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動」起來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教學片斷和反思

2022-02-22 14:31:57 字數 1250 閱讀 7411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現就以五年級第九冊教材中的《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公式》的教學為例,談談自己的幾點淺見。

[片斷]

師: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那你能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推導出面積的計算公式嗎?

生1:可以轉化成長方形吧。

生2:也可能轉化成平行四邊形。

生3:也許三角形呢?

…… 師:那好,就請你們利用準備好的學具,小組內先議一議,然後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麼發現?

(學生合作討論,然後動手操作)

師: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大家有什麼發現嗎?

生1:我們組發現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乙個平行四邊形。

s=(a+b)·h÷2

生2:我們組還發現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乙個長方形。

s=(a+b)·h÷2

生3:我們是沿著一條對角線剪開,分割成兩個三角形。

s=a·b÷2+b·h÷2=(a+b)·h÷2

生4:如果是等腰梯形,沿上下底的中點的連線剪開,可以拼成乙個長方形。

s=(a+b)·h÷2

…… (學生想出了很多方法)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麼多的好辦法來推導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繼續發揚這種精神。

[反思]

一、還學習的主動權於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熱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乙個發現者,研究者。」而兒童的這種需要更為強烈。學生一旦在自己的活動中無意間發現了新的知識,就觸動了他的這種需要。

他就會有一種**的慾望,此時的教師應適時地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景,給學生乙個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教師真正做乙個學習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有時教師要捨得「放」,說不定學生會給你更多的驚喜。

二、讓學生親歷知識的獲取過程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教師把自主探索的機會、時空留給學生,讓學生在**過程中感受到問題的存在,從而引發學生**問題、解決問題的慾望。不是說教者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嗎?這個案例中正是注重了這一點。

在教學中,教師以一句「同學們已經掌握了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那你能把梯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來推導面積的計算公式嗎?」把學生的思維拉到「轉化」的思想上來,又給予了多元的方法提示(可以議一議、剪一剪、拼一拼),讓學生的思維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與形式,從而生成了更多的新知識,這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漁」啊!

讓學生動起來

圓的認識 教學隨筆 興隆三小六年級劉曉紅 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 在教學中充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並通過觀察 動手操作 合作 等方式,使學生認識圓的特徵及半徑與直徑的關係,掌握圓的畫法。整節課學生能夠積極主動 發現問題並互相交流。一 讓學生動手...

讓學生動起來

以十分鐘學生活動增強初一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讓學生 動 起來 以 十分鐘 學生活動增強初一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摘要 新課程實施以來,國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視在初一歷史課進行學生活動,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線教師並不重視學生活動的使用。筆者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實踐中摸索到學生活動的一些關鍵點,並初步探尋了一些進行...

讓學生動起來

江夏區烏龍泉礦學校譚國妍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是小學數學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然而當前數教學中存在一些不利於激發學生思維和學習熱情的情境創設現象,如簡單附著,繁瑣多餘,枯燥課堂等,因此,為了提高小學教學課堂教學成效,必須創設乙個健康情況參與到課堂中來積極活動,這是新課標下老師們期望達到的美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