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真題力學實驗彙總

2022-10-13 21:45:03 字數 3637 閱讀 5125

2014 力學實驗

全國卷1

22.(6分)某同學利用圖(a)所以實驗裝置及數學化資訊系統獲得了小車加速度a與鉤碼的質量m的對應關係圖,如圖(b)所示。實驗中小車(含發射器)的質量為200g,實驗時選擇了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和輕定滑輪,小車的加速度由位移感測器及與之相連的計算機得到。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該同學的結果,小車的加速度與鉤碼的質量成 (填「線性」或「非線性」)關係。

(2)由圖(b)可知,a-m圖線不經過原點,可能的原因是 。

(3)若利用本實驗裝置來驗證「在小車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小車的加速度與作用力成正比」的結論,並直接以鉤碼所受重力mg作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則實驗中應採取的改進措施是鉤碼的適量應該滿足的條件是

大綱卷22.(6 分)現用頻閃照相方法來研究物塊的變速運動。在一小物塊沿斜面向下運動的過程中,用頻閃相機拍攝的不同時刻物塊的位置如圖所示。拍攝時頻閃頻率是10hz;通過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讀取的5個連續影像間的距離依次為x1、x2、x3、x4。

已知斜面頂端的高度h和斜面的長度s。資料如下表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g=9.

80m/s2。

根據表中資料,完成下列填空:

2 物塊的加速度a= m/s2(保留3位有效數字)。

⑵因為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全國223.(9分)

某實驗小組**彈簧的勁度係數k與其長度(圈數)的關係。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一均勻長彈簧豎直懸掛,7個指標p0、p1、p2、p3、p4、p5、p6分別固定在彈簧上距懸點0、10、20、30、40、50、60圈處;通過旁邊豎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讀出指標的位置,p0指同0刻度。設彈簧下端未掛重物時,各指標的位置記為x0; 掛有質量為0.

100kg的砝碼時,各指標的位置記為x。測量結果及部分計算結果如下表所示(n為彈簧的圈數,取重力加速度為9.80)。

已知實驗所用彈簧總圈數為60,整個彈簧的自由長度為11.88cm。

(1)將表中資料補充完整

(2)以n為橫座標,1/k為縱座標,在圖(b)給出的座標紙上畫出1/k-n影象。

(3)圖(b)中畫出的直線可以近似認為通過原點,若從試驗中所用的彈簧擷取圈數為n的一段彈簧,該彈簧的勁度係數k與其圈數n的關係表示式為kn/m;該彈簧的勁度係數k與其自由長度l0(單位為m)的關係表示式為kn/m

安徽卷21. (18分)

. 圖1是「研究平拋物體運動」的實驗裝置,通過描點畫出平拋小球的運動軌跡。

(1)以下實驗過程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

a.安裝斜槽軌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釋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選擇

c.每次小球應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d.為描出小球的運動軌跡描繪的點可以用折線連線

(2)實驗得到平拋小球的運動軌跡,在軌跡上取一些點,以平拋起點o為座標原點,測量它們的水平座標x和豎直座標y,圖2中y-x圖象能說明平拋小球的運動軌跡為拋物線的是

(3)圖3是某同學根據實驗畫出的平拋小球的運動軌跡,o為平拋起點,在軌跡上任取三點a、b、c,測得a、b兩點水平距離為40.0cm,則平拋小球的初速度為______m/s,若c點的豎直座標為60.0cm,則小球在c點的速度為______m/s(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g取10m/s2).

廣東卷(2)(10分)某同學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設計實驗**彈簧的彈性勢能與壓縮量的關係,

如圖23(a),將輕質彈簧下端固定於鐵架臺,在上端的托盤中依次增加砝碼,測量相應的彈簧長度,部分資料如下表,由資料算得勁度係數kn/m,(g取9.8m/s2)

取下彈簧,將其一端固定於氣墊導軌左側,如圖23(b)所示;調整導軌,使滑塊自由滑動時,通過兩個光電門的速度大小

用滑塊壓縮彈簧,記錄彈簧的壓縮量x;釋放滑塊,記錄滑塊脫離彈簧後的速度v,釋放滑塊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

重複中的操作,得到v與x的關係如圖23(c),由圖可知,v與x成關係,由上述實驗可得結論:對同一根彈簧,彈性勢能與彈簧的成正比。

(2)某同學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面上,將細繩一端拴在小車上,另一端繞過定滑輪,掛上適當的鉤碼使小車在鉤碼的牽引下運動,以此定量研究繩拉力做功與小車動能變化的關係。此外還準備了打點計時器及配套的電源、導線、複寫紙、紙帶、小木塊等。組裝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若要完成該實驗,必須的實驗器材還有些

