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設計與實現期末考試複習要點

2022-12-09 16:21:04 字數 4671 閱讀 4224

、 互操作介面。 指設計gis之間、gis內各子系統之間和子系統內各個模組之間的介面,使它們能夠較好地進行通訊和實現功能共享。

、 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的介面。 在gis中,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的結合有兩種形式:繫結式和分離式,下表給出兩種結合方式的比較。

、 gis與系統開發環境的介面。 cad、oa、rdbms是**部門gis工程方案中系統開發環境的組成部分。將這三者和gis整合起來,設計良好的介面,組建高效的**資訊系統,是gis工程方案的核心內容之一。

3、空間座標系的應用。

、 地理座標系。 地球表面上任意一點的位置都可由經緯度(φ,λ)來確定;從通過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面向東為東經(0°~180°),向西為西經(0°~180°);從赤道面算起,向北為北緯(0°~90°),向南為南緯(0°~90°)。

應用領域:空間位置要求很明確的gis;小比例尺大區域的gis ;經常需要進行投影變換的gis。

、 平面直角座標系。 平面直角座標系定義乙個原點(0,0)及x,y軸方向,然後通過(x,y)值確定某個地理實體的位置。

應用領域: 大比例尺小區域的gis;需要統計面積、距離量算等的gis;測繪行業,如房產測繪等。

、 高程座標系

國家高程系: 1956黃海高程系、1985國家高程系

地方高程系可與國家高程系換算、3維gis應用

4、地圖投影。 投影是聯絡地理座標(φ,λ)和平面直角座標(x,y)的紐帶。

不同型別的投影特點及其適用領域:

5、e--r模型。 表示資料庫概念模型設計的工具。由實體類(實體)、關係類(關係)和屬性三個抽象概念組成,是構建資訊系統或資料庫概念模型的一種有效工具或有效方法。

、 基本e-r方法。 由peter chen於2023年提出,由實體、關係和屬性三個抽象概念組成。

表示方法:e-r圖。其中,實體用方框表示,屬性用橢圓表示,關係用菱形表示。

基本e-r方法用實體、屬性、關係/聯絡來描述現實世界,並在此基礎上轉換為資料模型。

其中,實體是對客觀事物的抽象,能夠被唯一地標識;屬性是實體的特徵。 關係指的是實體之間的聯結。分為一對

一、一對多、多對

一、多對多等關係型別。一般地,實體和屬性是資料庫的儲存物件,而關係是資料庫所要進行的查詢操作。

、 擴充套件e-r方法。 擴充套件e-r方法是在基本e-r方法的基礎上,引入下列抽象概念發展起來的:分化與綜合、聚集、範疇/類。

、 空間e-r方法。 e-r方法在gis中的應用可以歸納為兩類:一是直接應用於屬性資料庫的概念模型設計,二是對基本e-r模型進行改進,後者稱為空間e-r模型。

、 基本e-r方法和空間e-r方法比較

、傳統資料模型。 主要用來進行純屬性資料庫的設計。可分為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係資料模型

空間資料模型:

、混合資料模型。 指在空間資料庫建設中,採用將空間圖形資料和相關聯的屬性資料分離開來管理的模式,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通過關鍵字連線。

、全關係型空間資料模型。 指空間資料和屬性資料都採用關係模型進行設計,建立全關係型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

、物件--關係型空間資料模型。 通過定義一系列空間操作物件(點線面等)的api函式,來直接儲存和管理非結構化的空間資料。

、 物件導向空間資料模型。

6、地理模型。 地理模型是對地理實體的特性及其變化規律的一種表示或者抽象。

地理模型的分類:理論模型、 經驗模型、混合模型

gis與地理模型整合的三個層次(整合方式):

(1)鬆散整合。 gis與模型是兩套系統,只是借助於資料檔案的轉換,通過各自的介面來實現模型與gis之間的互動

優點:比較簡單,容易實現; 可以利用已有的平台軟體。

缺點:整合的效率低,操作複雜,資料結構不能統一; 使用者操作的介面不能一致,難以滿足gis與模型整合的高層次要求。

(2)緊密整合。 在gis系統上或應用軟體系統(模型系統)上進行開發。系統擁有乙個統一的互動介面,既可以為模型提供輸入資料,又能對模型運算結果進行處理和顯示。

所有的資料轉換通過互動介面自動進行。

實現的方式:基於gis平台上二次開發。 基於專業應用軟體二次開發,嵌入gis功能。

優點:充分利用已有的平台軟體,節約時間和成本;系統介面一致,操作簡便。

缺點:程式設計的工作量增大,對使用者的開發能力要求較高

(3)完全整合。 模型和gis同在乙個系統中,二者共用同乙個資料庫,不存在資料交換問題,模型和gis系統完全相容。

優點:系統的執行效率高。 模型的修改和擴充套件更為容易。

缺點:需要從底層開發,系統開發周期長,對於模型應用的人員要求較高。

gis與地理模型的六種整合方法

(1)源**整合。(完全整合方式) 利用gis系統的二次開發工具和其他的程式語言,將已經開發好的應用分析模型的源**進行改寫,使其從語言到資料結構與gis完全相容,成為gis整體的一部分。

