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基於表現性評價的教學設計

2022-02-21 12:48:04 字數 3795 閱讀 8108

**表現性評價

摘要:表現性評價,顧名思義就是由表現來進行評價,許多學者都對表現性評價作出界定,我比較贊同美國評價專家斯蒂金斯說的:表現性評價就是讓學生參加一些活動,要求他們實際表現出某種特定的表現性技能,或者建立出符合某種特定標準的成果或作品。

究竟什麼是表現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的由來,以及基於表現性評價的學力問題;表現性評價的實施以及與現今教育的結合等,這些都是我們所要理清的思路。學習評價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熱點,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就出版發行了乙份倡導提高學力的報告性檔案《處於危機中的國家》(a nation at risk)引起了美國民眾的極大關注,「真實性評價」論正是基於批判和質疑「標準化考」的聲音所誕生的。

而真實性評價又是什麼呢?下文,我將予以贅述。表現性評價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我們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考試就大量使用了表現性評價,在考生中舉之後,吏部在正式任命之前還要施以表現性評價,其標準為「身言書判」,即要考察應試者的字型是否「楷法遒美」文章是否「文理優長」表達是否「詞論辨正」,儀表是否「體貌豐偉」等,但是到近代以來,評價適應科學化,客觀化的潮流,表現性評價日趨式微。

在我國,對表現性評價的研究還處在實驗和探索階段,對表現性評價的運用基本處於感性的,隨意實踐階段。並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影響了這種方法潛在優勢的發揮和功能的實現。所以,我們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上對表現性評價做充分的研究,促進表現性評價的有效運用。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學力;評分規則 ;相對評價;基於目標評價;真實性評價

一、 教育評價的主要形式及發展,優缺點對比

首先出現的是相對評價,何為相對評價,就是一群體為基準的評價,是通過評定學生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來評價學生狀況的。我們所熟知的排名次就是這一評價模式,它所採用的就是學生在學年,班級中的相對位置評價,相對評價具有客觀性和可靠性,但是他也存在一系列問題。首先,相對評價只能顯示學生在所屬集體中的名次式排名,不能讓人具體理解某一位學生達到了什麼程度的學習目標,其次只注重位置關係,並不能細緻地顧及到各個學生的有點,潛力及進步情況,再次依照統計學建構的方法,針對五六十人的班級很難發揮其作用。

尤其2023年二月日本發生的成績冊大討論事件,將相對評價推上了批判的層面。相對評價是以「一定會有掉隊生存在」這一不具有教育意義的見解為基礎的,以相對評價作為評價的手段,容易產生「學習就是成王敗寇」的學習觀,就使排他性競爭普遍化。而且一旦學生學習不好就歸咎於學生不努力或能力不足,這就違背了教育評價本來的目的和作用。

根據歷史上對相對評價的批判,另一種教育評價的觀點開始誕生,這便是到達度評價,到達度評價是基於「學力保障」的觀點而提出的,即通過教育讓所有孩子都掌握在公共社會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學習能力,採用相對評價時,對學習成績相對落後的學生,教師容易將責任歸咎於學生本身,即認為學習成績落後學生不努力才會在學習競爭中敗北,而到達度評價中,老師要根據評價的結果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最終實現所有學生的「學力保障」,另外,基於目標的評價還有美國教育家斯克里文提出的「形成性評價」,但是基於目標的評價也存在一系列問題,第一,基於目標的評價以教師規定的「目標」為評價基準,容易忽視沒有被規定但也十分有益的學習活動,第二,基於目標的評價對於學生來說是外部評價,並沒有著眼於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內部評價。第三,基於目標的評價因為重視客觀性,所以其測試範圍相對狹窄。

鑑於此,真實性評價產生,真實性評價是質疑和批判「標準化考試」的聲音中誕生,真實性評價又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檔案袋評價,一種是表現性評價,下面就有關真實性評價論的幾項指標做一番說明。真實性評價的情境具有「真實性」,「真實性」是指布置的評價任務和教學活動必須具有真實性; 以建構主義的學習觀為前提,學習並不是知識的量性積累,而是學習者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由主體不斷構建出自我經驗的內涵,從而獲得新的知識技藝的過程。

評價不只注重學習結果,也注重學習過程;開發評價學習成果的方法,並且讓學生也可以選擇評價方法;評價必須促使自我評價的提高,評價不僅僅是為了讓教師給學生評定成績,更重要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天天向上,所以評價的「所有權」也應該歸於學生自己; 評價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參加,更是家長和社群居民等利益共同體共同參加的教學實踐活動。但是表現性評價性評價也存在一系列不可避免的侷限性,首先,表現性評價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對老師的教師素養要求很高,其次,任務題的數量有限,在數量極為有限的表現任務當中,只能針對某些特定範圍內的知識和能力進行考察,再次是與客觀題相比「可靠性」較低,最後是制定評分規則比較困難。

