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2022-01-31 20:36:49 字數 3014 閱讀 2573

第一單元:《對稱》教學反思

本課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這一特徵,安排了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新授教學時並沒有採用傳統的灌輸手段,而是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角,讓學生通過觀察平面圖形的特徵,大膽地加以猜測,說出這些圖形都是對稱的,並通過小組動手操作來驗證它們為什麼是對稱的,採用對折的方法來折一折,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注重學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餘地;在對折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形的特點,通過操作發現圖形的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引入「完全重合」,讓學生反覆地操作體會,再配合課件的動畫演示,初步感知什麼是「完全重合」;最後教師在學生動手操作、形成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配合課件動態出示「軸對稱圖形」的概念,讓學生了解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徵,形成感性的認識。

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始終以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為主導,在鞏固練習中也安排了一些學生操作的活動,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區別,為辨別是否軸對稱圖形奠定了基礎。在最後的製作軸對稱圖形時完全放手讓學生去操作,活動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在活動中體驗,使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展。

《對稱》第2課時教學反思

1.多數學生要能夠正確判斷哪些圖形是對稱圖形,並能夠畫出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但是畫的不是很精確,特別是要求學生用尺子畫點虛線作為對稱軸,學生的困難特別大。

另外,多條對稱軸的圖形,學生往往不能把所有的對稱軸都找到,只能看見比較明顯的幾條。

2.我們學習軸對稱圖形時,學生要知道「在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兩側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並且能夠在方格圖中正確畫出給定圖形的另一半。由於學生對畫出另一半,使之成為軸對稱圖形掌握不好。

3、我認為本課僅有乙個新知識點,需向學生說明——「圓的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強調:圓的直徑是圓的對稱軸這一說法是錯誤的。

因為「如果乙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直徑是一條線段,所以準確說法應該是「直徑所以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第二單元萬以上數的認識

《萬以上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新學期第一節課我教學的是《萬以上數的認識》。俗話說:「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為上好這節課,我做了精心的準備。整節課下來,孩子們興趣高漲,表現活躍,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一、給學生乙個期望。

上課之前,我先對孩子們的課前準備和坐姿進行了表揚,接著對孩子們說:「新的一年,新的開始,相信我們同學一定會更加出色,有信心嗎?」孩子們自信被我調動了起來。

著名特級教師李元功說:「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期望,並把這種期望付諸思想教育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些學生常常會如教師所期望的那樣不斷進步。」相信孩子們會不辜負我的期望越來越出色。

二、精心設計課前小研究。

1、調查中國各個省份的占地面積。

2、說說這些數字和前面所學的有何不同?

3、找一找:「十萬」個字、「十萬」張紙、「十萬」個人……

經過一學期課前小研究的訓練,孩子們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小組合作時,孩子們準備得不錯,大多數孩子蒐集了,但缺少對蒐集資料的思考,交流時用時間太多,以至於這節課的練習沒有進行。學生交流和展示占用時間太多的問題一直是我教學中的乙個難題。

反思今後的教學還應繼續加強學生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指導學生學會有效質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多**輔助教學。

為了引導學生從身邊或熟悉的事物中進行估計,感知十萬是多少,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發展其數感,我利用多**形象演示了「10個一千是一萬」「10個一萬是十萬」的變化過程,在情境中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存在問題

雖然萬以上數的認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但要真正感知其大小並非易事。通過讓學生找一找「十萬」個字、「十萬」張紙、「十萬」個人的活動只是讓學生對大數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很多學生仍感知困難,今後還應繼續引導學生從身邊或熟悉的事物中尋找素材進行數感的訓練和培養。

因為條件限制,只有一部分學生帶來計數器,在數數感知萬以上的數時,效果不好,如果每個學生能用計算器動手操作一下,效果可能會更好。

通過教學我發現孩子們對於萬以上數的認識,在生活中接觸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經驗,數感的形成也需提高和加強。今後應多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帶孩子走出學校,嘗試把數學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帶學生到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習,形成豐富的感性經驗支撐。

《萬以上數的讀法》教學反思

《萬以上數的讀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讀寫和萬以上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教學我發現孩子們讀起來並沒有我想的那麼容易,部分學生讀起來總出錯。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萬以上數的讀法,效果還不錯。

一、 加大「說」的訓練,培養學生先分級再讀數的習慣。

練習時我重點引導學生學會說出:「先把這個數分級,每四個數字是一級,用虛線畫出來;再看分了幾級,如分了億級、萬級和個級;從高位讀起,億級讀作…,萬級讀作…,個級讀作…所以這個數讀作…」。我先給學生示範說,再讓學生小組內相互說,最後讓學生小組展示時說,通過各種形式的「說」,訓練了學生先分級再讀數的習慣,促進學生共同**和互助互動,調動了學生讀數的積極性。

二、利用錯誤資源,提高讀數的正確率。

學生小組展示時,有的學生把4086000讀作:四百萬零八萬六千,把***讀作:一億四千萬零九千八百,針對學生的錯誤,我沒有直接指出來,而是先讓學生自主**,判斷這種讀法是否正確,接著追問:

「比較這種讀法和我們前面學過的萬以內數的讀法有何聯絡?」學生在我的誘導下,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很快找到了這種讀法和前面所學讀法的區別和相同點,明確了「讀億級或萬級時,按照個級的讀法讀,再在後面加乙個「億」字或「萬」字;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每級數中間有乙個0或連續幾個0,都唯讀乙個零。」學生在糾正錯誤的過程中,自主地發現了問題,解決了問題,深化了對萬以上數的讀法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讀數的正確率。

三、 結合數學手抄報,鞏固學生對讀數的掌握。

學完這節課正逢週末,於是我布置學生利用週末的休息時間,動手製作一張以「大數知多少」為主題的數學手抄報。內容是讓學生收集中國各個省份的占地面積,或生活中其他的大數,把它們用**的形式寫出讀法,並總結出萬以上數的讀法法則。利用手抄報,學生把萬以上數的讀法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出來,不僅鞏固了對知識的掌握,還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訓練了學生的綜合才能。

青島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

點是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數量。因此的生活素材讓學生來認識正負數,體會正負數的意義,並且會用正負數來表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以教材的資訊窗作為切入點,通過猜地名 自主觀察 集體交流,讓學生感受到正負數產生的必要性。然後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零上13 和零下3 讓他們初步體會到正負數是具有相反意義的...

青島版數學《策略與方法》教學反思

我校成功舉行了與xx老師 同上一節課 活動,會上,來自市南的張老師和我校徐老師執教了 策略與方法 一課,他們獨特的教學風格和語言魅力,令老師們刮目相看,讓我由衷地感到佩服。張老師執教的是青島版的 策略與方法 課堂上,老師親切和藹,與學生自然交談,讓我們感覺那麼輕鬆,沒有距離,學生學得也那麼愉快,體現...

青島版統計教學反思

近日,我執教了 統計 青島版一年級教材為統計類知識,我配備的情景圖是 小猴子摘水果 我利用課件中的情境圖體現了小猴子摘蘋果 香蕉 梨 桃子 桔子 士多啤梨和西瓜過程,讓學生統計小猴子摘了各種水果的個數,就容易多了。因此,課堂上學生能較快地完成。另外,在教學中還出現了乙個問題 在繪製豎式條形統計圖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