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故事感悟教師的實踐智慧型

2021-03-04 01:43:02 字數 3184 閱讀 3077

近幾年來,隨著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教師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和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使得教師們在應對改革、迎接挑戰中不約而同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當一名好的幼兒教師,真難!

」面對教師的這種感受,作為一名經常深入一線與教師共同扎根實踐研究的教研員,我很能理解她們所付出的辛苦,也深切地感受到:做一名愛孩子的老師容易,做一名懂孩子的老師難;做一名孩子生活的照料者容易,做一名孩子學習的促進者難;做一名負責任的老師容易,做一名有智慧型的教師難。它們中的前一方面是對幼兒教師的基本要求,而後一方面則是對她們的更高要求。

如何做到在讀懂孩子的基礎上促進孩子的學習與發展,進而成為一名有智慧型的教師?這是教師在教育改革中面臨的一大難題。關於教師實踐智慧型的文章和書籍有很多,本文只想借助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三個案例,來講述三位教師的故事,以及我對教師如何提公升實踐智慧型的一些切身感悟。

一、敏感於幼兒的需要並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感受,是教師提公升實踐智慧型的基本前提

故事一:小**中的大空間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進入到中班後期尤其是大班之後,老師就會陸續開始讓孩子們自己來登記考勤。通常的做法是,老師給孩子們畫好一張大的出勤記錄**,上面標有日期和孩子的名字兩項內容,然後讓孩子們每天早上來園後在自己的名字和與當天日期對應的空格裡畫「√」,以表示他今天來園了。於是,很多老師都會將這件事作為一項常規工作,並按著這種習慣了的做法來做。

也有一些老師會結合大班課程中的目標——能書寫自己的名字——來讓孩子們自己簽名,以示出勤。

與這些習慣性的做法相對照,藍天宇鋒幼兒園的劉教師在開展這一工作時,卻以她獨特的視角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可以自己登記出勤,在這個環節中,存在著許多的教育價值。」她的這一想法一經提出,就遭到了其他老師的質疑:

「每天的兒童出勤登記是教師常規工作的一項,不就是『***到」嗎?有什麼教育價值啊?」在該園管理者姚老師的鼓勵和支援下,劉老師決定把記錄考勤的權利完全交給孩子,並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方式來記錄,還引導他們統計每天來園的小朋友數和每個小朋友每月來園的天數,於是設計出了下面的出勤記錄表:

對於「我的出勤我記錄」,孩子們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每天早晨孩子們來園的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自己的名字下面畫上表示自己出勤的小標記,然後歡喜地數著「1、2、3……我們班今天來了29個小朋友」。後來,有一天,劉老師在孩子們的記錄中發現了「中非論壇」這四個字,感到非常奇怪:

「這個孩子為什麼不畫自己的標記,而是寫上了這四個字呢?」當跟這個孩子詢問原因時,孩子說:「我爸爸說今天北京要召開中非合作論壇會議,我想把它記下來。

」於是,由這個孩子開頭,每乙個小小的記錄格都陸續變成了孩子們記錄自己當天的心情、表達自己想法的空間。畫靈巧小汽車的明明說:「今天我是坐爸爸的汽車來的」。

畫小恐龍的亮亮說:「我最喜歡恐龍了」。畫媽媽頭像的樂樂說:

「今天我媽媽過生日,我要給他畫張畫。」……於是,老師感受到,當我們把表達的權利還給孩子時,孩子會呈現出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給我們!

選自藍天宇鋒幼兒園)

「方寸空間」體現教師對孩子想法的敏感、理解和尊重

一張記錄著全班孩子出勤情況的記錄表,看上去並不算小,但具體到每乙個孩子身上,留給他們的也就是「豆腐塊」大小的方寸空間。而就是在這個對於**來說很不起眼的「方寸空間」中,孩子們卻在表達著他們在生活中的關注點、興趣愛好以及他們自己對於周圍生活中人與事的獨特感受和認識。於是,畫勾或簽名的刻板記錄方式被孩子們獨特的表達方式所取代,「方寸空間」被賦予了更多的教育價值而變成了孩子表達自我的廣闊空間。

試想,如果劉教師沒有打破常規、改變習慣的勇氣去嘗試一種不同以往的做法,就不會把記錄的權利完全交給孩子;如果沒有劉老師對於孩子想法的敏感、理解和尊重,也就不會有孩子各種各樣體現其個性特點的自我真實想法的流露。

「理解和尊重」引導著教師去發現孩子的需要、讀懂孩子的心思

我們常說要做一名敏感的教師,而敏感的教師與不敏感的教師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他是否能夠從孩子的乙個眼神、表情、動作、一句話等一些細微的行為表現中,察覺出孩子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下的獨特感受與想法,是否能夠據此判斷出孩子可能的需要,並帶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尊重他們的想法的態度,去進一步聆聽他們的心聲,解讀他們的心思。因此,對孩子需要的敏感、理解和尊重是教師通往幼兒心靈深處的鋪路石,是做一名智慧型教師的前提。

