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陶瓷藝術與傳統文化精神

2022-10-04 15:45:04 字數 3099 閱讀 4086

在當下中國藝術現代的歷史潮流中,在多元立體交叉的文化語境中,為了研究和發展我國的陶瓷文化事業,我們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明確的認識,深刻理解和把握我們的民族文化傳統的內涵,這對我國陶瓷藝術的發展創新,具有實質性的深遠意義和價值。

我國美術大家庭裡耀眼的重要成員——陶瓷藝術,在漫長的陶瓷發展歷史中,藝人們創作出了無數的民族瑰寶。享譽全球的瓷都景德鎮自五代時期開始生產瓷器,至今己有千年歷史。景德鎮素有「瓷都」之稱。

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 品種繁多, 裝飾豐富,風格獨特, 以「 白如玉, 明如鏡, 薄如紙, 聲如馨」 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青花、玲瓏、粉彩、顏色釉,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歷經千年,筆者認為:

當下正是我國陶瓷藝術百花爭艷的春天。中國陶瓷藝術應該具有時代精神,民族特色,個性創造的藝術語言,我國陶瓷藝術應該或者必須進入乙個以創作為主的新層面,只有這樣中國陶瓷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陶瓷藝術的制高點。觀今宜鑑古,無故不成今,歷史是不能割斷的,現代詩傳統的延續和超越。

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是以歷史為鑑發展的,對於今天的把握,是在充分了解和認識昨天基礎之上的。沒有傳統的根,就不可能創作出我國優秀的陶瓷藝術作品。因此對於當代陶瓷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考量要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之上。

一、陶瓷藝術與傳統文化的血脈關係

以淺絳彩對後世陶瓷影響為例

中國歷史上兩千多年前就出現了繪畫,至元代產生淺絳彩,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所創的一種國畫山水畫法,擅長此畫法的有黃公望,王蒙兩人。他以水墨鉤皴為主,施以淡鍺,花清渲染著色,又被成為淡彩。晚清道光咸豐年間,當景德鎮粉彩瓷藝術日益衰弱之際,一種與粉彩瓷繪裝飾工藝,風格相近的釉上彩瓷新品種淺絳彩悄然興起。

究竟淺絳彩出現於何時何人,目前尚無確考, 但瓷器界比較認同的說法是其開山鼻祖是程門。此前歷史上陶瓷繪畫很長時間一直是畫師或畫工的作品。其沿用的一直是歷代流傳下來的粉本,特別是後期,從題材到繪畫風格都拘泥於古,少有創新。

淺絳彩給傳統僵化的瓷上彩畫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豐富了瓷畫作品的藝術內涵,開創了全新的瓷上繪畫新風貌,對後世陶瓷人物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首先,開創了後世陶瓷文人畫的先河, 二, 豐富了陶瓷藝術的新文化語言, 三, 直接影響了其後的「珠山八友」。總之淺絳彩人物畫瓷繪雖然存世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七十餘年,但其對於其後的釉上彩繪的發展產生了影響確實極其深遠的。

文人畫家首次參與到瓷繪,把文人畫的審美意趣帶入到瓷繪藝術中,確立了中國畫的裝飾形式,擴大了瓷繪語言,提公升了陶瓷繪畫裝飾的文化藝術品位,它吸引了中國畫家的參與,直接或間接地培養了大批的瓷繪人才,為新粉彩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對之後的瓷上人物畫藝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促進了純藝術繪畫和陶瓷繪畫的融合,影響了後世瓷繪的發展方向。不光淺絳彩,宋代磁州窯白地張家造款墨竹葉紋枕花竹之法就是效法宋代文人如蘇軾的墨竹畫之作,元青花中的竹石紋,則受元代畫家趙孟頫,柯九思等人影響。

由此可見,瓷畫(主要指文人畫)是具有血脈聯絡的。

二、陶瓷藝術中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

以文人畫在陶瓷創作中的風靡為例

陶瓷繪畫從文人畫中吸收技法十分明顯,是出於對成熟的畫種學習而豐富自己表現,一旦工藝技術條件滿足便極力模仿學習。中國畫成熟以來陶瓷繪畫產生極大影響,而其中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文人畫對陶瓷繪畫的發展直至豈能夠成為獨立的藝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美術史上,文人畫無疑是最具有影響力的潮流之一。

中國繪畫造型語言的成熟期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應該是魏晉至唐,而中國繪畫問題不僅是乙個繪畫藝術學意義上的審美造型和繪畫語言問題,更是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階層等級和文化身份價值的問題,這就構成了中國藝術史上民族藝術氣質的文化精神形態。歷代文人畫對中國畫的美學思想以及對水墨,寫意畫等技法的發展都有相當大的影響。而文人畫家的身份雖然已變得模糊,但是文人畫那種摒棄華艷,脫俗求真及其作者具備多方面的文學素養,被眾多陶瓷藝術家視為終生追求。

