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第6課導學稿

2022-12-09 17:48:04 字數 1671 閱讀 6305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6課《對外友好往來》導學稿

教師寄語:和平友好是世界交往的前提。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隋唐對外友好交往的情況,主要與日本、天竺。2.分析隋唐出現頻繁交往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思考與探索,培養從歷史條件觀察問題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比較日本與唐政治、經濟、文化及生活等方面的相似性,認識到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本課重點唐朝與日本、天竺的交往。難點是唐朝政策和今天的開發的區別。

【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知識梳理。

1.天竺是的古稱,唐朝時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     。

2.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    、    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3.漢朝傑出的使者    ,並開闢了聞名     ,中印史上傑出的使者     ,中日交流史上傳播者     。

4.佛教發源地在傳入中原,北朝為宣揚佛教,開鑿石窟著名的唐朝時西遊天竺,並寫成《     》成為研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5.早在朝時,日本派遣隋使來到中國,在中日交往中,最有影響的是高僧    (   時期)設計的      。

6.列舉唐太宗唐玄宗的功績。

二、合作**,展示反饋。

1.看p28、p29《唐朝對外主要交通路線圖》,分析歸納唐朝的對外政策,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

2.p29—p31分析歸納唐朝與日本、新羅、印度的交往史實(從次數、規模、影響來對比)。

3.對外交往中比較著名的人物及事蹟。

三、拓寬延伸,深入提高。

天竺戒日王對玄奘說:「**聞彼國有《秦王破舞》,未知秦王何許人,有何功德?」你能幫助他嗎?

4、達標檢測,複習鞏固

(一)、慧眼識真:選擇題

1、唐時東渡日本弘揚佛法的高僧是( )a、鑑真 b、崔致遠 c、遣唐使 d、玄奘

2、玄奘前往印度時,印度半島被稱為( )a、印度 b、印尼 c、天竺 d、孟加拉

3、玄奘回國後,以其親身見聞寫成的著作是( )

a、《西遊記》 b、《桂苑筆耕》 c、《老子》 d、《大唐西域記》

4、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a、高麗 b、西域 c、天竺 d、日本

5、玄奘西行的出發點是( )a、邏些 b、長安 c、涿郡 d、洛陽

6、高僧鑑真東渡日本發生在( )a、隋朝 b、西漢 c、唐朝 d、秦朝

7、「唐風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對下列哪個國家文化的影響( )

a、新羅 b、日本 c、波斯 d、天竺

8、下列人物中,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傑出貢獻的是( )

(1)李冰 (2)李春 (3)玄奘 (4)鑑真

a、(1)(2) b、(3)(4) c、(1)(4d、(2)(3)

9、下列國家,受唐朝文化影響最大,在社會生活上至今還保留著唐朝人的某些風尚的是( )

a、朝鮮 b、阿拉伯 c、日本 d、印度

2、閱讀郭沫若的下列詩作

鑑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 捨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

請回答:

1、「鑑真盲目航東海」發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2、郭沫若為什麼說鑑真「一片精誠照太清」?

3、「奈良城」屬於哪一國家?哪一句詩體現了鑑真「傳道藝」的影響?

五、課堂小結,暢談收穫。

七年級歷史下冊第3課講學稿

五原縣第三中學初一歷史講學稿班級 姓名 年級 七年級科目 歷史執筆 高自達審核 七年級歷史備課組 學習目標 1 掌握唐玄宗統治前期在政治上採取的措施以及經濟上繁榮的表現的知識。2 通過思考和概括開元時期農業和手工業的成就,提高大家綜合歸納問題的能力。學習重點 盛世經濟的繁榮 學習難點 農業工具的改進...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導學案第8課

生問師答 精講點撥 中華民族早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初期就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化,其成就一直處在世界前列。我國甲骨文是世界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 金文 比甲骨文規範,西周晚期,有人將文字統一整理成一種樣式,稱 大篆 隨著書寫工具的變化,字型也發生...

七年級下冊數學導學稿

第五章相交線與平行線 5.1 相交線 5.1.1相交線序號 1 七年級主備課人 黃梅審核 七年級數學組時間 2010.1 班級姓名 導學目標知識點 1 了解對頂角與鄰補角的概念,能從圖中辨認對頂角與鄰補角。2 知道 對頂角相等 了解 對頂角相等 的說理過程。3 能運用對頂角 鄰補角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