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五首

2022-12-30 08:09:04 字數 4478 閱讀 6605

《古代詩歌五首》教學案

二、重點、難點分析

1. 了解詩詞有關知識。

2. 品味語言,體味詩詞意境。

3. 有感情地反覆誦讀並熟練地背誦。

4. 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新課講解

1. 《觀滄海》

(1)作者介紹: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現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後患,統一了北方。

如果再以優勢兵力去消滅南方割據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一統天下了。《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歸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

他將自己巨集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裡,藉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秀作品。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全詩以「觀」字統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②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實的?哪些詩句是想像的?

全詩寫了三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聲,非常質樸,「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描寫海水和山島。

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巨集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實中的實景。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裡」):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後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容無關。

③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懷?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裡」詩句,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裡,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

小結:全詩基調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2. 《次北固山下》

(1)作者與作品介紹:

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今屬河南)人。曾任洛陽尉。其詩流傳不多,早年有「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名句。

此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描摹長江下游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春景和鄉思和諧交融。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詩的四聯各寫了什麼內容?四聯之間有怎樣的關係?

首聯:詩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鎮江後,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

頷聯:船上所見景色。「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勢。「潮平」又為「江春」作鋪墊。

頸聯: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殘夜」指夜將盡而未盡之際,即將是天亮時的情景,殘夜而東方海日已公升,舊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時間過得太快了。

尾聯:詩人離家已久,尚不能歸,見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來傳遞家書了。這首五言律詩四聯之間,相為因果,渾然一體。

②哪些詩句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

尾聯直接表達思鄉之情。全詩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思愁緒。

(3)研讀與賞析:

想像「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怎樣的情景。如果你身臨其境,將會有怎樣的感受?

「闊」是「潮平」的結果。春潮湧漲,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的人視野也因之開闊。

此句寫得恢弘闊大;「風正一帆懸」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懸」,而「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容。可見寫景極為傳神。全詩和諧優美。

3. 《錢塘湖春行》

(1)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中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題材豐富、內容深刻,表達平易淺近,貼切流暢。

現存白詩近三千首,數量當推為唐代詩人之冠。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閒適、感傷、雜律。

他本人最得意,價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諭詩。在文學上,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實主義優良傳統,反對「潮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託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詩的四聯各寫了什麼內容?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首聯:詩人從大處落筆,寫行經孤山寺賈亭時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雲腳低」,寫白雲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

頷聯:寫鶯燕,是詩人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築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

頸聯:寫花草,著重表現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生迷亂的感覺。

尾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連忘返。

②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愛湖東行不足」一句說明詩**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3)研讀與賞析:

「幾處」為什麼不是「處處」,「誰家」為什麼不是「家家」?

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

這鶯和燕的動態,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甦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奼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4. 《西江月》

(1)作者與作品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一生以恢復為志。工於詞,為豪放派詞人代表,風格沉鬱頓挫,悲壯激烈,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並稱「蘇辛」。

著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抄存》。《全宋詞》存詞六百二十餘首。

這首詞是辛棄疾貶官閒居江西時的作品。著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

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

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①這首詞分上下兩片,各寫了什麼內容?

上片:寫景。明月初公升,山林頓時變得明亮起來,驚動了在枝上棲息的山鵲和蟬;清風吹拂,把它們的叫聲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間瀰漫著稻花的香氣,水中的青蛙不斷地鳴叫;一路上都可以聽到出來納涼的人們在笑談著今年的豐收。

下片:避雨。烏雲驟起,月光消失,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當詞人走到山前時,雨點飄落下來,他知道驟雨將至,想要找個地方避雨。

說來也巧,當他急急忙忙轉過溪頭時,一眼就看到了他過去曾經見過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邊。

②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心情?

這首詞描寫了農村夏夜的清新景色,抒發詞人的閒適心情。

(3)研讀與賞析:

①詞人為什麼夜行?夜行的時間長不長?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蟬鳴」可見天酷熱,天氣變化從「明月」至「七八個星天外」,要有時間,可見夜行之長。

②「忽見」一詞有什麼表達作用?

夜行雨,要尋找避雨之處,避雨之處「忽見」,想什麼就有什麼,能不高興?是喜出望外的喜悅心情。

③**這首詞的意趣。

上片寫景色其實是烘托,下片寫避雨才是詞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詞的意趣所在。

5. 《天淨沙·秋思》

(1)作者介紹:

馬致遠(約2023年—2023年),大都(現在北京)人。名不詳,字「致遠」,取「非寧靜無以致遠」(《淮南子主術訓》)之意,號曰「東籬」,亦見效法陶淵明之意。他早年曾熱衷於功名,但並未得志。

元蒙貴族集團推行的民族歧視政策使他對仕途感到絕望。他不滿現實,又接受了道教思想的影響,在50歲左右離開官場隱居。

馬致遠的雜劇和散曲創作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後人把他和關漢卿、白朴、鄭光祖並提,稱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賈仲更稱他是「戰文場,曲狀元,姓名香貫滿梨園」(《凌波仙弔詞》)。

他所作雜劇現知有15種,存世的僅6種。他的散曲意境優美,語言清峻流暢,近人輯為《東籬樂府》一捲。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想像這幅畫面,感悟內容——深秋的黃昏,乙個風塵僕僕的遊子,騎著一匹瘦馬,迎著一陣陣冷颼颼的西風,在古道上踽踽獨行。他走過纏滿枯藤的老樹,看到暮鴉在樹梢上盤旋,昏鴉要歸巢了;他走過橫架在溪流上的小橋,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炊煙縷縷,是一派清雅、安適的景象。這時太陽就要下山了,太陽也回家了;自己卻還沒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將是乙個漫漫難熬的長夜。

唉,自己有家難歸,令人心碎腸斷,更添悲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3)研讀與賞析:

作品中前三行全寫景,人物未出場,但每乙個景物細節都意味著他的存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緊緊扣著「情」;古道,是他的行經路;瘦馬,是他所騎;而西風,也正吹在他身上,透著一種悲涼。僅僅28個字,乙個長期漂流他鄉的遊子的悲哀就這樣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文字不多,然而思鄉之情卻綿綿柔長,纏繞在讀者心頭。

人教版七下《古代詩歌五首》導學案

20 古代詩歌五首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五首詩歌。2.理解詩歌內容,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3.感悟詩人寄寓詩歌所表現的情感。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學習重 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五首詩歌。2.理解詩歌內容,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3...

古代詩歌五首問題綜合解決評價單

古代詩歌五首 問題綜合解決 評價單2 學習目標 1.學習並了解詩歌的意境。2.了解兩首詩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3.背誦並默寫兩首律詩。重難點 了解兩首詩的思想內容,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學法提示 一 自讀法 將教師點撥與學生自讀相結合,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二 誦讀法 配樂朗誦,將教師範讀與學...

古代詩歌四首教學反思

朱劍敏基本設計 以 詩 字入手,讓學生明白 詩言志 切入到 觀滄海 讓學生自讀課文,理解這首詩 言 的是曹操的什麼 志 然後再朗讀詩歌,從讀準字音到把握情感漸次進入分析 讓學生了解寫作背景,了解詩中體現的曹操情感包括統一天下 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懷,也包括面對無邊無際的空間和無始無終的時間而產生的渺小之...