因此,對文人畫,我們必須加以研究,繼承,發展。我國陶瓷文人畫有著眾多的傑出代表。他們分別以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以深厚的國畫功底,卓絕的才華,創立了乙個個無與倫比的陶瓷國畫藝術品種,為當今千姿百態的瓷苑增添奇葩,程門,金品卿,王少維,開創淺絳彩文人畫派。

粉彩。青花分水。新彩。

刷花等在短暫的近百年陶瓷繪畫史中,於青花,粉古彩,新彩和色釉上各式豈能,或綜合應用,或求新技藝。瓷上文人畫創作在當代一直腳步不停地向前邁進。

三、陶瓷藝術中民族風格的發揚

陶瓷藝術創作應該如何繼承和創新呢?其實對民族傳統的繼承,發揚和創新的途徑是很多樣的,第一,根據本民族的傳統四喜那個文化,心理特性和審美情趣,從陶瓷審美意識的歷史演變規律中去探索,去尋求本民族群眾喜聞樂見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現形式和手法。第二,把傳統的創作方式,裝飾手法,藝術處理方法和優秀精湛的民族手工技藝與當前的時代特色和民族風格的新造型,新裝飾。

從而把民族的審美心理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進行縱的和橫的立體合成。提及民族風格要提到林風眠,林鳳眠對陶瓷藝術的革新啟示是直接的。作品就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林風眠等人訪問景德鎮時,留下不少瓷畫,推動了景德鎮文人畫創作。

陶瓷藝術要創新發展, 就必須輸入新鮮的血液,我國陶瓷藝術不但善於吸收外來文化,尤其要善於學習和吸收姐姊妹藝術的特長。我們應該放眼世界,上下幾千年,縱橫數萬里巨集觀的去觀察對待藝術創作,只有這樣才能貫通古今,將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統一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當代的民族風格。

而當很多藝術家因過多的考慮為了藝術語言而語言,使自己面臨了表達的危機,表達的匱乏,精神的營養不良時顯而易見的。還好,文人傳統作為傳統文化思想中的精髓部分被現在很多藝術家重新拾起,試圖回歸到傳統精神的高度。當代很多藝術家在嘗試,在尋找,在摸索,碰撞,自我完善中擺脫了思維定勢。

毫無疑問,歷史需要發展,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藝術同樣需要發展。中國當代藝術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神話,——一種理性的姿態開始了對傳統藝術思想在文化形態上的重構,這種理性正是一種人文性的關照。這種人文性的關照將賦予我們深厚的歷史感,給我們有限的生命帶來無限的精神力量。

這種理性之光將會塑造我們的思想方式,以適應我們不斷向前發展,不斷向前摸索的這一富於歷史和文化責任感的追求和目的。

在當下我國多元化,立體交叉,共生共存的文化審美格局己經形成,中國陶瓷藝術要在多元化(即多種創作觀念,多樣藝術風格分向共存)的藝術追求中,借鑑和整合中西,古今文化藝術,在藝術創作實踐中去探索和感悟陶瓷的民族文化精神,道德修養及精神內涵。當下陶瓷藝術要表現民族精神體現其內涵,強化創作主體的文化藝術修養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當下我國陶瓷藝術的創造力和創新意識的提公升,必須要建立在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藝術修養的基礎之上。

我們要主動自覺地汲取傳統文化藝術的營養精華,以形成新的民族精神陶瓷藝術的境界並開闢中國陶瓷藝術的新天地。

中醫與傳統文化

姓名專業學號 1109635050 節次 週日1 2 班級 160004 001 e mail 中醫在我國醫學領域中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地位,在當今的世界業已不可或缺。通過乙個學期以來,對中醫與傳統文化的初步學習,我對中醫與體質分析有了一定的認識,與此同時,也體會到了中醫的偉大神奇之處。我的乙個朋友,據...

承繼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留村鎮北常保小學 尊敬的各位領導 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北常保小學的 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 承繼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文化,是乙個民族的靈魂,是乙個民族的血脈,是乙個民族自信的源泉。浩瀚蒼穹,蔚藍天空,孕育了華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歷史與文明。滋養出的是中華民族的錚錚鐵骨,浸染著的是...

花卉文化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關鍵詞 花卉文化民俗文化傳承文化多樣性 摘要 本文以我國花卉文化為例,指出在經濟全球化 旅遊活動日益頻繁的今天,為了使絢麗多姿的民俗文化傳承下去,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就要發掘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並宣揚這些文化內涵。一俗話說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經濟全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