃老師的「以語言為核心,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為根本目的」的本色語文為我們開了一劑良藥,「本色課堂」所追求的是樸實、簡單、高效、可操作的教學效果。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以此次培訓為新的起點,繼續懷著「空杯」的心,努力學習,不斷實踐,在新的理論武裝下,力爭走出一條語文教學的新路來。

國培總結與反思

本次培訓很實用,以任務驅動為主線 以活動為中心 以講授 研討 自學 評價相結合 以理論相滲透 以技術為支撐,讓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術應用的多樣性,在學習體驗中感悟了教育理念與運用資訊科技支援教學創新的魅力。與以往的培訓相比,本次培訓具備很多的優點,同時給我們的感受也非常深刻。1 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

國培研修總結與反思

4 感受與反思。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培訓給我許多思考,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怎樣成為乙個受歡迎的老師呢?怎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營造乙個良好的氛圍,建立平等 民主 信任的新型師生關係?首先,教育學生,從愛出發。平等的愛,理解的愛,尊重的愛,信任的愛,這些都是老師愛的真諦。不論在...

國培反思總結

美國教育家波斯納曾提出過 教師的成長 經驗 反思 這樣乙個公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只有經歷了綜合 總結 分析 提煉的過程才能成長。今年秋季,我有幸參加了國培計畫 2013年中西部骨幹教師國培教師培訓專案。這次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在接下來的在崗實踐中,我盡量將培訓知識與現在的工作內容相結合,但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