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教材中的經典,增加學生閱讀重量

2023-01-17 14:45:03 字數 2072 閱讀 1762

高中生是不是熱愛閱讀?閱讀量怎樣?做個簡單的調查,我們就會發現學生是熱愛閱讀的,閱讀量也很大,只不過學生閱讀的內容與我們所期望的大相徑庭。

我們希望學生讀一些經典,能增加人生的積澱,而學生讀的更多是奇幻武俠等網路文學,或者是時尚雜誌,而且常常讀得廢寢忘食,熱愛讀經典文學、讀有思想深度的文章的人卻寥寥無幾,為什麼呢?學生愛讀的東西可以統稱為休閒文學、消遣文學,只是眼睛的運動,不太需要大腦思考,閱讀沒有障礙。每個人都喜歡輕鬆,學生喜歡讀這些是很正常的。

只是這些書讀完後沒有精神上的喜悅感,讀完一遍就不想再讀第二遍了。這樣的閱讀沒有重量,對成長沒有太大幫助。經典文學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文學作品。

經典,是屬於乙個時代的,有特定的社會價值;經典,也是屬於作家個人的,有作家的個性,所以需要讀者靜下心邊讀邊思考。經典能跨越時代和個人,對不同時代的讀者思想、人生產生極大的影響。閱讀經典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意義重大。

教材中有很多經典作品。這些作品是架設在學生與經典之間的一座橋梁,運用得好能引導學生走向更廣闊的經典世界。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首先,教師要不斷向學生灌輸閱讀的真正意義:人生時間有限,經歷有限,閱讀是借別人的經歷思想拓展自己生命的厚度,閱讀應該是有重量的精神運動,不斷地反覆,會對學生的觀念形成影響。其次,教師積極引導,幫助學生走進經典。

學生生活的年代、人生經歷、思想認識與作者有差距,閱讀時難免出現障礙,及時清理障礙,減輕學生閱讀負擔,感受到經典的魅力。學生自身閱讀愉悅感受是閱讀經典最原始的、最有效的推動力。第三,努力讓經典走向現實。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獨特內心體驗的外現,雖然時代處境不同了,但它與當下現實生活一定存在聯絡。只有與現實生活發生關聯,文字才擁有生命,才會變得鮮活,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意義。下面,筆者以自己在教學中一些課例來談談如何架設好閱讀的「橋梁」。

有時需要借助各種教學憑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紅樓夢》第3回,交代了賈府的環境,賈府的主要人物,為全篇情節的展開、人物的刻畫作鋪墊。讀好本文,能激發學生去通讀《紅樓夢》全文。

選文情節並不波瀾起伏,人物心情也沒有大起大落,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很多學生粗枝大葉,走馬觀花看過一遍,對要掌握的賈府社會地位,賈母、王熙鳳、賈寶玉地位性格沒有形成認識,更不要說感受到曹雪芹高妙的藝術手法、深厚的筆力。這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關鍵。

在學生通讀課文之後,筆者**了電視劇集《紅樓夢》相關片段,演員精彩的表演一下子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時抓住寶黛二人初次見面卻彼此眼熟這一點,由教師或學生講述「木石前盟」的故事,其中「把一生所有的眼淚都還給他」的情節激發了十七八歲的中學生的浪漫情懷。然後再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對應的「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讓學生體會到描寫的細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再細讀文字,感受林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謹慎,賈母的老祖宗地位,王熙鳳的逢迎巧變,賈寶玉的反抗叛逆。在多**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用音像資料作為教學憑藉,利用貼近學生情感的相關情節激發興趣。

在學生走進課文之後,加以不斷地追問:「『木石前盟』怎麼就敵不過『金玉良緣』?薛寶釵獲得了與寶玉的婚姻,但是否就獲得了幸福?

」既可以促使學生課後的延伸閱讀,又可以引發對情感婚姻的思考。當學生閱讀中有困惑時,可以運用時代背景資料解除學生困惑,加深理解。《蘭亭集序》第一部分從人賢、時美、景美、事趣、興雅幾方面強調「信可樂也」,可第二部分歡樂瞬間轉變成悲傷,由樂至悲之間沒有任何感情緩衝帶,學生對此常常難以理解。

這雖然可以用個體心理的樂極生悲、興盡悲來來解釋,但這種解釋顯然缺乏說服力。這時可將王羲之所處的魏晉時代特點介紹給學生:魏晉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時代,也是士人遭受屠戮和**最嚴重的時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魏晉士人或談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內」,或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之外」,尋求暫時的快樂。

士人深深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無常,就像蝴蝶華麗的翅膀,輕輕一捏便會黯然。因此,魏晉士人有共同噩夢般的記憶和集體的幻滅,流露出對生命的傷逝。在王羲之心中,眼前的美景在「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有了時代的依據。

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王羲之有不同於別人的看法:「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為虛妄,齊彭殤為妄作」,把死和生看得一樣重要,肯定了生命的意義,這是個體生命的覺醒。背景資料的介紹既能使學生理解作者情緒的突然變化,又感受到作者不受環境影響積極的一面:

在惡劣的環境中如何生存?白色恐怖中如何讓生命呈現一些亮色?如何保持人格的相對獨立?

高效課堂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引導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多聽 多說 多讀 多思 多寫,人人動手 動腦 動情 動口 動筆,使每位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關鍵詞 快樂閱讀 高效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皮亞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師應在 高效課堂 的...

數學教學中的學生心理運用

摘要 數學因為自身的學科特點,是許多同學求學道路上的攔路虎,使不少同學產生厭煩和恐懼心理。針對這種現狀,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上,都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關鍵詞 數學教學 學生心理 學習情感 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滲透 實...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拓展法的運用

作者 施春霞 基礎教育論壇 上旬 2019年第01期 摘要 在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閱讀課程的擴充舉措來豐富閱讀課堂和閱讀教學維度,要遵照特定學生的認知水平挑選一些好的閱讀資料,拓展法是一種有效的閱讀訓練手段。文章從在教學中注重追本溯源 在閱讀中注重滲透情感 在應用中拓展閱讀技能的實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