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準測量設計和技術要求

2021-03-04 07:07:05 字數 3575 閱讀 9719

1. 水準網的布設

1.1水準網的技術設計

水準網布設前,必須進行技術設計,獲得水準網和水準路線的最佳布設方案。技術設計的要求、內容和審批程式按照zd a75 001《測繪技術設計規定》執行。

1. 2高程系統和高程基準

水準點的高程採用正常高系統,按照1985國家高程基準起算。

海上島嶼不能與國家高程網直接連測時,可建立區域性水準原點,根據島上驗潮站平均海

水面的觀測確定其高程,作為該島嶼及其附近島嶼的高程基準。凡採用區域性水準原點測定的水準點高程,應在水準點成果表中註明,並說明區域性高程基準的有關情況。

1. 3水準測量的精度

每公里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和每公里水準測量的全中誤差一般不得超過表1

規定的數值。

表 1 和的計算方法見後面式(1)和式(2)規定。

2. 選點與埋石

2.1選點

2.1.1選定水準路線時,應盡量沿坡度較小的公路、大路進行,應避開土質鬆軟的地段和磁場甚強的地段,應避開行人、車輛來往繁多的街道和大的火車站等,應盡量避免通過大的河流、湖泊、沼澤與峽谷等障礙物;選定水準點時,必須能保證點位地基堅實穩定、安全僻靜,並利於標石長期儲存與觀測。

2.1.2每乙個水準點點位選定後,應設立乙個注有點號、標石型別的點位標誌,並按規定填繪點之記;在選定水準路線的過程中,須按規定繪製水準路線圖;對於水準網的結點,還須按規定格式填繪結點接測圖。

3. 2埋石

水準標石,含基岩水準標石、基本水準標石和普通水準標石三大型別。根據其製作材料和埋石規格的不同,可分別為表2所列十一種標石。

表 2標石的埋石型別可根據實地情況及相應的規定要求選定、埋設和整飾。

4. 儀器的技術要求

4.1儀器的選用

二等水準測量中使用的儀器按表3規定執行。

表 34.2儀器應按規範在作業前後或作業過程中作相應的檢校。

4.3儀器技術指標

二等水準測量中所用儀器其技術指標按表4規定執行。

表 4表4中自動安平水準儀磁致誤差,指自動安平水準儀在磁感應強度微0.05mt的水平方向上的穩恆磁場作用下,引起視線的最大偏差。

5.水準觀測

5. 1觀測方式

5.1.1二等水準測量採用單路線往返觀測。一條路線的往返測,須使用同一型別的儀器和轉點尺承,沿同一道路進行。

5.1.2在每一區段內,先連續進行所有測段的往測(或返測),隨後再連續進行該區段的返測(或往測);若區段較長,也可將區段分成20~30km的幾個分段,在分段內連續進行所有測段的往返觀測。

5.1.3同一測段的往測(或返測)與返測(或往測)應分別在上午與下午進行。

在日間氣溫變化不大的陰天和觀測條件較好時,若干里程的往返測可同在上午或下午進行。但這種里程的總站數,不應該超過該區段總站數的30%。

5.2觀測的時間和氣象條件

水準觀測應在標尺分劃線成像清晰而穩定時進行。下列情況下,不應進行觀測:

a. 日出後與日落前30min內;

b. 太陽中天前後各約2h內(可根據地區、季節和氣象情況,適當增減中午間歇時間);

c. 標尺分劃線的影像跳動而難於照准時;

d. 氣溫突變時;

e. 風力過大而使標尺與儀器不能穩定時。

5.3設定測站

5.3.1二等水準觀測,須根據路線土質選用尺樁或尺臺(尺臺重量不輕於5kg)作轉點尺承,所用尺樁或尺台數,應不少於4個。特殊地段可採用大帽釘。

5.3.2測站視線長度(儀器至標尺距離)、前後視距差、視線高度按表5規定執行。

表 5 注:下絲為近地面的視距絲。

5.4間歇與檢測

5.4.1觀測間歇時,最好在水準點上結束。

否則,應在最後一站選擇兩個堅穩可靠、光滑突出、便於放置標尺的固定點,作為間歇點。如無固定點可選擇,則間歇前應對最後兩站的轉點尺樁(用尺台作轉點時,可用三個帶帽釘的木樁)做妥善安置作為間歇點。

5.4.2間歇後應對間歇點進行檢測,比較任意兩尺承點間歇前後所測高差,若符合限差(見表6)要求,即可由此起測;若超過限差,可變動儀器高度再檢測一次,如任超限,則須從前一水準點起測。

