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1-07-09 21:32:33 字數 1714 閱讀 5075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晏子使楚》教學設計

藁城市張家莊小學秦飛飛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故事性很強,應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的方法來學習,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推理時知道應使用關聯詞語,這一訓練,在教學的第三個環節「體會晏子能言善辯的口才」最為突出。當我們分析晏子說的每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時,我出示了多**的幾張幻燈片,激發學生興趣。多次訓練,多人次的提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一次比一次流暢的發言足以證明這樣的訓練是有效的。

二、領悟到了晏子語言的巧妙

學生理解了晏子的話的意思後,我又提出問題:「如果晏子不採用書上的這種方式,採用最直接的方式,好不好,為什麼?」生答:

「採用最直接的方式不好!直接說會傷楚王的自尊,楚王肯定會殺了他,也決不會和齊國友好相處。而這樣說讓人感到晏子很有禮貌。

晏子委婉的語言,不會傷楚王的尊嚴,而且也讓楚王感到他的厲害。所以不得不一次次妥協,最後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我接著學生的話,說:

「晏子的語言就巧妙在這。」從學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懂得了:禮貌、委婉的語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語言才叫真正的語言藝術。

三、感悟到了尊嚴來自實力

我抓住課文結尾的一句話:「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進行提問:

1、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什麼?(口才)

2、晏子身上還有什麼讓楚王不敢不尊重他?(智慧型、禮節)

然後,通過理解晏子話中的意思、晏子說話時的動作、神態,( 「看了看」、「拱了拱手」,「故意笑了笑」,「面不改色」 )體會晏子能言善辯、機智、勇敢、愛國的品質;

四、感悟到晏子的尊嚴來自他背後有乙個實力雄厚國家。

這一環節,我用《狼和小羊》這篇學生都熟悉的童話比較,說明:只有有理有節,不卑不亢是不夠的,其結果會和可憐的小羊一樣;晏子出使楚國成功,贏得楚王的尊重,不單單是他本身有實力,還因為他的背後有乙個強大的國家。

五、懂得做人要有尊嚴

為了讓學生懂得做人要有尊嚴,我抓住「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中的「晏子」繼續提問:「為什麼不是楚王不敢不尊重齊國了?」劉人瑋同學答得十分精彩:

「齊國什麼樣的人都有,有好的也有壞的,總之,這次是晏子把楚王反駁了,所以就尊重晏子了。」「好極了。」我興奮地說,繼續補充道:

「先尊重晏子,然後再談尊重齊國。這叫愛屋及烏。如果我們每個人,努力做乙個有尊嚴的人,才能談到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國家的——(學生齊答)尊嚴!

」六、懂得尊重別人

在體會晏子的語言,感受晏子的聰明智慧型之後,我又讓學生回過頭來看楚王:「你們看看這一國之君,在大庭廣眾面前啊,給晏子賠不是,落到這種地步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小結:

尊重不是單方面的,而是互相的。尊重別人,別人才能尊重你。只有你留住了自己的尊嚴和別人的尊嚴,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我想,學生該把「規圓矩方」記在心裡,應該知道做人要做到「規圓矩方」。

感情朗讀不到位,對晏子的語言巧妙印象不深

「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反覆朗讀,能加深印象,形成語感,這樣學生有了積累,才能更好地運用。然而,我卻匆匆而過,錯過了讓學生記憶這種智慧型語言的最好時機。

恐怕學生學過課文後,只知道晏子的語言巧妙,而記不清晏子究竟說了什麼。

反思這節課,今後應該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1、不斷學習,積累、總結經驗,讓自己的課堂更豐滿;

2、優化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力求做到:讓學生一課一得;

3、注重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情感,形成語感,積累語言,並將積累的語言運用到習作中。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

好課的境界 人課合一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楊家峪街道聯校王建利 王崧舟老師曾說過,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 人在課中 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佳境 人如其課 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佳境 人即是課 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佳境。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我所設計的 晏子使楚 達到了那種境界呢?我不奢...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

亞東第一小學 譚玲 結合這一單元的主題是 語言的藝術 教學中我在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和晏子與楚王的三次鬥智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晏子的語言巧妙之處。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學生在讀讀 畫畫 議議中完成學習目標,達到學習目的,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同時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感受了語言的...

晏子使楚教學反思

授課教師 範茂磊 班級 八年級 7 班 一 教學目標上 本課設計了兩個教學目標 1 積累重點字詞詞義,能夠翻譯課文 2 學習晏子能言善辯的外交辭令 目標一,由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課上默讀課文進一步理解文意。目標二,由教師引入,並作引導思考。通過同桌合作,一生朗讀,一生翻譯,教師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