二、學力與表現性評價的關係

學力即學習的能力,在表現性評價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現衡量學力的評價指標,學力又分為容易視覺化學力和不容易視覺化學力,視覺化學力是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計算能力的基礎性學力,而不容易可視學力,則是支撐這些基礎性學力的基石——父母的文化水平和學生經驗的內涵,表現性評價中,希望通過教育讓所有孩子都掌握在公共社會中生存下去所必需的學力,在相對評價中,排名靠前的學生,說明他學習成績好,並不能說明他是否獲得了「紮實的學力」而真實性評價則是學生是為了獲得紮實的學力,以便適應社會的需要。

三、表現性評價的方法

表現性任務:設計題目時盡量讓試題滿足以下四個特徵和條件。

a要求學生描述自己的思考全過程

b學生能夠使用各種各樣的表現手法(公式語言圖表繪圖)

c採取與現實世界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境設計

d解法可以有很多種

評分準則和設計流程:

評分追則所要評價的包括概念性知識,程式性知識,推論與學習策略,交流能力等。

表現性評價的流程就是學生的解答、評分準則以及評分結果之間反覆校對的乙個過程,尋找學生背後所隱藏的學生思維過程及表現特徵。

解法的種類,針對學生在捲麵該學生運用的的記述,需要評分者一面**學生運用的是哪一種解法,一面遵循該學生的思維過程分析並詮釋他的學力水平,並最終作出合理判斷。

解題方式的型別:

a單純型:運用事先想好的解法之一解題

b列舉型:在區別多種解題思路的基礎上,列舉了好幾種解法

c混合型:運用好幾種解法,但沒有區別描述不同的解題思路

d新型:沒有運用事先預想到的任何一種解法

e 不恰當型:沒有找到任何一種確切的解法。

需注意,這些解題方式並不是為了關注型別本身,而是為了利用不同型別的特點更加簡便有效地辨別學生的思維方式的不同。

概括來說,評價準則可分為以下步驟:

要讓表現性評價在教學中發揮作用,最重要的是從個案分析入手,仔細分析每乙個學生的狀況,因此,統計總分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如果要直觀性、總體性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從總分發布狀況統計表入手比較便捷。

四、對於開展表現性評價對我國的啟示

當前,我國新課程改革倡導學生評價不能只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要重視學生多方面潛能和素質的發展。傳統的學生評價在很多方面已經不能適應這一趨勢,而起源於美國的表現性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學生評價的不足。在我國,對表現性評價的使用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性為對評價理念的理解不全面、評價標準缺乏彈性、表現性任務設計不當、評價反饋無效等四個方面,我國《新課程標準評價建議》指出,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這是向表現性評價邁出的一大步。

啟示:教師要樹立表現性評價觀,從 「從考試觀」到「評價觀」,提高教學質量,考試的分數並不能代表學生的學習能力;盡快建立包括表現性評價在內的多元評價系統,單一的評價模式來評定學生的成就與能力是不科學的,也無法使學生們感受到學習與成長的快樂與動力;國家要加強對教育評價的重視

多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另外,表現性評價雖然是當今潮流,但並不意味著可以用表現性評價代替一切,充訴各種評價與考試,表現性評價雖然具有眾多優勢,但是也存在著許多待於解決的問題,作為評定者,應當了解各種評價方式,配合教學目標及素質的目標,妥善靈活地進行運用,最終充分發揮考試評價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學習評價的挑戰表現性評價在學校中的應用》鄭谷心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表現性評價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的應用》 申宣程大象出版社

《教育測量與評價》黃光揚

中國知網百度文庫

表現性評價

二 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 發揮表現性的全面性在教學中,盡量不過多地干擾學生,也不領著學生一問一答得齊步走,直奔結論,而是把有結構的材料交給學生,讓他們盡可能地發現各種現象和規律,經歷像科學家那樣去認識事物的探索過程。比如在教給學生鐵釘電磁鐵製作方法後,我就把準備好的導線 鐵釘 電池 大頭針發給學生,讓...

表現性評價

所謂表現性評價,就是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完成乙個複雜的綜合性的任務,然後依據學生的各種表現進行評價。例如,指導學生組成調查小組,調查所在城市的旅遊資源的現狀與開發。學生必須進行專案研究,運用多種技能,如提出問題 設計調查方案 收集資料 實地考察 分析資料 合作討論 繪製地圖 寫調查報告 口頭陳...

表現性評價英語

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山東省萊西市店埠鎮庄頭小學王立霞 表現性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何謂 表現性評價 教學 表現性評價給學生製造完整而真實的情境,強調在完成實際任務的過程中來評價學生的發展。不僅要評價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對學生表現的觀察分析,評價學生在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