5.4.3檢測成果應保留,但計算高差時不採用。

5.5測站觀測限差

測站觀測限差應不超過表6的規定。

表 6使用雙擺位自動安平水準儀觀測時,不計算基輔分劃讀數差。

測站觀測誤差超限,在本站發現後可立即重測,若遷站後才檢查發現,則應從水準點或間歇點(須經檢測符合限差)起始,重新觀測。

5.6各類高程點的觀測

5.6.1當觀測水準點以及「其他固定點」時,須仔細檢查對該點的位置、編號和名稱是否與計畫的點之記相符。

5.6.2在水準點及「其他固定點」上放置標尺前,須卸下標尺底面的套環。標尺的整置位置如下:

a. 觀測基岩水準標石時,標尺置於主標誌上;觀測基本水準標石時,標尺置於上標誌上。若主標誌或上標誌損壞時,則標尺置於暗標誌或下標誌上。

對於未知上、下標誌(或主、暗標誌)高差的水準標石,須測定上、下標誌(或主、暗標誌)間的高差。觀測時使用同一標尺,變換儀器高度測定兩次,兩次高差之差不得超過1.0mm。

高差結果取中數後列入高差表,用括號加註;

b. 觀測「其他固定點」時,標尺置於需測定高程的位置上,在手簿中應予說明。水準點的「其他固定點」的觀測結束後,應按原埋設情況填埋妥當,並按規定進行外部整飾。

5.7結點的觀測

5.7.1觀測至水準網的結點時,須在觀測手簿中詳細記錄接測及檢測情況,填繪格式與規範所定結點接測圖相同。

5.7.2經觀測證實位於地面變形地區的結點,應與當地變形觀測網連測,並納入該地變形觀測規劃。

5.7.3位於變形量較大地區的結點,應由幾個觀測組協同作業,盡量縮短連測時間。

5.8新舊路線連線時的檢測

5.8.1新設的水準路線與已測的水準點連(接)測時,若該水準點的前後觀測時間超過三個月,須進行檢測。

5.8.2對高等級路線的檢測,按新設路線的等級進行;對低等級路線的檢測,按已測路線的等級進行。

5.8.3檢測時,須單程檢測一已測測段。如單程檢測超限,則應檢測該測段另一單程;若高差中數仍超限,則繼續往前檢測,以確定穩固可靠的已測點作為連線點。

5.9往返測高差不符值、閉合環差

往返測高差不符值、閉合環差和檢測高差較差的限差應不超過表7的規定。

表 7注:k——測段、區段或路線長度,km ;

l——附合路線長度,km ;

f——環線長度,km ;

r——檢測測段長度,km 。

5.10成果的重測和取捨

5.10.1測段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超限,應先就可靠程度較小的往測或返測進行整測段重測,並按下列原則取捨。

a. 若重測的高差與同方向原測高差的不符值超過往返測高差不符值的限差,但與另一單程高差的不符值不超出限差,則取用重測結果;

b. 若同方向兩高差不符值未超出限差,且其中數與另一單程高差的不符值亦不超出限差,則取同方向中數作為該單程的高差

c. 若a款中的重測高差(或b款中兩同方向高差中數)與另一單程的高差不符值超出限差,須重測另一單程;

d. 若超限測段經過兩次或多次重測後,出現同向觀測結果靠近而異向觀測結果間不符值超限的分群現象時,如果同方向高差不符值小於限差之半,則取原測的往返高差中數作為往測結果,取重測的往返高差中數作為返測結果。

5.10.2區段、路線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超限時,應就往返測高差不符值與區段(路線)不符值同符號中較大的測段進行重測,若重測後仍超出限差,則須重測其他測段。

二等水準測量設計和技術要求

1.水準網的布設 1 1水準網的技術設計 水準網布設前,必須進行技術設計,獲得水準網和水準路線的最佳布設方案。技術設計的要求 內容和審批程式按照zd a75 001 測繪技術設計規定 執行。1 2高程系統和高程基準 水準點的高程採用正常高系統,按照1985國家高程基準起算。海上島嶼不能與國家高程網直...

二等精密水準測量

一 目的 1 通過一條水準環線的施測,掌握二等精密水準測量的觀測和記錄,使所學知識得到一次 實際的應用。熟悉精密水準測量的作業組織和一般作業規程。二 要求 每組選定一條0.6 1.0km的閉合水準環線,每人完成不少於乙個測站上的觀測 記錄 打傘 扶尺 量距的作業。計算環線閉和差。三 實習步驟 作業步...

二等水準測量實習報告

二等水準測量與平差實習 成果報告 班級 測繪一班小組號 二組 組員 成績指導教師 劉成龍 西南交通大學測量系 2012年 3月 目錄一 高程控制網的技術設計 2 二 二等水準測量實習概述 2 三 測段高差較差情況 3 四 水準測量高差觀測值平差成果表 5 五 水準測量高程平差值和精度成果表 5 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