孩子不同尋常、出乎預料的行為表現是教師走進孩子心靈之門的一把「鑰匙」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經常會表現出一些在**眼裡有些荒誕、不可理解甚至可笑的行為來。如果我們真正理解孩子,那麼就能夠認識到這是由於他們受到已有經驗及各方面發展的限制而做出的獨特反應。作為普通的**,也許可以一笑而過,但對於教師來說,恰恰需要抓住這些對於我們的教育生活有特殊意義的關鍵事件,把它作為一把鑰匙,去開展我們與孩子之間的心靈對話。

二、在把握直接指導的同時根據具體情境利用好間接指導的手段,是教師提公升實踐智慧型的重要方面

故事二:假「蛋糕」中的真體驗

娃娃家是小班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區域。在這裡孩子們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然而然地帶進遊戲中去。在學期初張老師按照往常的工作慣例布置了娃娃家的環境,除了為孩子提供了娃娃、**家具、食品、生活用品等遊戲材料之外,還針對孩子當前對過生日感興趣的現狀,給孩子們提供了教師自製的、非常精美漂亮的生日蛋糕,進而引發幼兒開展了過生日的遊戲活動。

當幼兒面對著上面插著蠟燭、裝飾精美的三層蛋糕時,很自然地就喚起了他們往常在家裡過生日、吃蛋糕的生活經驗。於是,他們一邊做著拿勺子舀蛋糕的動作,一邊把勺子送到嘴裡假裝大口地吃蛋糕。其中的乙個男孩子還時不時地發出嘖嘖的聲音,吧唧著嘴說:

「太好吃!了」「吃」了一會兒,孩子們又想起了過生日還會吹蠟燭、唱生日歌的情景,於是乙個孩子假裝吹蠟燭,接著他們又一起拍手唱起了生日歌。就這樣,孩子們在娃娃家裡不停地重複著這樣的動作。

觀察了幾天之後,園所的管理者和張教師一起對孩子的這些遊戲表現進行了分析,發現幾天來孩子的遊戲水平一直處於這樣的簡單模仿狀態。雖然模仿是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但張老師意識到幼兒的這些簡單模仿行為只是其在自身原有經驗上的重複,而沒有進一步的發展,長期下去會影響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和積極性。基於此種考慮,張老師在管理者的指導下嘗試調整了遊戲材料,把製作精美的成品蛋糕換成了由三個大小不同的紙盒貼上在一起構成的蛋糕坯子,同時還為幼兒提供了橡皮泥、皺紋紙等裝飾蛋糕用的材料。

於是,在遊戲材料的引導下,孩子們的行為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單純地模仿吃蛋糕變成了用橡皮泥等裝飾材料來製作自己喜歡的蛋糕。他們有的團球,有的搓條,還有的用彩紙給蛋糕上顏色,用小棍兒做蠟燭插在最上面的一層蛋糕上。幾個孩子都在忙著自己手中的「活兒」,專注而投入地神情讓人覺得他們彷彿真的在做蛋糕。

就這樣,隨著張教師投放遊戲材料的變化,幼兒的遊戲狀態也在發生著悄然的變化。這一變化過程讓張教師進一步感受到了兩種不同的遊戲材料給幼兒的遊戲帶來的不同影響。

選自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

「蛋糕的變遷」滲透了教師的間接指導

感動教師的教育故事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 讀後感 感動,是一種情感,是一種領悟,是一種尊重。時代在變化,在發展,但我們卻變得越來越物質,越來越冷漠。教師這個高尚 特殊的職業尤其需要這麼乙份感動。在乙個偶然機會中,我閱讀了 感動教師的119個教育故事 這本書沒有任何虛偽的說教,沒有 假大空 式的豪言壯語,通過乙個個...

做一名有智慧型的教師教師教育智慧型的修煉》讀後感

做一名有智慧型的教師 教師教育智慧型的修煉 讀後感 雖然我也是一名從教十幾年的 老 教師了,可我越來越覺得現在的學生是越來越很難教,給學生上課好像都要鬥智鬥勇,不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能認真地聽講,還要讓學生在課後也能隨著老師的思維去思考 去領悟。要做到這一點可是真不容易,那要求老師必須是極富智慧型的。...

令我難忘的教師的教育故事

糖果 教育 上饒市逸夫小學劉湘麗 當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校長。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將其制止,並責令他到校長室等候。陶先生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塊糖遞給他 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按時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他 這也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說明你很尊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