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科學 四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知識整理

2023-02-02 07:27:05 字數 2915 閱讀 1772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 知識整理

第一課《身體的結構》

1、從外形上看,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四部分組成。人的身體左右兩部分是(對稱)的。

2、人體有的器官從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我們卻能聽到或者摸到它們的存在。例如:心臟是我們能聽到的內部器官,肌肉、關節和骨頭都是我們能摸到的內部組織。

3、身體能夠做很多任務作,而且工作時總是有多個部位(同時參與)、(共同完成)。

4、對於身體有殘疾的人,我們應該(關愛),並盡力給予(幫助)。

第二課《骨骼、關節和肌肉》

5、我們的身體裡有乙個支架,這就是(骨骼)。骨骼(不能)獨立運動。

6、人體的各種運動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帶動(骨骼、關節)而實現的。人體骨骼是由206塊骨頭組成,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

7、骨骼的作用:(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器官、塑造體型)。

8、人體的活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組合形式也不同。

9、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

第三、四課《運動起來會怎樣》

10、運動前和運動後,我們的呼吸和心跳都會發生變化。運動前呼吸和心跳的次數(比較慢),運動後呼吸和心跳的次數都(變快了)。

1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支氣管)、(肺)、(橫膈膜)等。

12、(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伴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

13、為什麼運動時呼吸會加快?因為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呼吸的次數要比平時多,撥出和吸入氣體的數量也比平時多。

14、我們的呼吸平靜時一般為每分鐘20次左右,心跳為每分鐘80次左右。

15、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後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

16、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呼吸、心跳)也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養分)和(氧氣)。

17、(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撥出的氣體總量。

18、心臟由最有力的肌肉組成,心臟不停跳動,實際上是在(收縮)和(舒張),把血液從心臟擠到全身,又使血液流回到心房。

19、心臟位於胸腔的(中部偏左下),形狀像乙個倒置的(桃子),上寬下窄,大小和自己的(拳頭)差不多。

20、血液是人體的運輸兵,它在全身(迴圈)流動,把(氧氣)和(營養)輸送到全身,又把(廢物)和(二氧化碳)運送到相關部位排出體外。

21、為什麼運動時心跳會加快?因為伴隨著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氣,心跳也就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血液。

22、合理的休息與良好的(睡眠),會讓心臟更好地工作,有利於我們的健康。

第五課《食物在體內的旅行》

23、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於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

24、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和(大腸)。

25、人體的每個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們愛護。消化食物時,也會消耗(氧氣)。

口腔:把食物嚼碎、磨碎;

食道:把食物運輸到胃裡;

胃:進一步磨碎食物,分泌胃酸來分解食物;

肝:分泌膽汁,幫助消化食物;

小腸:消化食物,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大腸:吸收水分,儲存食物殘渣。

26、食物在我們體內經過的旅程長約(9公尺),歷時約(24)小時。

第六課《食物在口腔裡的變化》

27、(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是由(牙齒、舌頭、唾液)共同完成的。

28、牙齒的功能:咀嚼食物、幫助發音、美觀。

29、牙齒按形狀給牙齒分類,可分為門齒(有8個)用來切碎食物;犬齒(有4個)用來撕開食物;臼齒(有20個)用來磨碎食物。

30、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嚥」的道理是牙齒將食物磨碎,以利於食物在體內消化。

31、(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

32、保護好牙齒對我們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義。如果牙齒不好,消化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整個身體的運動。

33、經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

34、把一塊饅頭或一些公尺飯放在口中不停地嚼,別嚥下,過一會兒口中有什麼感覺?

答:把一塊饅頭或一些公尺飯放在口中不停地嚼,別嚥下,過一會兒口中覺得有點甜,因為饅頭、公尺飯中的澱粉被唾液分解成為醣類,所以感覺有點甜。

第七課《相互協作的人體器官》

35、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依靠身體(各個器官)的協同工作才能完成。

36、經常運動,(心臟)會變得強壯,(肺活量)增大,能為身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

37、如果食物在體內消化得好,我們就會吸收更多的(營養),為(骨骼)、(肌肉)的生長提供養料。

38、(健康生活),就是我們在了解了自己身體的結構和相互作用之後,愛護它們,促進它們更協調地工作。

39、寫出運動對我們身體的一些好處?

經常運動心臟會變得強壯,肺活量會增大,能為身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增強體質、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運動可以使我們增強體質,少生病。

40、說說人體各器官之間的聯絡。

消化器官為人體提供養料,呼吸器官為人體補充氧氣,這些養料和氧氣又通過血液迴圈系統來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地方,為我們的生長、工作提供能源。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依靠身體各個器官相互關聯、彼此協調工作才能完成。

41、怎樣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

一、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一日三餐有規律,吃飯細嚼慢嚥,不暴飲暴食,不亂吃零食等。

二、講究飲食衛生,如: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不乾淨的食物,飯前不要喝水,飯後不要立即運動等。

42、人在呼吸衛生方面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答:為了保護呼吸器官的健康,我們必須做到:①加強鍛鍊身體,提高呼吸器官的抗病毒能力;②掃地前先灑水,避免灰塵飛揚,保持空氣清潔,使肺不吸入灰塵;③不隨地吐痰,避免病毒、病菌在空氣中傳播;④不吸菸,避免有害物質進入肺部,造成呼吸道感染疾病。

教科版科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四年級上冊教材目錄 天氣 溶解 聲音 我們的身體 天氣1 我們關心天氣 2 天氣日曆 3 溫度與氣溫 4 風向和風速 5 降水量的測量 6 雲的觀測 7 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溶解1 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2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 3 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4 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 溶解的快與慢 6 ...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反思集

我們關心天氣 教學反思 這個星期正式進入四六年級科學的學習。我們學校對科學課的安排是四年級每週兩節課六年級每週三節課。四年級科學上冊的第一單元是 天氣 其中第一課時是 我們關心天氣 第二課時是 天氣日曆 我們關心天氣 這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天氣符號,學會描述天氣,所以當我出示各種天氣符號圖時,學生...

教科版科學小學四年級上冊教案

四年級上冊教材目錄 溶解 聲音 天氣 我們的身體 溶解1 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2 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 3 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4 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 溶解的快與慢 6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 7 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 聲音1 聽聽聲音 2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3 聲音的變化 4 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