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管理規定

2022-08-11 05:09:05 字數 4640 閱讀 8168

1 目的

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做好監測、預防和治理工作,防止職業病的發生,保護員工身體健康。

2 範圍

適用於河南河陽石化****作業活動的職業衛生管理。

3 職責

3.1 安全環保處是本程式的歸口管理部門。

3.1.1 負責制定和組織實施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計畫和員工職業健康體檢計畫。

3.1.2 負責協調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測、評價和申報,並對各單位職業衛生管理的執**況進行檢查監督,負責作業場所勞動保護監督工作。

3.1.3 負責對危及員工健康的職業衛生隱患提出治理建議並跟蹤落實。

3.1.4 負責防暑降溫費的管理。

3.1.5 負責制訂公司職業衛生管理目標(指標)。

3.1.6 負責實施職業衛生培訓計畫。

3.1.7 負責氣防器材的監督管理和協助消防隊員中毒現場的救援工作。

3.1.8 負責現場急救藥品的採購和發放工作。

3.1.9 負責勞動防護用品和現場急救用品的發放工作。

3.2 技術部負責按職業衛生管理規定組織生產;負責重大職業衛生隱患治理專案方案論證、立項和委託設計工作。

3.3 裝置部負責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的維修工作,負責新建、技改、檢維修專案中有關放射作業防護方案及措施的落實。

3.4 綜合辦負責新入廠員工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負責員工職業禁忌症、法定職業病人的安置工作;負責員工健康療養管理工作。

3.5 **部負責現場急救用品的採購。

3.6 各單位負責做好本單位職業衛生管理,具體實施個體防護和治理措施。

4 工作程式

4.1 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與危害評價

4.1.1 職業病危害因素調查

安全環保處和生產單位對生產使用和生產過程產生的各種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職業病危害進行職業衛生調查和監測,確定職業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毒物、雜訊、粉塵、電離輻射、酸鹼、高溫等,並核實在作業場所作業的員工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時間。

4.1.2 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

安全環保處根據作業場所職業衛生調查結果,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根據評價結果依據《職業衛生管理技術規範》設定相應的監測點,並將評價結果以《職業病危害專案申報表》形式上報**主管部門。生產單位將職業病危害因素填入《裝置(車間)職業衛生檔案》。

4.2 制定職業衛生管理計畫

4.2.1 安全環保處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結果,依據《職業衛生管理規定》《職工聽力保護管理規定》《放射防護管理規定》《職業衛生技術規範》,制定年度《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計畫》《職業性健康體檢計畫》,經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後執行,並報公司安全環保處備案。

4.2.2安全環保處負責制定實施職業衛生培訓計畫。

4.3 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實施

4.3.1 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與防護管理

4.3.1.1 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管理

a) 安全環保處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計畫》,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監測、統計、分析評價,監測結果以《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告知單》的形式及時通過書面或網路的形式通報被監測生產單位,生產單位得到監測資料要及時公布;

b) 對監測資料超過國家職業衛生限值的作業場所,安全環保處組織生產單位制定控制方案,採取措施治理。如果暫無法從工程控制上解決的,應強化個體防護。生產單位加強對易產生洩漏的裝置、管線、閥門的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c) 生產單位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場所,依據監測結果按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2003)設定警示標識、警示說明;配備必要的防護設施,按《職業衛生管理規定》執行。

4.3.1.2 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防護管理

各生產單位要維護好本單位職業病危害因素設施和裝置良好執行;加強個體防護,為員工配備護目器、護耳器或耳塞、防毒防塵口(面)罩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和保健用品,個體防護具體標準執行《中國石化個體勞動防護用品配備及勞動保護費用管理規定》

a) 有毒有害氣體的防護

生產單位加強對有毒有害氣體的防護,同時制定氣防預案並組織演練,按《應急管理程式》和《消氣防管理程式》執行。

b) 雜訊的防護、控制

安全環保處負責實施作業場所雜訊監測、監督和管理,與生產單位制定雜訊超標治理措施,並組織實施。具體執行《職工聽力保護管理規定》。

c) 放射源及射線裝置的防護控制

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在現場安裝和使用時,技術部、安全環保處、裝置部和生產單位按《放射防護管理規定》具體組織實施。

d) 生產性粉塵的防護、控制

有關生產單位要不斷改進工藝過程,從根本上杜絕粉塵危害;生產裝置盡可能密封,並和區域性吸風系統相結合,防止粉塵外逸;同時加強個人防護及個人衛生。

e) 酸鹼防護、控制

安全環保部處組織對酸鹼防護設施進行監督檢查,相關生產單位組織實施酸鹼防護和控制,按《酸鹼作業防護安全管理規定》及《安全帽護目鏡使用管理規定》執行。

f) 作業場所的公共衛生

各生產單位操作室符合國家的工業衛生設計標準;更衣室保持衛生整潔、通風良好、溫度適宜;飲用水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廁所保持清潔衛生、無蚊蠅、無異味。

g) 現場急救

當發生急性職業中毒時,生產單位對中毒人員實施第一時間的救援,並及時通知相關職能部門、消防隊、醫院。消防隊實施中毒現場的救援,相關部門依據自己職責做好現場急救工作。