(2)函式庫整合。(完全整合方式) 是將開發好的應用分析模型以庫函式的方式儲存在函式庫中,整合開發者通過呼叫庫函式將應用分析模型整合到gis中。

(3)可執行程式整合。 gis與應用分析模型均以可執行檔案的方式獨立存在,二者的互動以約定的資料格式通過檔案或者資料庫進行。分為獨立方式和內嵌方式兩種

獨立方式(鬆散整合方式):gis與應用分析模型以對等的可執行檔案形式獨立存在,兩者之間不直接發生聯絡,而是通過中間模組實現資料的傳遞與轉換。

優點:整合方便、簡單,代價較低。 不需太多的程式設計工作。

缺點:系統的執行效率不高,自動化程度不高;系統的可操作性不強,視覺效果不好。gis與應用分析模型的互動性和親和性不高。

內嵌方式(緊密整合方式):gis與應用分析模型以對等的可執行檔案形式獨立存在。兩者之間的整合通過共同的資料約定進行,系統具有統一的介面和無縫的操作環境。

優點:系統執行效能比前者好; 使用統一的操作介面,便於操作。

缺點:開發難度很大。

(4)dde和ole整合。(緊密整合方式) dde(動態資料交換)或ole(物件連線和嵌入)整合與內嵌的可執行程式的整合方式很相似,只是系統的資料交換使用了作業系統內在的資料交換支援,使得程式的執行更加流暢。

(5)基於元件的整合。(緊密整合方式) 利用gis系統和模型系統各自提供的元件,採用這些元件所支援的程式語言,來開發gis與模型整合系統。

(6)模型庫整合。 模型庫是指按一定的組織結構儲存的模型的集合體。模型庫可以有效地管理和使用模型,實現模型的重用。

模型庫符合客戶機/伺服器(c/s)工作模式,當需要模型時,模型被動態地調入記憶體,按照預先定義好的呼叫介面來實現模型與gis系統的互動操作。

7、軟體測試的概念(詳見問答題)

8、軟體維護的型別及應用

軟體維護活動型別總起來大概有四種:糾錯性維護(校正性維護)、適應性維護、完善性維護或增強、預防性維護或再工程。除此四類維護活動外,還有一些其它型別的維護活動,如:

支援性維護(如使用者的培訓等)。

改正性維護是指改正在系統開發階段已發生而系統測試階段尚未發現的錯誤。這方面的維護工作量要佔整個維護工作量的17%~21%。所發現的錯誤有的不太重要,不影響系統的正常執行,其維護工作可隨時進行:

而有的錯誤非常重要,甚至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執行,其維護工作必須制定計畫,進行修改,並且要進行複查和控制。

適應性維護是指使用軟體適應資訊科技變化和管理需求變化而進行的修改。這方面的維護工作量佔整個維護工作量的18%~25%。由於目前計算機硬體**的不斷下降.各類系統軟體屢出不窮,人們常常為改善系統硬體環境和執行環境而產生系統更新換代的需求;企業的外部市場環境和管理需求的不斷變化也使得各級管理人員不斷提出新的資訊需求。

這些因素都將導致適應性維護工作的產生。進行這方面的維護工作也要像系統開發一樣,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

完善性維護是為擴充功能和改善效能而進行的修改,主要是指對已有的軟體系統增加一些在系統分析和設計階段中沒有規定的功能與效能特徵。這些功能對完善系統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另外,還包括對處理效率和編寫程式的改進,這方面的維護佔整個維護工作的50%~60%,比重較大.也是關係到系統開發質量的重要方面。

這方面的維護除了要有計畫、有步驟地完成外.還要注意將相關的文件資料加入到前面相應的文件中去。

預防性維護為了改進應用軟體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為了適應未來的軟硬體環境的變化,應主動增加預防性的新的功能,以使應用系統適應各類變化而不被淘汰。例如將專用報表功能改成通用報表生成功能,以適應將來報**式的變化。這方面的維護工作量佔整個維護工作量的4%左右。

第六章空間資料庫設計(4道題)

gis空間元資料標準

7個主要子集:

標識資訊(idendification)

標識空間資料的名稱、由誰開發的、是關於哪個區域的、包括的專題、現勢性如何、對資料的使用和獲取有何限制等

資料質量資訊(data quality)

屬性精度、完備性報告、空間位置精度和垂直精度報告等

空間資料組織資訊(spatial data organization)

空間表示型別、向量空間表示資訊、柵格空間表示型別和影像空間表示型別等

空間參照資訊(spatial reference)

空間參照系型別、水平座標系統定義和垂直座標系統定義等

實體和屬性資訊(entity and attribute)

實體型別定義、型別名稱、屬性名稱和屬性標識碼等

發行資訊(disribution)

發行部門、發行日期、訂購程式等

元資料參考資訊(metadata reference)

元資料日期資訊、聯絡位址、限制條件和安全資訊等

3個次要子集:

引用文獻資訊(citation)

標題、作者、參考時間、出版資訊和版本等

GIS設計與實現複習

發展階段的組成 模擬地理資訊系統階段 地圖 包括地形圖和專題圖 學術探索階段 50年代 cgis 飛速發展和推廣應用階段 70年代以後 arcgis 地理資訊產業的形成和社會化地理資訊系統 social gis 的出現 90年代後 webgis gis軟體發展 整合式gis 模組式gis 核心式gi...

期末考試複習

1 若分式的值為零,則x的值為 a.1 b.1 c.1 d.0 2 下列運算正確的是 a.x4 x3 x12 b.x3 4 x7 c.x4 x3 x x 0 d.x4 x4 x8 3 已知三角形的兩邊長分別為3cm和8cm,則此三角形的第三邊的長可能是 a.4cmb.5cmc.6cmd.13cm 4...

培訓與開發期末考試複習

第一章1.培訓與開發 是指企業針對員工有計畫 有組織實施的系統學習和挖掘潛力的行為過程,通過員工知識 技能 態度乃至行為的定向改進以及潛力的發揮,確保員工能夠按照預期的標準和水平完成工作任務。2.傳統培訓與現在培訓的比較 現代培訓注重激發員工的學習動機,強調員工有自我發展的主觀能動性與獲取新知識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