②實驗開始時,他先調節木板上定滑輪的高度,使牽引小車的細繩與木板平行。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個填字母代號)

a.避免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發生抖動

b.可使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出的點跡清晰

c.可以保證小車最終能夠實現勻速直線運動

d.可在平衡摩擦力後使細繩拉力等於小車受的合力

③平衡摩擦後,當他用多個鉤碼牽引小車時,發現小車運動過快,致使打出的紙帶上點數太少,難以選到合適的點計算小車的速度。在保證所掛鉤碼數目不變的條件下,請你利用本實驗的器材提出一各解決方法

④他將鉤碼重力做的功當做細繩拉力做的功,經多次實驗發現拉力做功總是要比小車動能增量大一些,這一情況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填字母代號)。

a.在接通電源的同時釋放了小車

b.小車釋放時離打點計時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車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鉤碼做勻加速運動,鉤碼重力大於細繩拉力

(2)為了研究人們用繩索跨越山谷過程中繩索學科網拉力的變化規律,同學們設計了如題6圖3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將不可伸長輕繩的兩端通過測力計(不計質量及長度)固定在相距為d的兩立柱上,固定點分別為p和q,p低於q,繩長為l(l>pq)。他們首先在繩上距離p點10cm處(標記為c)系上質量為m的重物(不滑動),由測力計讀出pc、qc的拉力大小tp、tq。

隨後,改變重物懸掛點c的位置,每次將p到c的距離增加10cm,並讀出測力計的示數,最後得到tp、tq與繩長pc的關係曲線如題6圖4所示。由實驗可知:

①曲線ⅱ中拉力最大時,c與p點的距離為cm,該曲線為選填:tp或tq)的曲線。

②在重物從p移到q的整個過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 (選填:p或q)點所在的立柱。

③曲線ⅰ、ⅱ相交處,可讀出繩的拉力為t0n,它與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關係為t0

山東卷21(8分)某實驗小組利用彈簧秤和刻度尺,測量滑塊在木板上運動的最大速度。實驗步驟:

①用彈簧秤測量橡皮泥和滑塊的總重力,記作g;

②將裝有橡皮泥的滑塊放在水平木板上,通過水平細繩和固定彈簧秤相連,如圖甲所示。在a端向右拉動木板,等彈簧秤求數穩定後,將計數記敘f;

③改變尚志上橡皮泥的質量,重複步驟①②;實驗資料如下表所示:

④如圖乙所示,將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塊置於木板上左端c處,細繩跨過定滑輪分別與滑塊和重物p連線,保持滑塊靜止,測量重物p離地面的高度h;

⑤滑塊由靜止釋放後開始運動並最終停在木板上的d點(未與滑輪碰撞),測量c、d間的距離s。

完成下列作圖和填空:

(1)根據表中資料在給定的座標紙(見答題卡)上作出f—g圖線。

(2)由圖線求得滑塊和木板間的坳摩擦因數保留2位有效數字)

(3)滑塊最大速度的大小用h、s、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浙江卷21.在「**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係」時,某同學把兩根彈簧如圖1連線起來進行**.

(1)某次測量如圖2所示,指標示數為________ cm.

(2)在彈性限度內,將50 g的鉤碼逐個掛在彈簧下端,得到指標a、b的示數la和lb如表1.用表1資料計算彈簧ⅰ的勁度係數為____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表ⅰ資料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計算出彈簧ⅱ的勁度係數.

第21題圖2

2023年高考數學真題彙總

一 集合與簡易邏輯 一選擇題 1.陝西1.設全集為r,函式的定義域為m,則為 a 1,1 b 1,1 c d 答案 d 2.新課標 1 已知集合a x x2 2x 0 b x x 則a a b b a b r c bad ab 解析 故選b.3.新課標ii 1 已知集合,則 a 0,1,2 b 1,...

2019全國各地高考物理真題彙總

2014年高考物理試題集 全13套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新課標1卷 2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新課標2卷 10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全國卷24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北京卷31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天津卷...

2019高考真題複數

1.設i是虛數單位,則複數在復平面內所對應的點位於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答案 b 2.設i是虛數單位,則複數 a 3 3i b 1 3i 3 3 i d 1 i 答案 c 3 若集合 是虛數單位 則等於 a b c d 答案 c 4 若 是虛數單位 則的值分別等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