4.3.2 建設專案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

新建、改建、擴建、技術引進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專案,由安全環保處、技術部按法律法規的要求組織實施職業衛生「三同時」,具體執行《建設專案勞動安全、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規定》。

4.3.3 職業病危害隱患專案的實施

對生產過程中發現職業病危害隱患專案要進行及時治理,具體按《隱患治理管理程式》執行。

4.3.4 職業健康監護

4.3.4.1 職業性健康體檢

a) 安全環保處部按照年度《職業性健康體檢計畫》,組織員工進行體檢;對新上崗、換崗、離崗人員,綜合辦要及時通知安全環保處組織職業健康體檢;

b) 安全環保處及時將體檢結果以適當的方式反饋給生產單位,各生產單位將員工健康檢查結果以適當的方式告知員工(要注意保護員工個人的隱私);

c) 對疑似職業禁忌的員工,由安全環保處組織好複查,複查結果要告知其所在生產單位和複查的員工;

d) 安全環保處每年度對職業病與體檢工作統計處理、登記並上報。

4.3.4.2 職業健康監護

a) 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綜合辦應將工作過程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後果、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等內容如實告知員工,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

b) 對接觸特別毒害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員工,綜合辦應合理安排休養;

c) 承擔體檢的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對所有參加職業健康檢查的人員進行健康評價,並形成正式評價報告,安全環保處根據健康評價報告提出處理意見或建議,並監督方案實施;

d) 發現職業禁忌症患者,安全環保處及時上報綜合辦,綜合辦接到安全環保處有關職業禁忌症報告後,及時調整有職業禁忌症的員工的工作崗位;

e) 對體檢發現疑似職業病患者,安全環保部處依法將其列入觀察物件,進行動態觀察;所在生產單位要做好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消減工作,同時加強個體防護的管理;

f) 須進行職業病診斷的,由安全環保處按《職業衛生管理規定》組織安排;

g) 已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員工,按《職業衛生管理規定》執行;

h) 建立兩級職業衛生檔案。安全環保處建立和保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並對公司級《職業衛生檔案》進行管理;公司各部門建立下屬單位級《職業衛生檔案》,按規定填入相關內容。對檔案保管及其它要求具體執行公司《職業衛生技術規範》的規定。

4.3.5 職業健康教育與培訓

生產單位依據職責對員工進行上崗前、轉崗時、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教育與培訓,內容包括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性質、個體防護用品使用、自救和互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防止急性中毒的應急預案要定期進行演練。

4.4 職業衛生績效監視與測量

4.4.1 職業健康績效的監視與測量,主要通過職業健康目標、指標實現程度的監測;適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情況的監測;作業場所的職業衛生檢查;作業場所監測;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統計分析等方式進行。

4.4.2 各單位每季將對本單位的職業健康績效進行監視與測量,並將結果以《職業衛生監督、監控季報》的形式報安全環保處。

4.4.3 安全環保處每季將公司職業衛生管理情況統計彙總,分析公司當前職防績效狀況,確定是否滿足公司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針對存在的不符合,執行《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式》,考核執行專業基礎管理考核標準。

4.4.4 綜合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有員工代表參加的勞動防護情況的巡視,對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防護設施以及員工個體防護用品配置進行監督,對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監督。

5 相關檔案

5.1 《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辦法》

5.2 《職工聽力保護管理規定》

5.3 《職業衛生管理規定》

5.4 《安全帽護目鏡使用管理規定》

5.5 《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計畫》

5.6 《職業性健康體檢計畫》

5.7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158)

5.8 《建設專案勞動安全、職業衛生「三同時」管理規定》

5.9 《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6 記錄

6.1 《職業衛生檔案》

6.2 《員工健康檔案》

6.3 《職業病危害專案申報表》

6.4 《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管理臺帳》

6.5 《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告知單》

6.6 《職業衛生監督、監控季報》

7 附加說明

本程式由安全環保處負責解釋。

3653職業衛生管理規定

檔案編碼 sj hse3.6 5 3 檔名稱 職業衛生管理規定 編號 標識 1 目的和適用範圍 為了預防 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改善勞動條件,保護員工健康及相關權益,促進安全生產,制定本規定。本規定適用於廠屬各單位。2 相關檔案 sj hse3.3 2 環境因素識別及影響評價管理程式 sj she3...

衛生管理規定

衛生管理制度 一 衛生包乾管理要求 1 根據各部門工作區域及人員情況,劃分各車間 科室的衛生包乾區。2 各部門將本部門衛生包乾區進行劃分,落實到具體責任人。3 衛生包乾區的劃分應做到無交叉 重疊,無衛生死角。4 明確衛生包乾區的清掃要求,編制衛生包乾區劃分區域圖。5 現場管理責任人 車間主任 班組長...

衛生管理規定

1 目的 為了營造乙個良好的辦公環境,保持辦公場所的整齊 潔淨 特制訂本管理規定。二 適應範圍 辦公區域全體工作人員。三 辦公區域衛生的要求和標準 本規定中公共場所是指2 樓梯 副總辦公室 二樓男洗手間 二樓西走廊 三樓東走廊 三樓男洗手間 三樓女洗手間 會議室。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的要求 1 走廊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